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短文两篇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导学目标】
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这两篇短文。
2.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体悟两位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
概括文段内容法
1.语言要凝炼。
2.扣住文段核心。
3.要点要全面。
4.字数要符合要求。第一课时 学习《陋室铭》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说的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很注重个人的修养与气节,不因外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标准和道德底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陋室铭》讲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字音字形
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2.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陋之有(倒装标志)
往来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4.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5.背景介绍
刘禹锡被贬期间,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6.文体知识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教师范读,划出朗读的停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
【交流点拨】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根据注释,疏通文义。学生质疑,师生互答。
4.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陋室。
5.什么是陋室呢?
【交流点拨】室名,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6.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简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然后将与陋室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交流点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学生朗读描写陋室的句子)
7.刚才我们朗读了刘禹锡描写他的陋室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
【交流点拨】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陋室的……很……你看……”
步骤三 精读课文 赏读语句
1.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交流点拨】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特点:幽。
2.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鸿儒,无白丁。(雅)
3.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安)
4.本文题目为“陋室铭”,又说“何陋之有”?这样写矛盾吗?
【交流点拨】不矛盾。题目中的“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中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步骤四 品读课文 学习写法
1.《陋室铭》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趣的?
【交流点拨】《陋室铭》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探讨分析反向立意的写法。
【交流点拨】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小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而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室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托物言志。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陋室铭》开门见山,运用两个比喻起兴,点明全文主旨。然后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最后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2.拓展延伸
试仿写《陋室铭》。
【交流点拨】示例一:写作“铭”
写不在多,有字则灵。词不在好,能用则行。斯是作文,惟吾真心。段落巧安排,构思有创新,叙写中外事,感慨古今情。可以用记叙,抒真情。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文妙文。
示例二: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板书设计
陋室
铭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
仙龙喻德馨
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
交往高雅(友)
生活安适(趣)
古先贤自喻诸葛庐
子云亭反问点题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体。
步骤三 精读课文,赏读语句。
步骤四 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谭义专
【短文 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滁州西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1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
《藤野先生》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08-12
比喻的种类及其作用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