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文阅读金手指
--主观题型
一、现代文阅读解题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启示之一: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如1998年高考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题干的创设情境是“第三自然段中种太阳花的经历”,设问的角度是“这样写的作用”。要想明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什么写法”,而这就是命题意图!本文所赞颂的并非“太阳花”,而是“玉簪花”,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种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结果还是死掉了,而却玉簪花“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由此可见,作者是用太阳花来反衬玉簪花。强调玉簪花生命力之旺盛,这就是“这种写法的作用”。也就是答案的内容。
启示之二: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如1998年高考第 27题第(1)小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会吃惊?
该题的设问角度是"作者为什么会吃惊",很显然"作者吃惊"是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题干启示我们,要用"因果解题法"中"由果推因"的方法去推导出原因,而"原因"就是答案。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与这一句构成"前果后因"关系的一句话是:"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一开""一惊",照应密切自然,而且也符合"一惊"所反映出的瞬间情感波澜。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没几天便是立秋"。
启示之三: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如2000年高考第21题的题干,就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这篇散文,(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命题者把作者关于长城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即“历史上的长城”和“长城的现实”。写“历史上的长城”的区间是2-7段,写“长城的现实”的是第8段。然后看“评价”“看待”两个词的暗示作用:命题者暗示答案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零散的描写部分。而3、5、7段位于具体的描述之后,单独成行,每段都有“所以我说”作标志,正好符合题目要求,掐下来就是答案。第8段中评价性的语言只有“十分开放”“充满自信”。
启示之四: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一点分析和挖掘。
2000年全国题《长城》第22题连续两问都涉及“人称”,是从人称使用和变化的角度考察散文的写法。答题方向非常明确。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家都知道,用第二人称叙述,通常有这样的作用:拉近时空距离,造成更直接的真实的对话情景;拉近心理距离情感距离,造成亲近感、认同感,便于抒发感情。
第一小题要求回答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一般来说,长城作为被叙述对象,应该使用第三人称或者直接称为“长城”,现在把它称为“你”,明显的是把它当成了对话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当成了能听懂作者语言的对象,这是把长城拟人化了。拟人化的作用是便于作者抒情,便于和长城对话。这就是答案。
第二小题要求分析人称变化的具体原因。任何变化都是由原因的。人称变化的原因,无非就是叙述的需要。看看第六段结尾处叙述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是对象发生了变化:此前一直是“我”在和长城说话,这里变成了“人们发现”。因为“它”是承接“人们发现”而来,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与长城的直接对话。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实在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用的信息,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将会给我们准确、快速地解答主观性试题带来莫大的帮助,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二、全面理解语句的意义,确立语意理解方略。
1、词义互解律:
①同义互解。一个意义在一文中,不同地方常用不同的语言说明,有互相阐释作用联系起来看就清楚了。
2001年第23题: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对应的同义句:门是隐秘、回避的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答案: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人是有隐秘要求的)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对应的同义句: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命我们的孤寂无为(暗示重要)。我们总是不断的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的把门关上。(暗示开始和结束)
答案: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对应的同义句:门一关上,就永远的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 是不存在的。
答案:当一个过程结束之后,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②联义互解。即上下关联,文章一递一承。如2001年全国题22题。
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之前和之后都有一句话揭示门的性质:“隐秘”,“掩盖”“内部的事物”。从否定句的角度去组合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一点。
③对义互解。 如2001年全国题21题。(其提示语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已经暗示了答题的范围。)关于“开门”“关门”有很多个形象的说法,但真正能揭示其内涵的语句只有一句,即第6段的“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据此可以得出“关门”含义,然后根据汉语对文的特点反推,“开门”的含义自然就是“于是着新的开始、新的发现”。然后拿这个答案代入验证,很圆满。
2、理解文意的方略。最基本的有:
①以文解文。根据文章提供的其它相关内容去解释文意。
②以事解文。指的是从背景等相关资料理解文章。1991年全国题《世间最美的坟墓》(12套24-26页第8小题)有一问: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这个答案所在是非常巧妙的,就看学生能否充分利用文内信息与文章的注释了。文章的副标题是这样的,“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在全文之后有一条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一1910)……”如果能聪明地把这两条信息集中在一起考虑,答案就出来了:“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这个题目不仅需“以文解文”之法,也需要“以事解文”之法,把两种方法都用上了。
③以理解文。即根据事物的常理去解释文意。
举例说明: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学生往往将“今”字译为“现在”,这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是范增在鸿门宴上刘邦脱身而走后说的。据理而论,当时形势,仍然是项强而刘弱,“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刘邦处于劣势。因此,此“今”当作别解,对照上文,有“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句式相似,意义相近,其中的“且”与“今”应当可以互解,意为“将要、就要”。“今”作“将要、就要”解,在文言文中是常用的。
④以情解文 。根据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去解释文意。
三、明辨层次划分的依据,掌握语意概括规范
(一)、层次划分应是作者自己安排层次的依据,只有理解作者划分意图,才能确定为正确。依据有两个因素:
1、内在因素
①等次因素(并列、主从)
②序进因素(逻辑推进关系、顺时延进关系)。
2、外在因素(作者的关键语)
(二)、意义概括。
高考题中这种类型的题越来越多,而得分率却很低。做这类题要求规范,它的标准是:
1、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概括性:①内容的全面性。②语句的简洁性。
具体性:①文章说的什么,②说出那些特定内容
2、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科学性:①角度不能偏。②说话要有分寸。
倾向性:要有感情色彩。
四、熟悉材料同理的类型,遵守因果分析的原则。
1、同理:材料的重新归纳加工。变形重组,比较异同。
2、因果分析:分析原因,推论结果。
3、规范:①理由的真实性与充足性的统一。
②推断中的逻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4、简答语言的来源:
①文章中有现成的搬过来即可。(照抄式)---难度最低
②短语词可用,但要组成句子。(选组式)---中等难度
③文中没有,学生自己措辞。(自撰式)----难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