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鲁彦《听潮》原文作品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文章吧,写作品赏析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品赏析才能称之为优秀作品赏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彦《听潮》原文作品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鲁彦《听潮》原文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30里内,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岛上没有旅店,每一个寺院都特设了许多房间给香客住宿。而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有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
我们就在一个比较幽静的寺院里选了一间房住下来--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当天晚上,我们靠着露台的栏杆,赏鉴海景的时候,妻欢心地呼喊着说。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
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甜美;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漂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朝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呵!一样的美。”
然而她怀疑我的话。她总觉得那是使她恐惧的。但为了我,她仍愿意陪着我住在这个危楼。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背景与作者介绍
鲁彦,原名王衡,字返我,后改忘我,生于1901年,浙江镇海人。他是“五四”时期较有影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创作了许多反映浙东地区风土人情的作品,被称为“乡土文学家”。他的创作坚持“文艺为人生”的理念,对专制和腐败持不平态度。《听潮》原节选自《听潮的故事》,写于1929年,当时他离开国民政府的书报检查工作,与家人在普陀山避暑,并创作了这篇作品。
作品内容与结构
《听潮》描绘了大海在不同时间段的三种景象:大海沉睡图、大海初醒图和大海咆哮图。
1、大海沉睡图:
这一部分着力刻画夜晚大海的宁静与美丽。作者将沉睡的大海比作沉吟的诗人和蜜语的情人,用“微风拂过琴弦,落花飘到水上”等比喻,描绘出海浪、月光、灯光交织出的柔和与幽静。岛屿、观看海潮的“我”和“妻”都沉浸在这片宁静之中,仿佛进入了梦乡。
2、大海初醒图:
随着夜色的褪去,大海逐渐苏醒。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海描绘成一个刚醒来的巨人,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当岛屿挡住它的转动时,它便用脚踢、用手推、用牙咬,表现出一种觉醒和兴奋的状态。这一部分的海潮充满了生命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3、大海咆哮图:
当大海完全苏醒后,它变得汹涌澎湃,向岩石发起猛烈的进攻。作者用“愤怒”、“咆哮”、“袭击”等词汇,生动地描绘出大海狂怒时的景象。它像一个被钟声惊醒的猛士,汹涌着、怒吼着,吞没了远近的岛屿。这一部分的海潮展现了大海的伟力与壮美,给人以震撼和鼓舞。
艺术特色
1、修辞手法:
鲁彦在《听潮》中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大海描绘得生动形象、声情并茂。例如,用“大海轻轻吻着岩石”来描绘落潮时的轻柔;用“大海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来描绘初醒时的兴奋;用“大海愤怒了,咆哮着”来描绘咆哮时的狂怒。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海的变化与力量。
2、多感官描写:
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方面来描写大海。例如,听到海潮冲击岩石的声音;看到海面上银光闪闪的波浪;闻到海风中带来的咸腥味;感受到海浪冲击在身上的触感。这种多感官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大海的魅力与力量。
3、象征意蕴:
《听潮》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象的散文,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描绘大海的变化与力量,寄寓了对人生起伏、社会现实的思考。大海的沉睡与苏醒、温柔与狂怒,象征着人生的平静与动荡、柔弱与坚强。作者通过对大海的赞美与敬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鲁彦《听潮》原文作品赏析】相关文章:
《巴东三峡》作品赏析09-08
第2课《听潮》教案2课时05-06
鳌园(陈祥书) 作品赏析09-08
春草散章读书笔记 作品赏析12-17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10-27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10-10
高适《燕歌行》原文赏析03-20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鉴赏(作品赏析)12-16
《白洋潮》教案09-26
鲁本的秘密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