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往事依依》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学情分析:
本文内容浅显,初中学生阅读文字上无多大障碍,文中引用的《千家诗》中的诗句可讲清大意,其他内容不必作过多的分析。关于这篇文章 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两点:一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教学目标:
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4.能举例说出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自学:
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检查预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探寻写作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一单元,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把我们带进了亲近文学、走进文学之门。但我们一踏进大门去就觉得眼花缭乱,似走入仙境,又似走入迷宫,近处是弯曲盘旋的山路,远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这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让人痴迷又让人不敢涉足。
没关系,这节课,于漪老师用她曾经跋涉过的脚印,指引我们拥抱文学,用她曾经渡过这雾海的小船,载我们去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学海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六课,首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于漪老师。
二、【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
1、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
涟漪 徜徉 水浒 水泊 停泊 浩淼 歌咏 重读
阴晴雨晦 镌刻 谆谆教导 绚丽 依稀 铭刻 意境
2、作者简介
于漪 (1929- ),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著名的语文特级教 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
于漪老师认为讲课要有情趣,应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中,做到声情并茂,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一次在讲课时朗读《祖国啊,我的母亲》,读到动情之处,于老师真的声泪俱下,听课的师生无不为之震撼。
三、【学生活动二】自主质疑 ,合作探究 。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①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是对往事的留恋,不忍心分离。
②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
③概括于漪老师 “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往事对于“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概括参考如下)
1.小时候观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2.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美不胜收。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印象。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使自己的心和时代更加贴近了。
4.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 心,一生受用。
四、【学生活动三】总结全文。
① 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②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 好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五、分层作业:
A 1.熟读成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B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A3.完成导学练知识积累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语言,品味描写;情感熏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学生活动一】默写
二、【学生活动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件件往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品一品。
问:文章的哪些词语、句段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
提示:1.生动的字词 2.特殊的句式
3.恰当的修辞或艺术手法 4.丰富的思想内容
5.动人的情感 6.深邃的人生哲理
例如:
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 新。
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分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学生活动三】 模仿秀
请你也找一找文中还 有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
三、【学生活动四】悟一悟:
写人通常要注重描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风貌,请大家认真品读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找出它们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相同: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 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
不同: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
②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
③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表情凝注在眼睛里。
④ “我”读了辛词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作用: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 兴趣所起的重 要作用。
四、【学生活动五】动感地带。
1.从“依依往事”中寻找作者成长的源头:
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于漪老师回忆的几件事,都与读书(画)有关,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迪?
“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3.你最喜欢什么书? 书中的故事、情感、或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制作一张读书卡片,向你的朋友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五、【学生活动六】总结全文,唤起共鸣。
美的书可以吸引人,美的语言可以打动人,美的情感可以震撼人,亲爱的同学们。请热爱读书吧!让我们尽情抒发对书的激情吧!
学生齐声朗诵有关读书的一段话:“读书真好!她使足不出户的我可以欣赏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欣赏到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读书真好!她使我可以穿越历史隧道,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看火烧赤壁,笑关羽败走麦城。读书真好!她使我徜徉于想象的时空,和李白举杯邀明月,与李商隐共剪西窗烛。”
结束语:同学们,读书能使人充实,使人明智,使人成为现代文明人,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充实、明智的现代文明人吧!
六、分层作业:
A1、摘抄有关写四季的诗歌或好句、好段。
B2、完成导学练阅读理解部分。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于漪
引出回忆
看 读 品 听 登 选材精当
↓ 山 水 千 国 北 语言优美
回忆往事 ===> 水 浒 家 文 固======> 前后照应
↓ 画 传 诗 课 楼 蕴含哲理
篇末点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字里行间搜索信息的能力,试验下来,觉得不错。
侯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