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案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4-07-24 00:17: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         总第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 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 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 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 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 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 ,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 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㈠背景和作者: 

作 者王湾,生卒年不详 ,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 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㈡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㈢学生练习背诵(略) 

㈣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 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 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㈤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 得开 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惜缘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古代诗歌》教案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的教学设计08-05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2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9-04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5-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14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0-23

七年级上册《散步》的教案03-25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7-03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4-22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         总第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 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 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 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 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 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 ,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 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㈠背景和作者: 

作 者王湾,生卒年不详 ,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 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㈡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㈢学生练习背诵(略) 

㈣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 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 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㈤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 得开 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惜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