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导入激趣,点击积累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
⑴魏征给唐太宗提意见,受到唐太宗的尊敬。
⑵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但被奸臣妒恨,最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成为千古奇冤。
⑶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就下令将其剖腹挖心,葬送了他的性命。
⑷伍子胥,他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却遭到拒绝,最后引剑自刎。临终前他悲愤地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观看越王勾践东山再起,来攻打吴国。
⑸《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直言相谏,蒙受宫刑之辱
这些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的。
三、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这是个兼语结构。
四、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他见威王后,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身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区分情况,给予奖赏。第四段:纳谏的效果。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扫除字词障碍(略)
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什么内容?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事展开提问:
1、这件家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每个人回答邹忌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能代表他们各自感情色彩的关键词是什么?请找出来。(问了妻、妾、客,他们对他的感情色彩分别是“私”“畏”“有求”。)
3、请-个同学来试读-下妻、妾、客的话语,注意读出“私”“畏”“有求”的意味。
(把妻子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读出来。妾的话语最好发点颤,因为有点怕他。客人的话一定要带点讨好的味道,很小心地说。)再读,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亲昵)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
4、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情地赞扬)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应酬)
5、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6、邹忌的三次问话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我欣赏,带点自得的语气。)
7、大家是否注意到,他们三个人的回答尽管意思相近,但仔细看各有不同,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妻用的是反问句,反问句语气最为肯定,不容怀疑,说明妻子对他的高度信任;妾仍然用反问句,但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说明她的地位使她不能对老爷随便议论,客人用的是陈述句,语气平淡,说明客人只想一般地客套逢迎一下,不想认真比较免得得罪他。)
8、三人的回答各有各的原因,使他们都没有勇气说出事情的真相,邹忌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准备以此讽谏齐王。请大家再齐读一遍第一段,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心理。
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9、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10、讽谏结果如何?
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11、思考: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 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
四、品味探究
1、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突出了邹忌什么性格特点?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3、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4、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邹忌──善于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5、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齐王采纳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小结: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6、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7、评价邹忌和齐王
邹忌:实事求是,善于观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关心国家大事。
齐王: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根据群臣的进谏锐利改革。
五、学习借鉴
1.设喻手法 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可借鉴,需注意的是设喻要精妙,比喻要切当。
2.详略处理 写作时借鉴,注意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过对话表现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分析三文的设喻
联想
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4.思想内容借鉴 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养多谋善断能力。
六、请找出本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吾妾之美我者
吾友之美我者
美,这里是形容词活用做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七、课题扩展
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联想
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侯晓旭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8-28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7-0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10-26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0-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10-29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8-0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6-16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教案设计05-01
邹忌讽齐王纳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3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美学意蕴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