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混沌阅读与语文教学(网友来稿)
福建省邵武一中 黄邵辉(354000)Email:shaohui.huang@163.com
作为20世纪三大重要基础科学之一的混沌理论,除了受到数学、物理学等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外,在音乐、艺术、美工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也更加普遍。福建师大赖瑞云教授将它引入语文领域,提出“混沌阅读”这一阅读理论,其核心是,“审美自失”、“多元有界”“少而重要”和“平等对话”等。笔者在此基础上,用混沌理论建构语文混沌教学体系,提出用非线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现代语文教学思想,以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以适应信息时代 以人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混沌 阅读 教学 思想
[正文]
一、引子
日本有位禅师,年轻时曾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他一再请师傅指点迷津,可一山断然拒绝,他觉得与大师无缘,便来到镰仓万寿寺叩参佛国禅师,哪知不等他把话说完,佛国的棒无情地落在他的身上。他对佛国发誓:弟子如果不证得大道,决不再见师傅。于是他来到深山,日日与大自然为伍,一天他在树下静坐,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他起身走进草庵,上炕睡觉。炕的一端是墙,可他却向另一端靠去,结果从炕头掉了下来。就在这一刹那,他豁然开朗,爬起来兴奋得哈哈大笑,连忙写下悟境:“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一夜暗中扬碌转,等闲击碎虚空骨。”次日他去拜见佛国禅师,呈上他的悟道偈。佛国读后大为赞叹,说:“祖师西来意,你已经明白了,要善自护持啊!”
“掘地觅青天”,犹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幻想一下子成佛,却离佛道越来越远了。为什么呢?因为大道要亲身去体悟而成。我讲这个故事,是有感于今天的语文课改。
二、语文教学现状
1、不知语文到底为何物。
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得太深,承载得太重,要求得太高,变化得太快,理论一套一套,方法一招一招,愣是弄得老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怎样学。中国的历史煌煌五千年,浩浩华章亿万卷,不管是上级领导检查,还是同行观摩学习,语文课是必上、必听、必看、必评。升学考试更是越考花样越多。于是大学的题目高中做,高中的题目初中做,初中的题目小学做,小学的题目幼儿园做,幼儿园的题目在娘胎里做。古有经史子集,道德文章;今有小说传记,中外名著浩如烟海,更有甚者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一古脑纳入语文试卷,美其名曰:语文综合学习。莘莘学子真不知身为何人,语文又为何物。
2、不懂语文到底教什么?学生到底学什么?
一些年轻教师在办公室议论:现在高考反正不考课内的,所以上课时可以不讲课内文。但讲什么好呢?又是一个问题。
某学生日记:中学语文可学也可以不学。学和不学一个样。学了的没考,考了的没教。学了的反而考不过没学的,还不如不学。
韩寒:语文是一个初中后基本上不需要存在的课程。但是又不得不存在,这是最大的问题。语文在教会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3、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课改实验区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心里就塌实;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反而心里没数。
三、混沌与混沌阅读
(一)什么是混沌
混沌一词,来源于英文的chaos。混沌它揭示了自然界的非周期性与不可预测性问题而成为20世纪三大重要基础科学之一,即:相对论、量子力学与混沌。近些年来它除了受到数学、物理学等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外,在音乐、艺术、美工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更加普遍。
混沌学家洛仑兹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巴西亚马孙河丛林里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三个月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把洛仑兹的比喻戏称为“蝴蝶效应”。采用计算机作图技术,根据混沌等式可以画出奇妙无比的图形。
如下图:
总结混沌现象可知三个基本特征:
1、内在随机性: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它们在混沌区的行为都表现出随机不确定性。然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而是系统自发产生的。
2、初值敏感性:对于没有内在随机性的系统,只要两个初始值足够接近从它们出发的两条轨线在整个系统溟过程中都将保持足够接近。但是对具有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系统而言,从两个非常接近的初值出发的两个轨线在经过长时间演化之后,可能变得相距“足够”远,表现出对初值的极端敏感,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蝴蝶效应说明了这一点。
3、非规则的有序: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而是不具备周期性和其他明显对称特征的有序态。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参量按一定方向不断变化,当达到某种极限状态时,就会出现混沌这种非周期运动体制。但是非周期运动不是无序运动,而是另一种类型的有序运动。混沌区的系统行为往往体现出无穷嵌套自相似结构,这种不同层次上的结构相似性是标度变换下的不变性,这种不变性体现出混沌运动的规律。
注意三个基本概念:
1、奇怪吸引子
1971年茹勒和泰肯斯提出的“奇怪吸引子”理论,对整个混沌理论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混沌之所以是混沌,就是它绝不可能最终到达规则的有序运动;因而在它的吸引子内部,运动也是极不稳定的。在这种吸引子上,系统的行为呈现典型的随机性,是活跃易变和不确定的。更为奇特的是,混沌系统的吸引子(点集合)具有极其复杂的几何图象,如果没有电子计算机这种高效工具,混沌吸引子是无法绘制出来的。所以茹勒和泰肯斯把它们称为“奇怪吸引子”,以区别于其它的“平庸吸引子”。奇怪吸引子既具有稳定性和低维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个突出的新特点,即非周期性--它永远不会自相重复,永远不会自交或相交。因此,奇怪吸引子的轨线将会在有限区域内具有无限长的长度。
洛仑兹所给出的那个绕两叶回转的永不重复的轨线,就是一个奇怪吸引子--“洛仑兹吸引子”。它是在三维空间里的一类双螺旋线;系统的轨道在其中的一叶上由外向内绕到中心附近,然后突然跳到另一叶的外缘由外向内绕行;然后又突然跳回原来的那一叶上。但每一叶都不是一个单层的曲面,而是有多层结构。从中取出任意小的一个部分,从更精细的尺度上看,又是多层的曲面。所以这种螺旋线真是高深莫测、复杂异常。它永远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却又永不交结,永无止境。
2、“蝴蝶效应”
洛仑兹发现,从两组极相邻近的初始值出发的两条轨道,开始时似乎没有明显的偏离,但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就会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来。这就是说,初值的微小差异,在运动过程中会逐渐被放大,终会导致运动轨道的巨大偏差,以至于这种偏差要多大就有多大。在科学实验中,一种变化过程可能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上,一个微小的扰动可能被放大成一个重大的变化。而在混沌中,这种点无处不在,确定性系统初值的微小差异导致了系统整体的混沌后果。
小的误差竟能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这一点早在1908年就被目光敏锐的庞加莱洞察到了。他在他的名著《科学与方法》中写道:“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在最后的现象中产生了极大的差别;前者的微小误差促成了后者的巨大误差。预言变得不可能了,我们有的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这一段几乎是百年前的话,不正是我们近几十年才揭开的混沌来源之谜吗?
洛仑兹关于“蝴蝶效应”的看法当时并不为气象学家们所接受。据说洛仑兹把“蝴蝶效应”说给他的一个朋友以说明长期天气预报不可能时,他的朋友回答说“预报不会成为问题”,“现在是要搞气象控制”。洛仑兹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人工改变气候当然是可能的;但是当你这样做时,你就无法预测它会产生什么后果。
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说明了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即系统的非线性。
3、分形
1967年曼特勃洛脱(Mandelbrot)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论文,认为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论文的结论使学术界大为震惊.事实上,海岸线的长度依赖于所使用的量测单位,用一米为单位的尺去量测海岸线的长度与用分米或厘米为单位的尺去量测海岸线的长度,其量测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怎样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海岸线呢?1904年瑞典数家科赫(H.Von Koch)首次提出了Koch曲线,它的生成是把一条直线等分成三段,将中间一段用夹角为60°的两条等长折线代替,形成一个生成元。如图
然后把每条直线段用生成元代替,经无穷次迭代后,便呈现出一条有无穷多弯曲的Koch曲线。用它来作为自然界中海岸线的模型相当理想。
事实上,法国数学家用分形图作为描述高速公路路面的微观模型,来改进轮胎设计,使汽车行进时产生更低的噪音。 在人工生命中,例如树长出自相似叶片,分形图可以用于描绘树的生长情况;人的指纹具有它的自相似性等等。
分形图还与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有关,如对于非线性迭代方程分岔的成倍增长,最后形成了奇异吸引子,而奇异吸引子的集合就是一个分形集。
总之,混沌学指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现实世界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混沌序是更为高级的有序;混沌序不排斥线性序,而容纳线性序。
(二)混沌阅读
福建师大文学院赖瑞云教授经长期研究,结合语文阅读的特点,构建了“混沌阅读”这一理论体系,并以此著述有《混沌阅读》一书。
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对此有一段评语:“自然科学史可能是他(笔者注:‘他’指赖瑞云教授,下同)知识结构中的一个强项,他引入了混沌理论,情不自禁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作出了独特的阐释。他详细地介绍了混沌学家们的研究:线性是近代科学自觉的开始…… 接着他又转向了文艺学:文艺理论家所说的‘多元有界’,一方面是顽强的阅读个性,读者的‘前理解’,另一方面是作品的艺术内核、艺术奥秘所形成的解读界域。…… 理论的深刻性在于理论的彻底性,他的理论的深邃之处,就在于能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而不仅仅是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上得到自洽。”
下面对《混沌阅读》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1、针对学科中心和学科本位主义现象,提出要请回被放逐的对隐性知识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要对具体作品真实阅读(即原汁原味的阅读,亦即元读)。
(1)具有吸引力的读物所形成的最基本的阅读状态是“审美自失”。
“阅读”之所以一直延续下去,是因为读物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有着无穷趣味,因而使人手不释卷,乃至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三月不知肉味”。理论上把这种状态称为“自失于对象之中”。
(2)引导、提高应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应指向读物的魅力所在,应一切建立在学生“审美自失”的基础上。
(3)形成与“审美自失”接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精要”教学论和“语感”教学论。
①“精要”教学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叶圣陶、于漪和钱梦龙。于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谈得最多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探讨、理解语言文字的奥妙;钱梦龙教学中每一堂课真正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妙处”。
从学生阅读兴趣入手,而兴趣在“自失”于、“沉浸”于读物魅力之中;从读物魅力入手,必然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审美的自失--可以说这是文选阅读的最重要规律。
②“语感”教学论。夏丏尊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术语。
语感就是“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对象的整体直觉。”观念,是一种理性,一种后天的获得。“直觉”也包含了“理性的积淀”。按余秋雨的理解,“直觉,最完整、最经济地体现了一个人此时此刻的总体审美水平。”一方面,它包含了以往“理性”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直觉和语感的“此时此刻”的感性的直接的、当下的判断是更为重要的。
2、用线性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混沌理论建构起了他自己的理论系统。
他认为,混沌不是混乱,是表面混乱而内部有序,是外在随意而内在有规,是局部不稳而整体稳定,是现象复杂而本质简单。而一定量单篇(单部)作品的元读,其秩序可对应称为非线性序、混沌序。并引赵松年《非线性科学》中的一段话说:“如果观察世界已经打开了一扇窗户,那是线性的窗户;混沌的出现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这是非线性的窗户,人们能够用两只眼睛观察世界了,呈现在眼前的是由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交织一起的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
(1)“多元有界”的阅读理念:
混沌的生机之源在于混沌系统内的“奇异吸引子。”人的行为很难逐日预言,偶然看起来是无规则的,但它总在“性格”这一奇异吸引子周围徘徊。这一点,对于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杰出小说的人物“真实感”正在于写出了这样一位表面看起来复杂的性格世界。例:歌德:单一的杂多。
多元现象:解读的无限多元现象是混沌理论的发散现象。每一位不同状态的前理解、前积累就是混沌理论指出的初始条件。读者在进入读物后,必然由于对初始值的高度敏感和高度依赖而“顽强”地表现出他的阅读个性。
有界现象:它是和奇异吸引子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是由于被作品的“精要”所吸引而“自失于对象之中”的现象。
其次是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它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但还是可能有人越界。越界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多元误解,认为怎么读都可以;二是有意的解构,脱离文本任意读;三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前理解水平在内),导致越界了。
例:对朱自清《荷塘月色》大约有6种解读:①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②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③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④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⑤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⑥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述6种解读,除第5种外,其它都可以说是在聚集与发散之间,是未越界的多元解读。而第5种解不妥的原因在于(原文刊登在1993年第11期《语文学习》上):原文作者既不根据本文,也不考察时代背景和作者全人,更未自失、沉潜于作品的艺术奥秘之中。这只能是一种臆测批评法。
(2)“少而重要”的教学理念
吸引子和界限相伴而生,也只有这种被吸引而带来的限定才会是自觉自愿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少数而重要参量”这一概念。混沌理论指出,对于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于有自组织的这个先天优越的条件,只需少数的重要的参量,即可决定它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有序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那种繁复的他组织的线性序,混沌序就是更为高级的有序。怀特“不要教过多的科目,教什么都要教得彻底”;我国古代“引而不发”;毛泽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等都是这个意思。
(3)“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
“少数而重要参量”这一概念的表现情形为“好读物”“平等对话”“平等中的首席”。这是我国教育、教学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转折。它是“多元有界”阅读和“少而重要”教学的基础。师生平等,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4)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多元解读是相似的。
混沌理论认为,在系统混沌区内,无论局部多小或无论把局部放大多少倍,其结构仍然是相似的。如果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个篇章相似,各部分之间也相似,关键要害是它们都和它的艺术内核相似,作品的总体风格浸透到每一个领域。
例1:《荷塘月色》前四种解读,在“静美”和有限度的“不宁静”,尤其在“独处的妙处”上相似。但相似,绝不相同,《荷塘月色》的四种解读在内容和取向上是不同的。
例2:《红楼梦》除极个别章节,几乎所有的内容、故事、情节,虽为极平常的生活,却无雷同重复之感。你随便抽一段读都可以,都会使你不忍心放下来,王蒙称这就是“伟大的混沌”,这也是伟大的相似。
(5)一部作品维度越高(维数越多)越好,其混沌复杂程度、混沌有序程度也就越高。
分析一部作品的优劣,既不是看其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看其内容越少越好而内容背后的维度越高(维数越多)越好,其混沌复杂程度、混沌有序程度也就越高。就小说而言,它有7个基本因素,即7个维度:结构、情节、环境、人物、语言、主题、情感。《红楼梦》和《阿Q正传》几乎7个维度都有具备。不少世界名著,后5个因素往往具备,但难以做到像《红楼梦》这样处处都在网状结构。《金瓶梅》具备网状结构,但主题和情感是它的弱线。《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总结构是各章结构的简单相加,在内容上重复雷同较多。《儒林外史》结构上是章回小说的简单相加,内容上雷同重复较少,但不如前面几部有处处都在的主要人物。
(6)混沌序(越不似越似)为创造之源,它是一般线性序永远无法达到的更为高级的有序。
相似不是相同,相似也不是趋同。有时,在求“似”时还得求“不似”,甚至往往求“不似”还更为重要,不过高级的求“不似”者,正是又善于求“似”者。
例1: M(美感)=m(陌生感)×S(孰悉感)
全熟悉,无美感,无艺术;全陌生,亦无美感,无艺术;越陌生越熟悉,最陌生最熟悉,美感最强。转化为混沌理论语言,就是越不似,越似者,混沌有序程度越高,“混沌序”的质量越高。这就是创造之源。“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妙处”,也正是这种伟大混沌的奥秘。
例2: 2000年高考,作文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位考生的标题是“答案是唯一的”,然后以“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了无可辩驳的论证。开始,阅卷老师认为这是例外,考生偏题了。但指导组的老师经讨论后,得出结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包含了“唯一”这一情况,如果排除“唯一”,就等于丰富多彩是不周延的。换句话说,你的论点是“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只有这个结论才是正确的,等于是宣布“唯一”,自打嘴巴。所以考生非但没有偏题,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求异思维。这就是创造,就是越不似越似。
(7)阅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长期演化的结果。
混沌系统中的运动轨线对初值有高度敏感的依赖性,亦即轨线要坚持“表达”自己的初值,它只有在长期演化之后,轨线与轨线间才会有明显区别。混沌系统只有经过长期演化,其结果才是不可确定的。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混沌理论把它称为内在随机性。
这种现象对我们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很有意义。
a、学生在阅读中一开始就表现出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这说明他进入的初始条件就与别人差别较大。
b、同层次阅读者中,其开始差别往往不大,但每一位阅读者的阅读批评个性、理论运用特色是存在的,并且在初始条件会“顽强”地表现出来,但最后要明显有别于同层次者的见解,没有一番相当时日的介入是不可能的。如《孔乙己》中“我”的叙述角度的特色好处,从孙伏园到钱理群一直讲了多少年,再到近年严家炎先生提出“复调”说,认为“我”中有“我”,即后一个“我”是作者自己。孙提出这一观点是需要时间的。
c、现在上课时,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没有给足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探究的时间,学生阅读个性的细微区别如何能做大?
d、教学中,我们不仅应给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应创设人人自觉自愿自失于读物中,充分交流讨论(包括与老师讨论交流)的混沌局面。
(8)正确的带刺的批评(排斥子)在阅读领域有其重要的地位。
一般系统中(包括完全不充分的混沌系统)还有一些点或点的集合代表不稳定状态,对运动轨线具有排斥性,这叫“排斥子”,而运动轨线总是愈来愈趋近一定的吸引子而远离排斥子。在阅读领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对文章进行批斗性阅读的精神--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和孙绍振的《挑剔文坛》--是不可或缺的。
四、混沌基本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通过混沌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蝴蝶效应(初值的敏感性)、分形(自相似特征)与奇异吸引子,分别考察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非线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现代语文教学思想,以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以适应信息时代以人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在传统教学设计时,教学是在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料这样一个简单系统中进行的,即:以教师为核心的粉笔、黑板、教材的线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系统。它以教师为中心,容易控制学生的学习,系统处理也比较简单。但随着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人的思维研究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简化的教学系统不能满足未来人材培养的要求。现代教学是在现实生活和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中进行的,教学资源包括传统的教学资料和现代的教学信息。教师成为知识或信息的引导者,学习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认知结构的迁移为效果的综合能力学习。这样一个复杂的基于信息、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系统同传统教学系统相比较,它存在着教学系统的线性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矛盾;信息输入的确定性与思维的非预测性的矛盾和教学设计过程的封闭性与学习内容开放性的矛盾。这样的系统,其构成要素都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就形成一个看似无序确有规律的混沌教学系统,这就势必要把教学推向一个非线性的思维模型中,进而形成以线性和非线性互相支持又各具特色的教学观念。
(一) 重视初值的敏感性,把线性与非线性的语文教学系统统一起来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系统是线性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之间,呈清晰的因果线性关系,一定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一定的发展变化,知识、能力的简单累积会自然地导致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的观点常造成教师教学的简单化、刻板化,把学生的发展归结为点滴发展的机械累加。课堂教学往往被设计为线性的一维过程,把预定的目标和步骤的顺序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一经给定,就再无变化。
以《荷塘月色》为例,传统的教法是:
1、 背景介绍。
2、 分段解析具体内容(若是文言文要逐字逐句地解析),归纳段义。如果段落较长,则分成若干层次进一步肢解。
3、 结合各段落,构成意义更为明晰的意义板块,然后整合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4、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根据这一讲法,《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1-3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4-6自然段为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余下为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在意义段分析过程中解决字词句问题。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举例或结合段落层次讲解说明。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人因时而异,细节的处理会有变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会不同(这也是混沌理论中内在的随机不确定性这一特征所决定的),但绝大部分师生会把上面的要点裹进课堂里。
这种把预定的教学方案强硬地塞给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的线性教学方法,是为现代教育思想所不取的。教学中,我们如果不能把握初值的敏感性这一特征,不能对教学作适时适当的调整,则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第三部分我们例出了赖瑞云教授归纳的对《荷塘月色》的多元解读,正确的达五种之多,但从上述线性(惟一)方案看,我们能教给学生的就只剩下一元了。这必然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混沌系统的教学思想应该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曾在我国教育界引起广泛注意的“美国教师教‘蚯蚓’”一文,具有典型意义。为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理论意义,再一次转述如下:
美国一教师为小学生上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一上课,老师先说明要讲的内容后,就请同学们用纸片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挪椅弯腰抓蚯蚓,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任其混乱。课后老师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学生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抓住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数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点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一学生说他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味感;另一学生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拿出来发现蚯蚓仍在蠕动,老师赞扬了他们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和为科学献身的行为。
据此,陈钟梁谈了三点启示:① 只有经过亲身思考而获得的知识,才会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运用自如。② 建议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精讲点拨;多思、多练;创设思考情境,引导学生在置疑中,解决矛盾,深化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③ 美国教师对学生口吞蚯蚓这种“荒唐”的行为不但没有指责,反而称赞其勇于求知的精神。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举动一律加以排斥、打击甚至否定,因而,压抑了学生缺乏发表异议的勇气,泯灭了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建议教师要转换思维方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积极的引导;教师要爱护学生的独特意识与行为,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其开拓创新和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未知的事物,独立自主地去观察、操作,自己获取科学结论,在探究中学习。学生通过抓蚯蚓、观察蚯蚓(包括尝蚯蚓、吞蚯蚓)这一行为,亲自体验和认识了什么是蚯蚓及蚯蚓的一些特征,这为进一步激发一部分学生(如尝和吞蚯蚓的学生)去探究蚯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奠定了基础。
课堂中的任一偶发事件或对教学目标的微小偏离,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系统的巨大变化,这就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初始条件敏感性(陈钟梁在启示③所说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爱护、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意识与行为。这“闪光点”“独特意识与行为”就是初值的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某种初始条件的刺激,发生蝴蝶效应,这时教师应认真对待这种思维火花,加以正确引导,不能简单、粗暴地扼杀新奇观点。
教学系统的非线性特征,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等初始条件。在设计时从实际出发,考虑多种方案,力戒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意行为,以保证教学要求的顺利实现。其次,课堂教学中还要保持师生间各方面信息交流的畅通,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机智、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及时、恰当、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总体目标的导向性。这对教师的素质、经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对于非线性教学系统的初始条件敏感性,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经验把握它,但如果自觉地掌握了它的规律,就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运用分形理论,掌握少数重要参量,建构混沌教学体系
分形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或性质:⑴形态的不规则性;⑵结构的精细性;⑶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⑷维数的非整数性;⑸生成的迭代性。这里要说明的是,分形理论的“自相似”特征,绝不是相同。如,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具有相似性。从内到外各“部件”(如肠、胃;头、手等)的组装看,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人又绝不是相同的。人们的指点纹很相似,但现代科学还是能凭借指纹来鉴别人的身份,其理由就在于它相似,但绝不相同。虽然如此,这一基本特征,还是为人们从部分中认知整体,从有限中认知无限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有鉴于此,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在写作教学中,抑或是在教学方法的掌握还是在发挥学生特长的指导中,我们只需掌握少数而重要的参量,即可掌握它们的规律,决定它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有序运动。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也是这个道理。
例如,教授“古诗欣赏”,如能通过对少数典型诗歌(孟郊的《游子吟》、李坤的《悯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的分析,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古诗都具有先写景后抒情,先叙事后议论这样一条普遍规律,则对学生欣赏大量古诗就具有莫大的帮助,这也是生成的迭代性这一特征所决定了的。
再如,我国古代的八股文,虽然由于它的机械和呆板,而受到人们的唾弃。但它结构的相对完整性,至今还为大家所借用。即便是一些所谓创新的文章,其结构也离不开“起、承、转、合”这一基本模式。注意,这里讲的模式,是指文章结构的相似性,而非相同,更不是雷同。教学中,我们如能拿这一点来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则学生受益大焉。
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如果重点掌握了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几种少数而重要的教学方法,并能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它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在教学实践中,“合格十特长”的素质教育观念,便是符合分形的五个基本特征的。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自然也不一样,实行特长特教,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特长方面这一“少数而重要参量”的调控作用。
教学系统的形态的不规则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及时把握环境信息和学生身心状况变化及教学内容的新发展,并据此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步骤。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养,做到知识常新、教法常新、教案常新,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不断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艺术化与时代感。
(三)充分发掘混沌教学体系中混沌吸引子的魅力,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混沌系统存在两个相反行为的吸引子----收敛性吸引子与混沌吸引子。收敛性吸引子起着限制系统运动的作用,使系统的形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性特征。在教学系统中,教学的目的、目标、总体要求,就属于这类吸引子,对其作用和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我们一贯都是非常重视的。
混沌吸引子的作用在于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形态,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增强系统的创造性。它至少存在于三个方面之中。
1、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发展可能性,便是混沌吸引子。要使学生真正获得自身可能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教学目标的一维性,设置多维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这势必导致系统在总体上遵循教育目标的情况下,在局部范围内产生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偏离,也正是这一状态触发课堂教学系统局部呈现出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创造性。
混沌吸引子的存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把握和遵循教育总体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过程中局部的具体的目标要用多维的观点去思考和设置,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提出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中要切实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可采取分层教学手段----提问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
2、就语文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而言,不同的作品,都有不同的内在混沌吸引子。它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进行原汁原味的作品元读,即混沌阅读。这在前面已作了重点介绍。
3、就语文教师而言,其自身的个性和魅力,也是混沌吸引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热爱读书,崇尚自然、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怀、善于思考,善于引导,表现在课堂上有的是激情飞扬、有的是流水潺潺;有的是海阔天空,有的是春风化雨……
当年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聚拢英才,培养栋梁。西装革履、留洋归国的陈独秀、胡适洋洋洒洒大讲新学,长衣马褂、一代名儒辜鸿铭侃侃而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梁漱溟虽没有大学文凭,却在北大的杏坛上激扬文字、浅吟低唱‥…他们留下了许多绮丽散文、不朽诗作、文学评论,北大创个性教学之先河,展名校之辉煌,尽混沌吸引子之功能。成为中国教坛的美谈。
总之,作为混沌系统的语文教学系统应该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有序与无序统一的真实写照。
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在给《混沌阅读》一书作的序言中指出:“既要讲求效率,又要培养大师,当代的语文课堂制就应该既超越古代混沌,又超越现代的线性序,而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 线性与非线性是一个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即:混沌中蕴含着有序,有序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混沌。线性的教学过程中会需要非线性的教学策略,而非线性的教学过程也会出现线性的教学策略,最后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可能做出“掘地觅青天”的蠢事来。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将更多地注入人文情感,使之成为跨越时空、超越教材的教者、学者、作者之间情感与情感交流、心灵与心灵碰撞的纽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享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混沌阅读》福建师范大学 赖瑞云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余文森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奇妙的分形》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吴宝丰、袁震东 中国教育曙光网
4、《分形与复杂性探索》 王德奎 中国教育曙光网
5、《分形漫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谭芳 中国教育曙光网
6、《新世纪科技新知词典》 郑积源
7、《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朱云东 清华大学 钟玉琢
2004年5月5日初稿
2004年5月19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