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手写风俗精彩各不同--《端午日》与《本命年的回想》之比较
在我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和刘绍棠实在堪称描写乡土民风、抒写乡土情怀、传承乡土文化的高手,无论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亦或是刘绍棠的代表作《蒲柳人家》,其间氤氲着的浓郁的乡土气息,积淀着的深厚的乡土文化以及蕴含着的对乡风民俗的独特情感都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裔。现不揣浅陋,仅就沈从文的《端午日》(《边城》节选)与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作一比较,以探究他们各自呈现出的节日文化的精彩。
从题材上看,虽然《端午日》与《本命年的回想》描写的都是别具地域特色的乡风民俗,传承的都是积淀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前者着眼于湘西,后者聚焦于京郊,而且都与水系密切关联--一是湘江,一是古运河,但是前者叙写的端午习俗,后者叙写的是大年习俗。
从体裁上看,《端午日》和《本命年的回想》虽然都属于叙事类文体,但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相似的是两文都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多姿多态的民族风情。
从内容上看,《端午日》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湘西人过端午节时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追鸭子等习俗,重点写了“龙舟竞赛”和“追赶鸭子”的场面;而《本命年的回想》则也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叙写了京郊运河边家乡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大年等习俗。
从表达的主题思想上看,《端午日》一文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而《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作者刘绍棠深情地回忆了京西运河边家乡几十年前的风俗,表现了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
从写作特色上看,《端午日》采用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重点在于对“场面”的精彩描写。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是剪裁的详略得当。作者略写湘西端午日的习俗(仅用开头两句交代了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这三种习俗),详写全茶峒人到河边看划船和赶鸭子的盛况;即使在两项赛事中,也是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竞赛;详写了占主体地位的桨手、“带头的”、指挥员、鼓手和锣手,突现了奋力拼搏的镜头,略写了岸上观看的人群。
二是突出场面的气氛渲染。作者除了对“龙舟竞渡”进行正面描写外,还巧妙采用侧面衬托的方法,突出了“端午日”、“全茶峒”不分贵贱长幼,其乐融融的场面。如:一开始就用三个“莫不”句展现了人人参与、万人空巷的场景,为下文写龙舟竞渡设置了悬念。还有写税关前领赏和赶鸭子的竞赛,用两个“不拘”的句子再次表现了“端午日”活动“与民同乐”的人情美。而《本命年的回想》则跳出常规,碰上这样的题目,似乎应该先解释自己的本命年,然后开始回想。但作家跳出常规,他把回想提到前面,布局上就显出新鲜和特色来。为了回想春节,作家又故意荡开一笔,曲径通幽。
先用诗化的句子写出四时二十四节气,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华夏文明,以此来烘托春节。虽然二十四节气色彩缤纷,但跟春节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一个对比,就把春节作特写镜头隆重推出。作家构思之妙,可见一斑。然后才浓墨重彩地细描具有地域色彩和乡土风情的京郊运河春节。文章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回想”部分层次清晰。
概括描写中用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个词语,程度上逐步加深,写出了过年逐渐升温的状况,谐调而精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过年的亲身感受。具体描写则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正月初一写了十件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条不紊地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充分展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无论是炒年货还是吃腊八粥,无论是送灶王爷还是换门神,无论是除夕守岁还是拜新年,都是一幅幅体现民风民俗的难得的图景画,都表现了父老乡亲的憨厚朴实和美好的祝愿。文章有许多地方就体现了他家乡运河的民俗风情,而支撑这些民俗风情的是作家文章里的淳朴醇浓的乡土语言。比如奶奶的炒年货歌伴着玉米粒在铁锅里的毕剥毕剥响,比如看着赏心悦目的腊八粥舍不得吃但吃起来又没个够的貌似矛盾的句子。比如买糖果挑绒花的喜庆气氛,比如送灶王爷时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的叮嘱,比如换门神的幽默、守岁的严肃、拜新年的喜悦,比如“红火”、“发烧”、“年根”、“小疙瘩鬏”、“磕辞岁头”、“亲支近脉”、“天麻麻亮”等等词语的运用,这些生动传神的语言反映的民俗风情是作家的机智幽默与丰富的群众语言和谐融合的具体体现。
可以说沈从文和刘绍棠是两位差不多同时代的作家,但他们都致力于描写乡土生活,传承乡土文化,而且同中有异,各具精彩。学界泰斗季羡林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的”,此言不虚;而刘绍棠则努力追求“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并且“今昔交叉,城乡结合,自然成趣,雅俗共赏”,亦当是中肯之言。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