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新,一个永恒的主题--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制胜方略借鉴(教师中心稿)
2004年高考又近在眼前。2003年高考结束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从各种书刊和各种新闻媒体上读了一篇又一篇的高考满分作文,为更好地获取其制胜法宝,实战之前,对这批满分作文作一番探究,作一个深入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到底它们主要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创新”二字是矣。
关于创新,2000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首次提出了作文评分“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的要求,在“发展等级”里,明确提出“有创新”--这就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连续四年的高考,皆是这样,200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于“有创新”的要求,仍然只字未变。只要高考作文还要考下去,且不说得满分,就是想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应考者就得创新。
客观地讲,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有些偏难:《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虽为大多数考生所熟知,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却不大轻松--“认知”是一个专用的心理学名词,整个话题有些像哲学命题,而修饰性的成分又限制了话题的范围。正因为这样,全国的考生作文平均分差不多都下降了,一些省区比上一年下降了3分左右。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部分考生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还是写出了一批令阅卷老师折服的作文,获取了来之不易的满分。既然是满分,应该是都达到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有创新”的几点要求,但对于具体的每一篇作文来说,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1、见解新颖
对于“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考生们都能认识到“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对事物的认知”的道理,但如何使自己具体的见解不被大众一律的看法所淹没,这就有技巧的高下之分了。
“‘亲’得不当将造成大的祸患”,这是去年的话题的一个小小的侧面。《甜蜜的负担》一文别出心裁地用了“甜蜜的负担”--一个矛盾的判断来为题,来立论,这种全新的见解为枯燥的议论文,平添了艺术的品位。
同样,“感情亲疏会造成‘认知’各异”,亦是去年的话题的一个小小的侧面,《眼睛上的窗帘》一文以“眼睛上的窗帘”为喻,使自己的见解极为形象:“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感情”的人为的变化本是调节的,控制的,《校正情感》一文却提出了“校正情感”,“校正”一词乃是“移就”的修辞手法,“校正”一用活,全篇皆有了非同一般的新意。
当然,例子还多。
2、材料新鲜
材料是文章的血和肉。对“材料新鲜”的理解,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全文总的取材,二是文中局部的种种材料;再者,“新鲜”不能绝对地以时间先后来判定。
“抗击‘非典’”是我们国家去年上半年的大事,材料可在这方面求新。《抛妻弃子之谜》和《石碑上的历史》两篇文章,全文皆取材于“抗击‘非典’”,前者写了“奋战在抗‘非’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以至延误了回家过节的时间,引起村民们猜忌;后者写了“黄四娘”坚决不让染了“肺病”的儿子回村的“大义拒亲”的动人故事。两篇文章都与现实贴得很近。《捕捉理性的灵光》一文,则是局部地引用:“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远千里治非典?”“抗击‘非典’”的最典型的人物,都在这里汇总了。这里必须说明,并非“抗击‘非典’”才是新材料,材料的“新”可以从多方面开掘。
《谁偷了玉坠》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断,《红楼梦》虽“旧”,这个片断少有人引用,自然就“新”了。《猛虎与蔷薇》从50年代初余光中先生的一篇同名文章中受到启发,同样引用了英国诗人西格里夫的“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名句,这句诗为文章的创新帮了大忙。《雾中的战场》取材于伊拉克战争,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原本就是世界的热点,而又少有人涉及,此文的取材就显得更新了。令人称奇的是《普朗克的忏悔书》一文,竟然打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的主意,从中获取了与众不同的素材……
3、构思新巧
“构思”是构建一篇文章的总体思路,在“有创新”的诸多方面,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去年在媒体上披露最早的几篇满分作文之一,甘肃考生的散文诗《蓝色蛹?金色蝴蝶》,在写“后母介入”的家庭题材时,以“蓝色”“金色”象征情感变化,以“蛹”变“蝴蝶”象征“爱”的结晶,精心组接了四个片断,将发生在四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写得来大起大落,以至催人泪下。
前面提及的《石碑上的历史》,在写“抗击‘非典’”这个重大题材时,巧设双线,将三百年前的一场瘟疫与去年的“抗击‘非典’”并行,结构十分奇特,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鲜明的对比中,塑造了极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樱桃红了》一文,写一名年青的政法工作者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构思上,与之异曲同工;“樱桃红了”的象征意义的设定,特别值得称道。
《理智?认知?情感??三篇论文的思考》一文,设置了“教授考试,学生答卷”的情境,“我”要表达的思想,让三名学生“答卷”和教授“评卷”来代言,让本是枯燥的议论文,亦有了几分生动的情节,且有了人文气息,可读性大为提高。《因为俺是俺大生的》一文,则通篇让“驴”说话,以“驴间”故事,抒人间真情,不仅写作的角度独特,且作者欲扬先抑,大造悬念,使文章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4、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推理??无论是演绎、归纳还是类比,是写文章,特别是写议论文必不可少的行文方式,它必须遵守两个条件,这就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正确”。想象--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都是人在头脑中出现从未感知过的形象。写文章同样离不开想象,否则,将打不开思路,文章只能是平板而干涩。“推理”和“想象”是并列的两个概念,二者又是有联系的。“考纲”对二者提出“独到”的要求,说明白一点,就是要考生“推”他人所未推之理,“想”他人所未想之形象。
《民族情感与世界》一文,作者由“丑女孩”吕燕在法国一炮走红的消息,引出了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及与世界潮流的关系的思考,勇敢地向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挑战,从而,提出“世界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勇敢地拥抱整个世界大家园”的全新的理念,“推理想象”,非同一般。
《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一文,意在表明“科学亦是‘双刃剑’”的观点,即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正面临着科学的严峻挑战。对于这样一个科学命题,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设计了一个科幻故事??作为“爱因斯坦2号” 克隆体的“我”,为争取做“人”的权利,毅然出逃,几经周折,解逅了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感受到“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到他们的快乐”,结果,此女孩竟是“秀兰?邓波儿的克隆体”!于是,“伴随我的将是永远的黑暗”。大胆的想象,蕴含在故事里的不着痕迹的推理,形象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
5、有个性特征
“文如其人”,人是有个性的,好的文章亦应如此。那种面目相似的文章,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3年争议最大的满分作文??《无题》一诗,其作者--陕西考生吴斌,喜上网,喜阅读,不仅读诗,高考前的三次语文模拟考试,作文全是写的诗。有如此的爱好和追求,考场上写出诗歌佳作就不是偶然的了;其个性在诗作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03年北京最叫得响的一篇满分作文--用文言写成的《转折》,其作者耿亮坦言:“文言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人怀着敬仰的回顾,是对他们精神的继承。”学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古”趣,使那篇作文写得来“还有点像那么回事”。《谁偷了玉坠?》的作者,不知把《红楼梦》读了多少遍,受其熏陶,语言充满了“红”味,似乎能以假乱真。《甜蜜的负担》中,读到“安享甜蜜,放下负担,慨然前行”的文句,眼前情不自禁会出现鲁迅的影子……至于那些“另类作文”,诸如《不放弃感情,再借你一份理智--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的广告》、《用双眼看世界--网络个人主页设计 》、《“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心灵天平的使用细则》、《独眼龙的求职信》等,则从文体的新潮,内容的时尚等方面凸显出极其鲜明的个性。
对作文的“有创新”作了以上的诠释后,又似觉对之有割裂之嫌;实际上对一篇作文的评判,几条标准都不是截然划分的,“标准”之间亦还有交叉关系,更不像物质的化学结构,可以用分子式表示,甚至还可以算出百分比来。还有,脱离了自身实际,为创新而创新,往往会弄巧反拙。再者,也还要重复一句老话:创新必须有“基础等级”作保障;不断扩大阅读面,加强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2003年高考已成为历史,眼下,全国700万考生面临的是新的一届高考。愿2004年的考生,在借鉴2003年和历届高考满分作文及借鉴一切写作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厚积薄发,个性张扬,有着全新的竞技状态;愿2004年的高考考场上,涌现出更多的超越前者的“有创新”的满分作文,更多的接近满分的高分作文,愿所有应考者的作文水平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
[附]
作者简介:
童华池 男,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校园文学报刊协会会员,全国中语会阅读、课堂教学、教学艺术等三个“中心”研究员,四川省中语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兼任《语文世界》、《作文通讯》、《新作文》等报刊特约通讯员或研究员。
已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等全国30余家语文专业报刊及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网站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有20余篇获得全国和省一级的奖励,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及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主办的“第二届‘语通杯’全国语文教研成果大赛”中,论文《保守褊狭,不合逻辑--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质疑》获得一等奖。参编书5本,主编《凭什么得满分--话题作文满分解密》一书。
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级刊发表作文200余篇,在各种赛事中获奖200多人次。其中高2002届学生梁巧,在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主办的《美文》(少年版)和中华少年文学网共同举办的“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中,经四轮角逐,夺得“少年美文大奖”,获奖作品《羊小姐的美容院》有幸入选现行高五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中国网2004年6月1日
【创新,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考满分作文制胜方略借鉴(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瞧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教师中心稿)10-19
《高考作文制胜技法》前言06-21
高考名句名篇备考(教师中心稿)10-14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06-24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教师中心稿)08-15
也谈创新作文教学(教师中心稿)07-02
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10-02
高考作文满分06-13
创新阅读应该是主观和个性的(教师中心稿)08-13
2004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