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导学案
第24课 河中石兽
1.易错字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2.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阅十余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尓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义:只;今义:但是)
3.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一词多义
(1)为
(2)之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2)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3)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
【文题解说】
“河中”指地点,“石兽”指对象,题目的意思是倒塌在河中的石兽。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奇闻、乡野怪谈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这则故事用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几种不同的结论,来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本文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教师讲授这篇文章时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积累阅读经验、培养语感上,字词和语法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故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本课为2课时。
1.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4.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过讨论探究,感悟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对比分析,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第课时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新课导入补充文常预习诊断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导入一
[设计意图] 直接简述本文讲述的故事,为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倒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去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一、补充文常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信息,为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由翰林院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主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于乡野的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
二、预习诊断
[设计意图]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为学生疏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示,独立完成,教师明确,反馈矫正】
1.给下列字注音。
圮( ) 募( ) 棹( ) 杮( ) 湮( ) 啮( ) 溯( ) 欤(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
(7)不亦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明确〕 1.pǐ mù zhào fèi yān niè sù yú 2.(1)倒塌 (2)年 (3)拖 (4)埋没 (5)事物的道理、规律 (6)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7)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8)按照
三、熟读课文,准确翻译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翻译全文,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1.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翻译。
(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2)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指导特殊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4.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了十多年,寺僧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了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四、积累文言现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重点词汇,进行巩固强化训练。
【师出示课件,梳理出本文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明确答案后生整理入课堂笔记。】
1.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2)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3)尓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4)是非木杮 古义: ;今义:
(5)渐沉渐深耳 古义: ;今义:
(6)转转不已 古义: ;今义:
(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古义: ;今义:
〔明确〕 (1)经历/阅读 (2)年/年龄 (3)事物的道理、规律/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4)代词,这/一般为判断动词 (5)罢了/耳朵 (6)停止/已经 (7)只/但是
2.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明确〕 (1)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2)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3.一词多义
(1)为
(2)之
〔明确〕 (1)介词“被”/动词,成为/动词,认为是 (2)代词,指讲学家的这种观点/结构助词,的
直译文言文法。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熟记本文的文言现象。
2.熟读课文,为下堂课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第课时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难点】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前情回顾梳理内容质疑探究指导背诵拓展迁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翻译效果,为本堂课梳理文本内容做铺垫。
【生独立完成如下问题,教师判断学生对文本的翻译和词汇的积累情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
〔明确〕 (1)河岸 (2)终了,最后 (3)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于是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
〔明确〕 (1)寺庙的大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2)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二、梳理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逐步理顺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环节为下面更好地背诵课文做铺垫。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3.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集中释疑。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在班内提出疑难问题,其他同学集中释疑】
1.质疑: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明确〕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明确〕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四、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引领和检查背诵效果,提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背诵效率。
1.方法指导。关系背诵法: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2.小组内开展背诵比赛。
3.规定时间,检查背诵效果。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200字左右)
一、〔参考答案〕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办事凭自我经验,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寺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深陷进河沙里。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要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参考答案〕 新的思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三、〔参考答案〕 略
四、〔参考答案〕 1.经历,经过。
2.终了,最后。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五、〔参考答案〕 1.寻根究底
2.耳闻目睹
3.口是心非
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和《聊斋志异》一样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br>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该书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该书是纪晓岚十年心血的结晶,不仅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如《滦阳消夏录》(六)第十则,作者就借山中“鬼隐士”之口,生动地描绘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间世道,充满了倾轧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相互倾轧。《滦阳消夏录》卷四则写“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在公开场合,他们“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暗里却互相勾结,丧尽天良,谋夺寡妇田产。
另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不少篇章揭示了处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及悲惨境遇。《阅微草堂笔记》有不少故事章节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如官吏的营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卑鄙下流。诸如此类,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一个大臣,纪晓岚虽缺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他忠实记录传闻的写作精神及其正义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滦阳续录》(五)就讲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河北沧州有个董华,家里穷得无立锥之地,以卖药卜卦为生,“一母一妻,以缝纫浣濯佐之,犹日不举火”。适逢这年又发生了大饥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毙。无奈之下,董华只好“鬻妇以求活”。在这则故事里,作者对那个“万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反添几分同情和理解,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外诸如《姑妄听之》卷二“河中寻兽”之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纪昀虽把《阅微草堂笔记》视为“消遣岁月”(《滦阳消夏录序》)的一部闲书,甚至也很难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不蹈旧辙,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让学生去预习,预习程度好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读不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它原是高中练习册所选的习题,可见这篇文章的难度。我原打算让学生合作来学习这篇文章,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我带着大家逐字逐句地翻译,当然是结合课下注解,学生知道的由他们说,他们不会的由我来引导他们。这样一节课下来,领着学生诵读、翻译、背诵,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中下等学生都能跟着思路走,并且能够记一些知识点。看来这种方式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做练习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赛形式,同学们充满了斗志,通过检验学生掌握的还可以。
这篇文言文教学使我明白,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文章,老师还是要领着学生借助课下注解,逐字逐句地翻译的,这样学生掌握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自己动了脑,然后老师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总结,应该说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对于简单的文言文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合作,然后引导帮助他们完成。
在带领学生翻译完之后,引导学生思索这篇文章围绕着什么写了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但是我发现学生说全的很少,这样我领着学生看文章的标题,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最后作者通过他们的事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观点。经过一步步地梳理,同学们终于概括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但是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学生还是茫然,最后我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本篇文章议论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觉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通过本节课,我明白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学情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创设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得开心,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这样你的学生才会敢于创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行为,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二、课内语段阅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之”指代: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道理:
句子:
9.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
1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1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15.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与解析】
1.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ù yì
2.C(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3.D(前三者作代词用,最后一项作助词“的”)
4.C B
5.B
6.D(前两者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它不符合客观实际)
7.(1)讲学家所说的话。 (2)二石兽
8.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寺僧: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讲学家: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0.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1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13.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14.孔子不能决也。
15.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热远的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