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2-04-14 08:30: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这节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在我们唱红歌、颂祖国的日子里,不能不想起一位曾经引起世界瞩目的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大诗人今天我们就走近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写过许多诗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就属《沁园春雪》了今天,我们一起品读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明确任务,目标引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上课伊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这节课我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2、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特色

(三)资料助读,检查预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首先指名学生介绍关于词的相关知识和有关时代背景、影响,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争取由学生自主介绍完整,教师做总结,帮助学生进行阅读

1、了解一些有关词的知识(看大屏幕,请一名学生朗读)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这首

词写于1936年2月,公开发表在1945年,看这两个特定的时代背景,(看大屏幕,请一名学生朗读)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3、这首词的公开问世,曾在重庆的文坛和政坛引起极大的反响(播放有关“重庆谈判及这首词公开后在当时的政坛和文坛引起强烈反响”的一段视频)

过渡:这首词到底有怎样的气势和魅力呢?我们来听听艺术家方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范读(学生看视频,注意模仿)

2、下面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词:看要求,先试读,自由读,然后分别请同学单个读、齐读朗读要求: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注意停顿、速度、节奏

请同学们朗读时,注意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

下片: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五)合作探究,问题研讨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从而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这节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如下:

(一)理解、赏析上阕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概括描写雪景的?哪些语句是具体描写雪景的?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述,由哪个词领起?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有什么深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赏析先有学生思考、交流,再有教师补充、明确

明确:静景--长城、大河诗人在“望”中见“长城”“、大河”,并借助想象感受到“长城”“、大河”的全貌全景,是热爱并誓死保卫中华大地的反映,在东北全部、华北部分国土已经沦丧,神圣的抗日战争即将开始之际,写“长城”,写“大河”,不能不寓有深意它蕴含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意思,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保卫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河山

动景--群山、高原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中群山与高原形象的雄伟作者化静态为动态,原因有三:第一,视觉因素第二,精神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3、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三句由写实转入想像,翻出一派新的气象,把人引入到一个辉煌的境界里去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4、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

明确:胸怀博大宽广;气魄雄伟旷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理解、赏析下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赏析先有学生思考、交流,再有教师补充、明确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2、“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有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3、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品味含义

明确:“惜”

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六)重点研读,品味语言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各地的中考也把它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常常把各种形式的语言鉴赏题请上中考试卷确实,品味语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应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可以首先从关键词入手,其次从句式入手,第三,从修辞入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女生读、男生读等多种竞读形式,涵咏品味语言,记住文笔精华

(七)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说一说你从毛主席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美?

这一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

(八)交流感受,总结升华

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中的感受此环节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参与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学生分组讨论上阕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教师主要对下面的几个句子进行点拨:

生一:我读着“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几句,这几个句子让人仿佛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给大地披上了红纱,皑皑白雪在红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美少女一般妩媚动人。

生二:我喜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两句,冰封是写地面,雪飘是写空中,动静结合,读后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粉妆玉砌的宫殿,还不时有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好富有诗意又好壮观!

生三:我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运用了对偶、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大片大片的高原像白象在奔跑,远远望去,雪山与蓝天相交接,似乎是在和天公比高低呢!那种辽阔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该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诗歌的能力,学会欣赏诗歌,针对教学目标二设置的。

2、分析上阕的层次结构。

概括写  具体写  想象写  (板书)

3、学生齐读上阕两遍,再合上书齐背,检查背诵情况。

第六个环节:研读下阕  (该环节包括六个小的环节,用时10分钟)

1、找出下阕中的过渡句,并指出过渡句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2、“引”出历史上哪些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原来在大家头脑中是什么样子?

战功赫赫、当世枭雄、封建帝王都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

3、作者用哪个字对他们进行评价的呢?

“惜”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4、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风流人物”是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就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当时作者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这句词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自励,是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句词也是全文的主旨句。”

同学们的人生刚刚起步,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具有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胸怀,做21世纪的主人,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5、分析下阕的层次结构。

过渡  评古  论今  (板书)

6、自由背诵下阕,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是继续培养学生品位诗歌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完成目标三的要求。

第七个环节:课堂小结

看黑板小结,总结本课语言的表达方式,疏通整篇文章的结构。

该环节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简单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对整篇文章的把握更系统,更条例。

第八环节   比较阅读  (4分钟)

用幻灯片展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较这首诗与《沁园春 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变革失败以后,被贬永州时写的,他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借诗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就是那个孤芳自赏、独钓寒江的蓑笠翁。然而柳宗元与革命领袖的胸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时的毛泽东正欲东渡黄河,大展身手,他写的词也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充满了热爱祖国山河、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显示出一代革命领袖伟大的气魄和胸怀。

该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知道同样是写雪景,不同的人,人物的心情不同,内容是不一样的,对比衬托毛主席的伟大胸襟,他的词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充满了“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第九环节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同学们,学了毛泽东同志的词不禁让我们心情激动,想到我们的田庄一中现在也是面貌一新,蒸蒸日上,仿照课文以《沁园春 学校》为题,填一首词。 

该作业的布置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试着来写《沁园春 》,能让学生加深对这个词牌的了解。

下面我再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这节课的纲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像一个微型教案,能使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使知识更系统化。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36.2

上阕  写景      概括写  具体写  想象写 

下阕  抒情 议论 过渡     评古    论今

该板书板书了这首词的层次结构,便于学生背诵记忆。

以上我从五个方面,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简略的给大家做了介绍,如有不妥,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朱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