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峡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预习作业:(见本课“教学文本”中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1.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阙 ( ) 嶂 ( ) 曦月 ( )
襄陵( ) 沿溯( ) 素湍绿潭( )
漱 ( ) 属引( ) 绝巘 ( )
(2)文学常识积累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 ,选自《 》,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 专著。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 峡 峡和 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 。
2.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
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 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
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
三、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教师根据对预习作业抽改的情况,有重点的订正“教学文本”中“课前预习”作业第1、2两题。(视频展示)
2、检查
(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
教师总结指导范读课文后全班齐读。(配乐)
(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
第二课时
四、深入研读
1、理清思路。
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明确:
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2、深入研讨。
(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
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生讨论,师巡视)
①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
②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的呢?
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
④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⑤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讨论交流明确:
①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
②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
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④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⑤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对文字上的缺陷及时给以点评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文章以写景为主,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
目的是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表达了对三峡欣赏赞叹之情。夏天写了江水的奔放美,春冬写了江水的清幽美,晴初霜旦写了凄婉美。
3、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和学习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2)注重字词的锤炼。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他们的任何一点发现都是他们自己所得,不必把老师的答案强加给学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课文 。
(2)做好“教学文本”中的“课后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山 山高岭连
夏季 水流湍急
水 春冬 清荣峻茂
秋季 水枯谷凄
侯晓旭
【三峡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口技》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09-11
《三峡》 教案教学设计09-20
三峡(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20
三峡之秋教案的教学设计07-06
七年级语文版教学计划06-20
七年级语文版教学计划10-27
《东山岛梦蝶》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10-02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9-2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秋颂》教学设计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