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你们都是漂亮的松鼠--《松鼠》教学思考 教学反思
肖培东
写这文章的时候,我还没上课,我的脑海里却一直在设想我下午的《松鼠》课堂。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多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把它收在小学里的,人教版是五年级上册,沪教版是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更是在三年级下册,唯独苏教版把它推送给初一的孩子。这说明什么?文章好读懂,文章适合孩子们读。“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啊。谁都想急忙抱上一只如此美丽可爱的小松鼠,好好地呵护上一阵子。这个世界,这样的文字,能唤出我们迷失已久的童心和真诚,爱,原来如此之美,人和自然,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可是,怎么上呢?
就是说说松鼠是怎么样的吗?就是理解松鼠有什么特征吗?三年级的孩子一定也能读懂。那么,这样的重复有什么必要的呢?漂亮,驯良,乖巧,读了一遍你就难以忘记松鼠的“很让人喜欢”。陈平原教授说:“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就像空气和水。”那么,这样浅显可爱的文字,它给初一学生留下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很喜欢布丰的文字,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尤其那”帽缨形的尾巴“更是让人温暖喜欢。这样的温暖,学生一定也能感受得到,如果模式化地去呈现松鼠的特点,填空式的找找填填,那么我们一定会辜负布丰的人文情怀。你看,布丰笔下的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语文课堂上的孩子,也应该这样,不是匍匐在教师的讲解下,不是蜷缩在机械的问答里。语文老师,要让孩子像松鼠一样地“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只拥有驯良和乖巧,松鼠是会失去灵性的。孩子也一样。
那么,教什么呢?都懂的不教,《松鼠》一课,我们要“在高处活动”。
读文章以悟内容和结构。怎么读,我凝视着文章的第一句话,出神地想。变个节奏可以吗?根据第一句话,我们可以把松鼠说成这样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驯良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乖巧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读完它相应的文字段落。这个读,是要思考的,其实也就是思考写”漂亮“”驯良“”乖巧“等分别用了哪几段。而从”驯良“开始,则是有意搅乱学生的视线,最后悟出:一,文章是围绕第一段文字来写的,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二、文章最关键的词是”很讨人喜欢“,文章就是为了说明松鼠的”很讨人喜欢“;三、漂亮、乖巧、驯良,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明松鼠的”很讨人喜欢“,这三个词和下文内容有对应特点;四、这三个词不能打乱,从外形到习性,既是特征,又符合说明事物的规律。换一个读法,其实是换一个提问,绕过去,读书,原来也需要想,让学生自主思考,花力气去读,学习就成了自觉的事情。
做示范以引领阅读。既然说明事物要符合说明的规律,要抓住特征,那么这篇文章又是怎么样体现这一点的呢?文章是怎么样做到准确有序地说明松鼠的呢?以“漂亮”一段为例,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探究。写外形,依次写了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和尾巴,这就是有序,而详写尾巴,这是松鼠身上最有特色的部分,这是抓住了最典型的特征。“尾巴老是翘起来”,“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这里的“老是”“常常”,又体现着语言的准确性。那么,《松鼠》其他段落里的文字有没有这个特点呢?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学生会找出许多句子和词语来说明。比如,“经常在高处活动”,“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这些句子这些词语都在显示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作者科学的写作态度。而搭窝的“先””再““然后”“三个表顺序的词,更是说明了说明的有序可依。
如此,我们再回到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段话,能不能改成“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比较短句、逗号的情感作用,感悟“很”字副词里的情感力量。这样,又明白了文章写得温情脉脉,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再次阅读“漂亮”一段,思考并找出文章有情感的句子。比如松鼠的外形描写,形象化,生动化,拟人化,比喻化,文章的文艺性就可以感受出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里的两个“非常”,“最不像”的“最”字,原来,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性的说明文,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神,更具有文学色彩,更具有人的情感。那么其他段落还有这样的文字吗?课堂里,小松鼠们又开始自由得跳了,寻找他们温暖的杏仁、榛子去了。
这样一归纳,板书“准确有序的说明,形象生动地描写,温暖喜欢的感情”,这就是科学小品。
那么,布丰是怎样能做到这样的呢?
对文章的探究转向对人的思考。不仅仅是松鼠“讨人喜欢”,更有作者主动的真挚的对“小动物”的喜欢,他的细心观察(找出文中句子来阐明)。布丰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风格即人,谓之是也!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需要怎么样的风格?面对今天的尘埃,今天的浮躁功利,所有的思考还是化成真诚的朗读吧。读文章的一二两段,下课。
这样的教学设计,你觉得怎么样呢?我真得希望课堂上的孩子们,你们都是那漂亮灵动的小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