- 相关推荐
让我走近你--家访农村留守学生后的心理疏导案例分析(德育论文)
常愿我的留守学生们能如绚烂春花、活泼的繁星、静好的秋月、纯净的白雪。希望他们生活在这诗情画意的青春岁月里,也能感受着蜜一般的甜美情意。然而,恰恰就是这些留守学生,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心情烦闷的时候,在面对生活失意而心理困感与矛盾的时候,学习心理疲劳与考试压力太大的时候……却少有人助或无人可助!
在家访中,我发现:同农村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中不少学习成绩较差,对前途缺乏期望,思想道德、行为观念等存在一些过激的想法,比较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左右言行,情绪影响人生,人的不良言行最终源于不良心理。种种心理障碍的影响,致使他们上课思想常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大胆举手发言,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因此,我愿走进留守学生的心灵深处,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温暖,积极地拥抱这个美好的世界。
张某算是留守学生中的“另类”:他成绩很是优秀。但在家访中,他妈妈忧心忡忡地说:“这孩子真叫人担心!”真的是这样吗?在随后的调查交流中,我发现他果然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经历近一学期的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后,其行为表现大为改观。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4岁,成绩优秀,沉默寡言,但与同学有“被”交流式的沟通,且基本通畅。处事果断,遇事有主意;意志坚韧,遇挫亦执著。当进入七年级即被当选为班干时,以冷峻的方式表明“不想当班干”。
二、案例分析:
与农村绝大多数父母还在为生存而奔波的家庭不同,张某因父亲多年打拼已成为建筑包工头,生活于小康之家;与诸多的乡野男孩子的出口成“脏”、动感十足不同,张某安静而言行得体,颇具几分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儒雅”。在很多老师(家长)看来,这该是一个多优秀的学生(儿子)呀!养这样的孩子的父母真是福气!但当你听到她的妈妈在抱怨“这孩子真叫人担心”,你是否会认为家长在杞人忧天?
当我走近他,我发现他不快乐,这个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在多次与其家人的接触分析中,我发现给予他负担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们这些自诩最关心他的父母与老师!
在张某还只一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与当时农村许多“候鸟”夫妻一样,为生计外出打工劳碌,将张某托管给业已70岁的奶奶(其爷爷早逝)。奶奶虽事理通达,且身体还算康健,但终究年事已高,精力难济,每每目送迎候,不免对孙子强化“莫跟别个惹祸,你的爸爸妈妈又不在家,没人帮你(出头)”、“放学、课间,莫跟人家疯疯闹闹,伤筋动骨怎么办?”张某很懂事,从没给奶奶惹过事儿,成绩也还不错,屡屡受老师、邻里好评。但他人的评价却无法弥补孩子的自我评价的失衡,很快,在不知不觉之中,他发现身边与他分享快乐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没有一个!同学们操场上快乐地跳皮筋,没有人邀请他;透过窗玻璃,男孩子们正欢呼雀跃地做着游戏,喧嚣声淹没了他期待的眼神……他太缺少被认同的满足感,他很孤独;虽被家长老师赞赏着,他却不自信甚至有点内疚。
尽管父母也会回来看看他,给他带回好吃的、好玩的;老师也不时地在课堂上赞赏他的作业认真、考试考了前几名。但始终没有人问过他需要什么、并不希望怎样?他喜欢什么与不喜欢什么?他所做的就是选项为唯一的那道选择题!他所“不想要”的与“不希望”的并没有人过问,自我期望与自我意识得不到合理的表达与宣泄--父母平日并没有过多的停留,缺少该年龄阶段的亲子活动;他还没有学会撒娇的四年级,因家庭物质环境有所改观,母亲回家亲自带管了他。(只不过是“监管人”栏目变了个名字)一直以来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妈妈立即雷厉风行: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延续他们作为父母在乡人面前创造的辉煌,“严于律己”、“你要是……就好了!”在妈妈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是良好的教育内容了。但殊不知,久而久之,他缺少了自己的个性、需要与特长,但他“愿意”隐忍:为了父母家人的笑容,为了老师的肯定。其实此时,他小小的内心已在挣扎:认同师长对自己的定位,也在思考自己的真实价值。他的隐忍,实则是一种压抑,不但压下他的兴趣、需求,也压下他的埋怨:虽然从理智上他认为不合理与不公平,但他从情感上不能摆脱父母的要求。所以他宁可选择痛苦。
进入初中,张某的妈妈为更周到地照顾孩子,在离中学不远的街道办事处职工宿舍处为他租下一间房子陪读。一日三餐,兼顾营养花样;寒来暑往,着衣行走备至;考前考后,嘘寒问暖颇勤……就是这样一个“极品”级的陪读妈妈,却屡屡遭致孩子的白眼:冷不丁的一句“闭嘴”凝固了空气;不置可否的一个坚定转身模糊了泪眼……妈妈开始感慨“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的,真叫人担心!”因为,这个貌似不谙世事的孩子已步入青春期,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深深左右了他的行为,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他在欣赏着自己的同时,也蔑视着自己,常常感叹自己,渴求着自为自信自尊。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却无法达到和谐统一,而那个令他敬畏有加又陌生不已的妈妈的问候、探询,正好给了他一个宣泄的出口。这个一直因归属感问题困惑着的孩子,不再想深藏痛苦,他正谋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一直困扰着他的难题,袒露自己的心扉。在学校里也是如此,就不难理解看起来知书达理、得体矜持的张某拒绝当班干了。
所幸的是,多年的留守生涯磨砺了张某的心智,他是个坚韧的孩子;在奶奶父母从严的要求下,他努力、不怕吃苦;而相对封闭的环境(家校一线)让他保持了单纯与善良。
(三)辅导策略与实施:
1、辅导策略
由于该生智力水平较高,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质疑,换位思考,认知疗法等方法协助他对父母亲这样做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调整和改变自己对父母亲在其最需要爱抚时背井离乡的认识,使其在理解父母的同时也能改变自己对父母的态度。
2、辅导过程
伴随青春期到来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张某表现出过强的自我意识,甚至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因而不能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因此他的心理体验常伴随着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不足和情绪消沉、、孤僻、抑郁等现象。因为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容易与现实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一旦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却不能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故难以与其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较多。同时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部分,形成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的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他开始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已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并尝试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行为的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却难以达到主客观的辩证统一。他有较强的自尊心,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针对张某自我意识的混乱倾向,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我采取了以下心理疏导:
(1)引导恰当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行为。具体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是人们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自我认识与自我态度的统一。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青年初期――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虽然个体在童年就开始产生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但那时的自我评价多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其内在性。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作为初中生的张某,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层次。
但我可以通过活动、榜样、举例等多种手段,帮助他正确地分析自我,对成功与失败做出正确的归因,合理地把这些原因归于内部或者外部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可控的或不可控的因素等,纠正自我知觉的归因偏向,防止不健康心理形成。还可以通过“同伴评价”,学会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一方面看到他人的一些特点,然后将这些特点迁移到自己身上,从而认识了自身与他人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2)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
显然张某存在过强的行为动机,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他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在以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着重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改变他的认知模式,让他那过强的行为动机回归理性。心理老师在辅导过程中,须有针对性,先纠正学生不合理情绪,这种不合理情绪主要有三种特征:
①凡事绝对化--这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当事物发生与其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接受不了,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惑。张某正是觉得妈妈在自己最需要爱抚时留给自己孤独,在心灵深处留下难以愈合的沟壑,所以用彻底的否定、拒绝与不置可否表达出来。
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表现在他面对自己从内心难以悦纳的人--妈妈时,会将妈妈鄙夷得一无是处,当然他自身也会伴随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引发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
③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灾难性的,这种认知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因此我尝试着告诉他:“错过了太阳还有繁星;妈妈的唠叨里隐含着父母的良苦用心”。
(3)构建家校畅通沟通渠道。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先要求父母平时多接触他,关心他,多与他交谈,尤其要善于倾听他的表达,让他逐步消除对父母的陌生感。另外要他感到他在集体中很重要,有个性的他不是坏事;集体生活是他成长的摇篮,同伴群体对他成长与发展很有帮助。引导他多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放歌、文化探访、篝火晚会……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外向的孩子带动他开朗起来。家庭与学校保持电话联系,教师有家访,家长有造访,家校沟通频繁、及时、高效。
(四)辅导效果与反思:
1、辅导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辅导,我发现张某比以前开朗多了,特别是担任学习委员一职后,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他进步非常明显:在回应同学们的求教中,他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种活动中他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他的一些不良的认知也得到同伴群体的纠正,这使得他的个性得到完善,自我意识得到正确的对待。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充分尊重理解他的思想与行为,积极疏导改善他的思维与认知模式,让他也学会理解与尊重父母的处境,换位思考,悦纳自我与他人。本学期他再次以全票当选学习委员一职;且在期末调研考试中获得年级第一的大好成绩;妈妈夸他在家的沟通愉悦了。
2、辅导反思
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放任不管或处置不当,很有可能成为严重社会问题。轻者毁掉孩子的前程,重则遗留社会动荡的诱因,教师理应运用爱与智慧、耐心与实践与学生同行,携手让他们拥抱世界。对待当下学生自我意识混乱、自我同一性偏差的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更应注重潜移默化,以真诚的心去打开留守学生紧闭的心门。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地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帮助。此外,外在的教育力量只有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教育好自己。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让每一个学生有认识自己的探索精神,有勇气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增加温度的人。
郑铭
【让我走近你--家访农村留守学生后的心理疏导案例分析(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疏导班会教案08-06
心理疏导心得体会03-23
疫情疏导心理健康教案08-01
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07-30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教育篇08-04
心理疏导心得体会(推荐)08-27
长大后我就成为你叙事作文11-27
家访后的心得体会07-09
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1-29
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方案范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