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之《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时间:2024-10-05 08:46: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朗读、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3.注意朗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本课为3课时。

登幽州台歌

1.易错字

怆然(chuàng) 涕下(tì)

2.词语释义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过去。

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文题解说】

 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创作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1.感受品味本诗辽阔而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2.背诵全诗。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意境。

 2.对古诗词知识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全诗。

 【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资料助读朗读诗歌品诗诗歌总结方法

导入一:激趣型

 [设计意图] 通过黄金台的引入,让学生的认知产生悬念,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谈话型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揭题激趣。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这个诗人是谁吗?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2.关于作品:《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3.关于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一)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待上课时解决。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二)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三、再读古诗,赏析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 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动,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5.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较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6.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明确〕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学法,感受独特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的?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通过默写,巩固背诵,使学生找到古诗学习最终的目标。

 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21cnjy

链接一:《登幽州台歌》赏析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虽短短二十二字,却字字珠玑,透出了人生许多感悟和哲理,可谓千古绝唱!历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为之沉思,他们或从艺术魅力去研究,或从时空概念去研究,更多是从其政治遭遇去研究,然而总给人言之未尽的感觉。其实当时陈子昂写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重感叹的百感交集和愁肠满腹的复杂心情交汇而成。

 一、创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二、多重感慨

 1.第一重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意感。

 诗人登上幽州台,想到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感叹世道沧桑,心中悲痛万分,以歌当哭:“过去和将来的明主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太短暂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2.第二重感慨--知音难觅、独立苍穹的孤寂感。

 诗人在文坛上的革新运动,无论愤慨也好,大声疾呼也罢,然而与其响应者廖廖无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独”字妙不可言,刹那间万籁俱寂,百川滞流,只有诗人独自饮泣。此时“初唐四杰”早已辞世,而王维、李白、杜甫等巨擘还不曾出生,这种“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滋味,怎么能不使他感到异常孤独?同时,又想到“沈宋”和“文章四友”的淫艳颓靡文风、应制取宠媚态,一种突兀的孤寂感如同狂风骤雨,瞬间将诗人置于空旷无依的悠悠苍穹之中。

 3.第三重感慨--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忧伤感。

 纵观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弃鲁周游列国开始,文人的生存更多地依附他人,更不用说实现人生的抱负了……于是乎他们的命运便与渴望权力与拒绝权力连在一起,成为文人们难以摆脱的人生情绪和命运锁链。”[1]像诗人这种刚直不阿、率真坦诚、忧国忧民的文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诗人与武周王朝的隔阂,在仕途上的失意惆怅,在文坛上的孤掌难鸣,使年近四十的他逐渐感叹时光之悠悠流逝、生命之短暂无奈。“前不见古人”,不是前无古人,而是“我”不能见到古人,古人也不可能见到“我”;“后不见来者”,也不是后无来者,而是“我”等不及见到后人,后人也不可能见到“我”。能见到“我”的和“我”所能见到的,只是这个时代;而偏偏在这个时代,既没有古代英雄,亦没有将来俊杰。人生苦短,过客匆匆,岁月无情,时不我待!

 4.第四重感慨--物我一体、超越有限的时空感。

 诗人以“天地”为经线,以“古人”和“来者”为纬线,以他那颗独一无二的心灵穿梭时空、超然物外,与“古人”和“来者”进行着无限的交流。这首诗本是登临之作,而全篇没有一个字描写所见所闻。难道诗人没有看到、听到周围的一切吗?不是。想来诗人此刻已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眼前的景物和个人的荣辱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唯有这宇宙、这时空是永恒的!诗人所创造的这种物我一体的意境,让人感到亲临其境,能与读者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唱。回头再读这首诗,看诗人那种百感茫茫的复杂心情、那种感时伤怀的忧郁情调、那种俯视旷野的孤高抱负,都从这简短的四句诗中崩发出来,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而此中是悲是愤?是爱是恨?是高亢还是跌宕?是狂歌还是痛哭?任由后人评说……

 [1] 高卫红《生命绝唱中的灵魂寓所》内江师范师院学报,2003年,第18卷第5期

链接二:登幽州台歌扩写

 夜已深了吧?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

 我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借着微微的月光眺望远方。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我不知身在何处,身后无人跟随,前方也没人引路。处在这样广袤的世界里,我却找不到一个倾听我心声的知己。我感到无比的悲伤,仿佛有巨大的石块压在我的胸口,使我透不过气,那种感觉强烈地压抑着我的本就孤独的心。一个坚定的声音慢慢从我的内心深处传来,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强烈的告诉我,你走的路没有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是孤独的。只是谁又知道我的心酸楚,谁又懂得我内心的痛苦?真的想找个知心人说说话,真想痛痛快快大醉一场,真想不顾一切的号啕痛哭一次。忍不住仰天长叹!我的悲伤已充满肺腑,无法抑制,原谅我七尺男儿却如此轻易落泪。可是有谁能告诉我,如此浩瀚广阔的天地,为何我如此孤独?蝴蝶尚且恋花,为何唯有我形单影只?

 我多么希望有个志同道合的人,明白的我心,支持我的观点,使我不必独自在这幽静的高台上暗暗伤神落泪。

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悠悠”?

5.“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    的感情基调。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人?

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8.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幅画面。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0.“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11.“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1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案与解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3.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4.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孤独寂寞凄凉 直抒胸臆 苍凉悲壮

6.“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7.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诗人的心情非常苦闷。诗人俯仰古今,表现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8.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9.把个人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10.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11.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12.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李杰

【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之《登幽州台歌》导学案】相关文章:

登幽州台歌教案07-12

《登幽州台歌》教案07-24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05-1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鉴赏: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己亥杂诗、游山西村07-10

《滁州西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1

课内比教学之《论语八则》授课案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07-16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导学案09-06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