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 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

时间:2024-05-03 21:39: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为生物的社会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本节要点】

作为生物的社会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1.掌握大致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2.探究文章中心观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鳟鱼(  )      蚁冢(  )      蜂窠(  )     阈值(  )  骚动(  )    毗邻(  )              

蹩脚(  )      鲱鱼(  )      梗节(  )     模型(  )  模样(  )  

2.给系列形似字组词

哽/埂/鲠/梗   斐/诽/扉/鲱   磨/摩/模/模    搔/瘙/蚤/骚  藉/籍   巢/窠

【反馈矫正】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鳟鱼(zūn)      蚁冢(zhǒng)      蜂窠(kē)     阈值(yù)  骚动(sāo)    毗邻(pí)              

蹩脚(bié)      鲱鱼(fēi)         梗节(gěng)   模型(mó)  模样(mú)  

2.给系列形似字组词

哽咽/田埂/鲠直/梗节    斐然/诽谤/柴扉/鲱鱼     磨房/摩崖/模索/模型      鳖裙/憋闷/隐蔽/蹩脚   搔首弄姿/瘙痒/跳蚤/骚动       慰藉/书籍        巢穴/窠臼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大意,明确文章结构。

【探究活动】

本文都写了哪些“生物的社会”?这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意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把握。

【讨论明确】

文中写了蚂蚁、蜜蜂、黏菌、鱼类、鸟类等生物在集体行动中形成的“生物的社会”。这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相似之处主要有:一、都过群居生活,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共同活动;二、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同时又是群体中细胞样的成分;三、当他们群体变大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

【探究活动】

划分文章的段落,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的题目,意在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把握,注意对相同内容的归类和观点的整合。

【讨论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要点二:探究文章的主旨(作者的主要的观点)。

【探究活动】

1.概括文章的主旨。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注意对文章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的分析,主旨句集中自文章的开头、结尾,各段的段首和段尾以及文章中表达方式变化的本分,重点注意议论句。。

【讨论明确】

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课堂提升】

1.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5)题。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关丽拱券。一个个穹顶小室组成的晶状建筑出现了。迄今还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也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一开始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而是着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阈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反应,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1)下面对第一、二段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句中的两个“人”字含义不同。

B.“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句中的“我们”是泛指人类。

C.“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两种生活”指的是从个体来看是没有思考的生物,而从整体来看却是“思考着”生命体。

D.“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跟我们有关”指的是“跟人类相同”。

【答案】B

【解析】

(2)下面对第三段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这些东西”指的是“有集体性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跟人类一样能够“思考”的生物。

B.“就那么几个神经元”,句中的“就”,是“仅仅”的意思,用轻蔑的口气表明单个蚂蚁不大可能有“思想”。

C.“瞎猫撞着死老鼠”,这是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几只蚂蚁在觅食中简单协作的成功还存在偶然因素。

D.“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句中的“它”是指一个个活跃起来的蚂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句“这些东西”的指代对象与第二段末句“这样的东西”相同。B句副词“就”,可用“只”“仅”替代。D句“它”不是指的个体,而是指的群体。

(3)下面对第四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举白蚁搭拱券的例子说明生物群体的“联合智慧”。

B.作者断定白蚁是通过释放外激素来传递信息的。

C.句中“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和“特定阈值”意义相同。

D.它们“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是形容群体白蚁有很高的智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中有“也许”一词。

(4)文段中说“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最让我们不安”,在作者看来,人们对什么感到为难和不安?

【答案】因为人们,那些崇拜达尔文学说的人,不愿意看到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也不希望他们跟人类相关。因为这种现象与达尔文学说相悖。

(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起码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由许多个体组成;(2)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协调行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文章的主旨,对文章的和主要信息进行概括。

 

惜缘

【作为生物的社会 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相关文章: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09-08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稿07-19

《荷塘月色》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7-05

《森林中的绅士》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11

《孔雀东南飞》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09-05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滕王阁序》教学设计08-21

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稿3篇08-29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一) (人教版高二选修)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