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清新自然、亲切温馨的散文诗,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依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只在母爱中沐浴,却很少有回报,所以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无私,并且意识到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转化到行动上。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美妙新奇,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联想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妈妈的吻》渲染气氛。
一、小故事导入
有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深情的呼唤。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圣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诗人及金色花
1、 泰戈尔:著名文学家。代表诗集《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 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三、初读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散文诗,画出你要为大家提醒的生疏字词,力求读准读顺。然后告诉大家,这首散文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的感受如何?
1.词语积累:笑嘻嘻 匿笑 沐浴 林阴 祷告 罗摩衍那
2.初读感受:讲了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亲密,母子情深,童真童趣。
四、研读品味
(放背景音乐),老师范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温馨的氛围。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嬉戏的画面中,孩子看似失踪了一天,却始终与妈妈在一起。
那么在这一幅幅画面中,孩子与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这样的句式回答: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是从……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妈妈,我是从……看出的。
要点:孩子:天真,活泼,顽皮,撒娇,爱妈妈;妈妈: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智慧。
(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
例1.我看到了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我是从“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一段看出的。
师:“笑嘻嘻”是什么表情?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嘴角上扬眼中含笑,露出牙齿。
师:“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为妈妈认不出自己而骄傲得意。
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好吗?(生读)
例2.我看到了一个可爱、活泼、顽皮的孩子,我是从“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你觉得应重读哪几个词语表现孩子的顽皮?
生:“暗暗”“一声儿”。
师:请试着读给同桌听。
例3.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看出的。
师:孩子为什么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既然爱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她呢?
生:不想告诉妈妈,不想打扰妈妈,只希望默默地关心她,奉献自己的爱心。
师:“悄悄地”换成“缓缓地”“慢慢地”“默默地”可以吗?请大家先读置换后的句子,再读原句,比较体味。
生:“缓缓地”“默默地”只能表现出花开的姿态,不能传达出孩子的顽皮、可爱,没有小孩子的活泼稚气。
例4.我看到了一个圣洁美丽的妈妈,我是从“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作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你觉得应用什么基调来读这一段?
生:舒缓深情。
例5.我也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引导学生换字赏析:
“投”目标明确,如影随形。如果换作“落”就不能体现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例6.我看到了一个活泼、撒娇的孩子,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慈爱的妈妈。我是从这段对话中看出的: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引导学生变换语序、标点进行品味赏析。
1.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细读比较: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则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2.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细读比较: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师生配合读;母子之间的`深深情意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
五、质疑探究
我们知道诗歌总是含蓄的,特别像泰戈尔这样的天才作家所写的诗。所以对于这首诗,同学们一定还有疑问:
1.孩子找不到了,妈妈怎么还能安心读书做祷告呢?
引导学生注意第7段中“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再”“又”等字眼表明孩子和妈妈做这样的游戏不止一次了。妈妈未必不知道孩子都干了些什么,她故意装作不知道,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一种成就感。让孩子在成就感中快乐成长,一位智慧的妈妈。
2.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下的注释,金色花在印度是神圣的象征。孩子的许多品质可以和金色花相提并论。
师补充: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处处可见具有宗教意义的事物,时时洋溢着具有宗教意义的爱。所以尽管泰戈尔在写作这首散文诗时正是个人最不幸的时期,妻子去世,一双儿女夭亡,但他仍能写出这样富有童趣富有母爱的诗,来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的爱。
让我们带着对泰戈尔的崇敬之情和对这种最纯洁的爱的赞颂齐读这篇作品。
六、拓展运用,请你露一手
《人民日报》曾举办过“献给母亲”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作品,拿起手中的笔,唱响对母亲的赞歌吧:(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做一首小诗)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
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引导:这两则作品与《金色花》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都是借助一种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将学生创作进行交流。例如:
假如我是一片云
一片富有爱心的云
当妈妈在田间劳作时
我会飘到她的头顶
为她遮挡如火的骄阳
我会洒下蒙蒙细雨
为妈妈送上一阵清爽
七、教师寄语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来表达的。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淡淡的芳香,小小的投影,便是对这种爱的最深情的诠释。老师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慢慢感受到的!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情感,并以深情并茂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1、指导关键句的朗读,并体会其情感。
2、挖掘关键句深层次的含义,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
如何将课本中的情感自然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体会宝贵的亲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教师讲关于母爱的故事。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
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讲述的也是有关于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及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伽利》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三、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二是用“我读 这句,读出了孩子的 ,读出了母亲的 ”。
2、请思考:
“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3、想一想:
(1)这首诗表达了母子之间什么样的感情?(母子情深:妈妈关爱孩子,孩子热爱妈妈。)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顽皮、天真、热爱母亲)和一个怎样的母亲(善良、慈爱、关爱孩子)?
四、美读,感受语言美。
1、用舒缓、温馨、深情的读这首散文
2、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欣喜,责怪)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五、拓展延伸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 母亲←→孩子)
4、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说话。
师小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歌来努力回报我们的母亲。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基调,诵读诗文,提高鉴赏诗歌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文感知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你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简介作者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预习情况(可用大屏幕投影)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仿读。)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通过朗读这首散文诗,我们感受到了母子间的款款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延伸巩固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课后记:《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
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3、学习诗歌借用具体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
重点:通过朗读在简单清新的语言中感悟至爱亲情
难点:借具体意象表达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前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同学们,我想大家大都是歌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吟诵着《游子吟》长大的,今天当我们翻到母爱这一页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深情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背诵)。是啊!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最真挚的的感情,它如山间的一泓清泉,是那样清澈明亮,在我们身边淙淙流淌,在世界文学史上淙淙流淌。然而,我觉得已经长大的我们,不仅仅应该享受母爱,更应该懂得怎样热爱母亲,今天就让学习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倾听他对母亲真倾诉?
首先让我们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了解金色花。
【我朗读,我感悟】:
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丽更圣洁,下面让我们朗读这首美丽的散文诗,感悟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
1、自由朗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用“△”标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用“?”号标出。
2、听录音
一边正音一边揣摩诗歌的感情以及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作好学习朗读准备。
3、自由的有感情的大声朗读。(提示)注意:一首好诗,往往就如一首悠扬的乐曲,比如本文的三个“当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样,唱响了诗歌的主旋律,所以读的时候尤其注意重读与停顿。
4、指名朗读(配乐)、评价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以上朗读,你能读出以下内容吗?请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读出了一个(调皮淘气、天真纯洁、活泼可爱)的孩子。你看(你听)……
朗读指导:找出能表现儿童调皮淘气的词语,重读,明确语调:儿童特有的调皮,
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的妈妈,你看(你听)……
我读出了一份(真挚、纯洁的热爱妈妈,依恋妈妈的)感情。
朗读指导;明确语气:舒缓、深情;语速:中速。朗读的时候可以想象成这是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诗歌抒发感情时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意象),这首诗歌也是一样,主要借助了什么具体事物呢?(明确:诗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这在写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这种具体的事物在诗中叫意象。)
诗中我变成金色花后是靠一种什么方式来表现对妈妈的爱和依恋的呢?)嬉戏?
泰戈尔多才多艺,不但擅长作诗,还擅长作曲和绘画,他所写的三次嬉戏,就像三幅图画,而且是三幅优美的图画,请挑出你喜欢的一幅,深情朗读并简要说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
【我质疑、我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科学表明:好奇与疑问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现在请同学们提出你的疑问,开始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吧!
归纳问题如下: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用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的美好与圣洁
2、我为什么一直不告诉妈妈,不让妈妈知道我所干的事?
孩子觉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给妈妈带来快乐……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读的书是《罗摩衍那》而不是别的书?
《罗摩衍那》为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部史诗。这两部史诗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马史诗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从内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
【我倾诉、我创作】
但丁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母爱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赶快写出来吧。
同学们,我不想再说母爱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为妈妈的我现在懂得了,母亲们常常把心掰成两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躯体里,另一半贴在我们的身上,随时感受着我们的冷暖,就像歌词里的“欢乐着你的欢乐,痛苦着你的痛苦”。孩子们,把我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读给妈妈听吧!哪怕只给母亲的心灵增添一丝温暖、一丝欣慰,也不枉母亲养了我们十来年,也告诉母亲我们懂事了,也见证我们也有一颗赤子之心。
请欣赏:《告别》
布置作业:
1、背诵《金色花》并用学习《金色花》的方法学习。
2、课外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
3、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印度是佛教圣地,有一种圣树开美丽的小黄花,叫金色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学习体裁和作者。
1、什么是散文诗呢?学生一起回答,并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
2、了解了体裁,再让我们走进作者。出示课件,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初读课文。
1、学习了体裁与作者,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课文的朗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静静地聆听课文朗诵)
2、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孩子、调皮的孩子、美丽的妈妈、绽放的金色花……)
3、我们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这个调皮的孩子把自己想象变成了什么,(学生回答:金色花)变成金色花之后他又干了哪些事呢?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四、深入理解课文。
1、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之后,为什么要做了这些事,我们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这是怎样一个孩子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件)
2、出示前三段内容。请同学来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3、听后,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回答:调皮、可爱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调皮、可爱。
4、这个调皮的孩子变成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我们自由组成小组学习后面的内容,找出答案。
(小组交流合作)
5、请同学来回答。
学生答:“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这一部分表现了孩子懂事,他做这些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老师问:我们请同学来说一下《罗摩衍那》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妈妈在读体现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答: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
6、哪个地方还体现了妈妈的善良?
学生回答:“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从哪个词看出的呢?
学生回答:祷告。做祷告的人,一般都是心灵纯洁而善良的人。
学生回答:“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可以看出妈妈的美丽,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永远是最美丽的。
老师问:那这部分体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从给妈妈送花香可以看出孩子的懂事和对妈妈的爱。
让学生读出妈妈的美,善良以及孩子对妈妈的爱。
7、天快要黑了,自己的孩子却还没有回来,妈妈的心情会怎样呢?(出示课件)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学生一起来读。
老师问:这部分内容同样体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调皮和懂事。
老师问:怎么体现的?
学生回答:“突然出现吓妈妈一跳”体现了他的调皮;“怕妈妈担心,变回原形”体现了他的懂事。
老师问:此时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又惊又喜。又是责怪又是高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们一起读出妈妈这种复杂的心情。
老师问:孩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一种撒娇的语气。
让男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撒娇的语气。
8、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为妈妈做了哪三件事,为什么这样做?
(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妈妈 孩子
做祷告时————— 为妈妈送去花香
读书时—————— 为妈妈遮阴
拿灯去牛棚时——— 怕妈妈担心变回原形
都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9、让我们找几同学到讲台给大家演读一下,要注意读的感情和语调。
学生自主上台演读,学生给予掌声。
五、总结延伸。
1、诗中的“孩子”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学生答金色花)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老师提示,学生回答: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的花,圣洁而美丽,只有金色花才能代表对妈妈的这种圣洁而美丽的爱。
2、同样,妈妈对我们的爱也是圣洁而美丽的,(出示课件)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让我们回想一下与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并想象一下,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3、请用“假如我变成了……”来写一句话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学生伴随着音乐回想,思考,写一写。
4、请学生回答。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把我们自己写的话做成一张精致的卡片,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妈妈一定会很感动的。
2、我们已经长大,可能很久都没有去拥抱自己的妈妈了,今天让我们回去送给妈妈一个拥抱,感谢这些年她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也再次让我们感受一下妈妈温暖的怀抱。
七、转入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地可爱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的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备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如果说课文《金色花》是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审判官》就从另一方面展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母与子的情感本来就是交流的、互动的,《审判官》刚巧可以补充《金色花》中母爱的隐蔽。更妙的是,这首诗直白明了,让学生听一遍朗诵,不必老师指点,他们就能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对文中孩子的情感的由来的理解,效果自然会更好。此刻安排老师配乐朗读,掀动学生的心潮。
(由于课讲得比较匆忙,最后这个环节未能展现。)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本课字词。
2、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一支深情的歌曲,唱不完儿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从古至今,歌颂母亲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散文诗,体会一下这篇散文诗又以怎样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出示目标
1、积累本课字词;
2、有感情朗读,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4、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了解作者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冰心就是他的崇拜者之一,曾翻译过他的部分诗歌。
检查预习
1、读准本课重点词语:
匿笑 [nì] 花瓣 [bàn] 沐浴 [mùyù] 祷告 [dǎo] 嗅[ xiù] 衍 [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朗读感知
1、回顾朗读注意事项,教师范读;
2、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练习,感知文章内容;
朗读提示:各语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句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又如:“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再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3、学生个别朗读,互相点评。
4、根据你朗读后的感受,请用“我看到了……”句式说一说你读过散文诗后的初步印象。
示例:
我看到了一个调皮的孩子,他跟妈妈玩捉迷藏,让妈妈找不到他;
我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看到了妈妈的辛苦操劳,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我看到了一个劳碌的妈妈,……
5、根据以上的零散印象,我们来完整概括一下文章内容。
明确:
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想变成金色花为母亲做事情,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情。
问题探究
1、试找一找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不想让妈妈知道?
明确: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这是一个可爱、善良、孝顺父母的孩子。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2、你觉得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如何理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这句话包含的情感?
明确:勤劳、慈爱善良、疼爱孩子的母亲形象。
这句嗔怪是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非常着急。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到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3、纵观全文,你觉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为什么孩子想变为金色花?
明确: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爱。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写法分析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文写法特点。
示例:本文相像奇特,构思新颖。借孩子奇特的想像变成金色花为母亲偷偷做事表达对母亲的爱。
拓展延伸
1、你的妈妈也一定如文中的一样不知疲倦地为人家人操劳。懂事的你偷偷地为她做过什么?你能分享一下吗?
2、现在让我来检测一下你对母亲的关注程度,你知道母亲节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假如此时此刻,妈妈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表达你藏在心底那份深深的爱意?
请以“假如我是—— 我会 ” 开头说一两句话 。
结束语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她还为我们奉献出全部的爱。她的所有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她只愿我们——成才。现在请让我们借用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唱出一个儿女对远方母亲深深的思念。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母亲 孩子
祷告 散发香气
读书 投影书页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
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
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当妈妈时,我就。
做祷告时散发花香
读书时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时恢复原形
6.追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为了回报妈妈的爱。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多媒体显示:妈妈爱孩子孩子回报妈妈
7.分角色朗读,再次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浓浓的亲情。
8.朗读过后,请同学们说说喜欢这首诗的理由,可此从词、句、段等角度谈,品读诗歌。
四.探究《金色花》
学生质疑探究,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提出,交流解决。
多媒体显示: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象征孩子对妈妈的爱圣洁而美丽。
五.体验《金色花》
如果此时哈利波特来到了课堂,赐给你魔法,那么你最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请你以“假如我变成了…”开头说一句话。
四人小组活动交流,看哪个小组反映最快,说得最好。
六.师生深情齐读《金色花》,配乐。
七.亲情作业
1.永远爱你的妈妈!
2.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妈妈对你的爱。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反映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础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难点:合作探究,鉴赏诗歌,利用想象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师生共探朗读方法。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走入诗歌意境的重要途径。
(2)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开启思维之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自主与创新。
2、学法:
(1)圈点批注
(2)研读法
(3)合作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圣诞节引入母亲节,那天你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学生自由说)我们都是嗷嗷待哺地从母亲的怀抱中成长起来的,一张卡片、一次洗碗或者仅仅是一朵鲜花(根据学生地回答而定)都是我们对母亲地一份感激。有同学送了红色康乃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代表母爱)那么每个人都会送母亲康乃馨吗?未必如此,比如说印度诗人泰戈尔就送了什么呀?(金色花,课件显示金色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赏金色花,走近作者,了解文体。生回答,师补充。
2、师明确学习目标。
3、请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本上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同桌讨论交流,扫除文字障碍。
4、请同学们听读录音,希望大家在体味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把握好语速、节奏和重音。
5、师强调字音,识记字词,请生自由放声朗读。
嗅(xiù) 衍(yǎn) 匿笑(nì) 祷告(dǎo)
6、刚才我们再一次地朗读了这篇散文诗,请同学们概括出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几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生:回答(略)
师:明确。①开放花瓣;②投影书页;③现身牛棚
7、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调皮、机灵、爱撒娇、可爱、活泼
妈妈:慈爱、善良
师:那么,这篇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略)
师明确:舒缓的、温馨的、深情的
8、师: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下面举行朗读比赛,男女生各推选出一位代表,任选两到三个自然段来有感情地朗读,其余的同学请用你的掌声来打分,好吗?
师:点评(鼓励、赞赏)……
(三)、品味赏析,合作探究:
小组质疑、探究、对话
说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产生疑问,主动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小组探究,使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同行,与作者的心灵同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新亮点的生成。
师:假如那个天使般的孩子从印度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有话要对他说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采访他吗?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对话。
生:(1)小组合作交流
(2)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成果
问题预设: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
师明确:
(1)可以想到,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2)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陪伴着妈妈。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3)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四)、想像练习,口语表达:
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假如你也变成了金色花,你会帮妈妈做什么事呢?另外,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展开想像,你想变成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来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师小结:
作文的时候,新奇的想象加上美妙的表达,加上真挚的感情,就能收获佳作。
(五)、拓展延伸:
那个好奇的孩子来到我们的身边,他可能也有满脑子的疑问想采访我们呢,他想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关母爱的诗词、名言、典故一定很多,你能告诉他一点吗?
古诗鉴赏:孟郊《游子吟》感受母爱(齐读)
(六)、总结:
是啊,古今中外,“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通过大文学家泰戈尔的作品感受到了母爱的熏陶,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更爱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爸爸!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七)、布置作业:
1、晚上回家做一件实事,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例如:给妈妈洗洗脚。注意观察妈妈的神态,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网上搜集阅读《新月集》,做点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抄写喜欢的语句。
3、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从表面上看,学生对仙人掌这种植物比较熟悉,也有一部分同学看到过仙人掌开花。但是他们中几乎少有甚至没有人对仙人掌的顽强生长、努力开花的过程进行理性的思考。如今的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养尊处优,做事缺少持之以恒、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作者蓝兮,从独到的视角观察品评仙人掌这一代表性植物,更给了不能甚至不会正确评价人物的学生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
【教学方法】
课后第一题体现了教学重点。建议给学生充分的默读时间,在学生自学之后,安排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全班交流时,则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来回答。抄写词语和句子当堂落实,达到积累的目的。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篇课文,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以课后题目为自学指导,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中获得新知识。
【教学准备】
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观察仙人掌,了解仙人掌相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谁家里养了花?养了哪些花?出示仙人掌图片,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养它?说说你对仙人掌的认识。(学生评价仙人掌。)
2、作者蓝兮看到人家阳台上养了许多花,也激起了养花的兴致,在这些花草中其中就有一盆仙人掌。
二、检查预习
1、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疑难字词的读音。
2、考考你:出示:煞棠渝戟穗榨怎么读?会写吗?谁能组词?
出示词语:闲情逸致不无遗憾肃然起敬无所顾忌始终不渝
煞是艳丽歪歪斜斜皱皱巴巴枯涸龟裂刀戟般凛凛叉开(什么样?)
3、自读或同桌互读课文,师巡视,注意第3、5、6、10、14等自然段的个别语句指导点拨。
4、再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深入学习
1、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样划?按仙人掌生长的时间变化分段。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我”在阳台养了一些花,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
第二部分:(5—7自然段)许久后的黄昏,仙人掌长大了许多。
第三部分:(8—16自然段)久雨后的夏天,“我”发现仙人掌开出了异常美丽的金色花。
2、再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仙人掌的生长变化,“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仙人掌成活出示:
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葱绿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在作者的眼里,仙人掌是什么?你从中有怎样的体会?
我的态度:“我”认为它既不美,也不雅。对于它的存在,不无遗憾,不再关心它。
(2)仙人掌顽强的生长出示:
①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
②大小掌节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绿色的掌面,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理解“竟”字。
我的态度:我不喜欢它丑陋的模样。它比我想象的还丑,“我”忍不住大笑起来。
为什么它越丑我越笑得厉害?
(3)可是久雨后的清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读:……蛋青色的光亮……一大团耀眼的东西……出示:
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清颤着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读,想象,把它的美读出来。指名展读。
我的态度:“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理解“竟”字。
3、出示14自然段: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因为这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体会仙人掌不仅形美,而且神美。
4、默读课文,思考:
“我”曾无所顾忌地狂笑过仙人掌的丑陋,现在却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这是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第8—16自然段,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仙人掌生存条件的艰苦:一小盆泥土,面对的是阴晴雨雪。
(2)很长时间没人关心它,不浇水也不施肥等。
(3)开出了异常美丽的金色花。
5、现在“我”知道,出示: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你怎样理解文中最末一句?
6、读了本文,你从中悟到什么道理?
四、积累词句
仙人掌的美,是通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使我们感受到的。轻声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并积累,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泰戈尔的文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方式,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潜心体会母子深情。
3、以读代讲,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以读品诗,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4、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并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读品诗。
2、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诗歌美的熏陶及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但却意蕴丰富的散文诗,抒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假想,“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在一天的时间里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一片温馨活泼的场景中表达对母亲的深切的爱,以此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诗歌中的至纯情感,所以重点进行朗读诗文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激调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控制好诗歌的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课文的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获得美的熏陶与享受。
与此同时提供同题材作品进行拓展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并进而煅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曲,曲调舒缓、柔和、深情款款,满含对母亲的爱,它历经20多年岁月的淘洗,唱在今天,仍能如此分外动人,恐怕就在于它唱出了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也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妈妈,我们爱你”。
母爱是文学艺术上一个的主题,它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出示课题)
在这节课里,我们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是怎样的呢?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生读目标)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有一颗纯真童心的作者:泰戈尔,同学们可说说对泰戈尔的了解。
(生说对作者的了解,师补充说明,投影出示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在他的.作品里,多以爱、宽容、欢乐为主题,颂扬人间最崇高,最纯真的感情,而母爱就是他最为极力颂扬的主题之一。
下面我们将通过学习他的这首散文诗《金色花》来品味一位文化伟人的拳拳赤子心灵。
熟知生字词:匿笑 花瓣 沐浴 罗摩衍那
(出示生字,生读生字)
二、整体感悟
(录音范读)
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录音,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诗文后的感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在此环节,主要解决:
1、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确定朗读基调:舒缓、温馨、深情、满怀柔情。
2、指导朗读:结合生活经验,以一种孩子天真、活泼、可爱、调皮的口吻来读,要读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也要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但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三、研读、赏析
(生自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位同学结合自身的实际对课文都会有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同学们可结合你的理解选出你喜爱的或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或段落进行朗读,读出对母亲深深的爱。
(众生选读,谈感受,众生评)
此环节,讨论解决:
1、孩子为何如此可爱(因为他沐浴在母爱中)
2、他是如何报答母亲的(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① 开放花瓣,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 在母亲看书时,将影子投在书上――保护母亲眼睛。
③ 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3、回报母亲的爱,却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知道: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而自己为母亲做事也不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夸奖,只是为了能帮母亲做一点点事,让母亲感到一点点的温馨与幸福。
4、文中三句对白的朗读指导:
① “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
②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一天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非常着急,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又气又疼,不免嗔怪孩子。读出母亲见到了孩子时的惊喜与对孩子的疼爱,但又带点嗔怪的语气。
③ “我不告诉你,妈妈。”:帮母亲做事,而又不告诉母亲。以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来读,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5、难点分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做一朵金色花:
借金色花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中国好用花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象征了孩子的美好可爱,而金色则象征母爱犹如阳光般的光辉灿烂。人们喜爱花,花也将它的美丽回报给人类,母亲为了孩子含辛茹苦无私奉献,而孩子也要像花回报人类一样回报母亲的爱与奉献。
所以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借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想像新奇而美妙。
四、拓展延伸
1、大爱无声,孩子为什么会默默地爱着妈妈?读下面这首诗,相信大家的感受更为深刻。
(出示《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全天下母亲的心声,这是最伟大母亲的写照。孩子的寸草之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犹如春天般温暖的关怀,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
2、拓展想像
如果你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做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论说)
3、扩展视野,了解泰戈尔其他“母爱”诗篇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可以为我们的母亲做许多的事情。
泰戈尔先生的散文诗多以歌颂爱为主题,下面我们接着欣赏泰戈尔的其它诗篇,再次感受这位文化伟人的“母爱”
(投影展示选文,可师范读,生自读,谈感受等)
五、总结: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像寒冷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我们;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像一股和煦的柔风,抚摸着我们。一声声呵护,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微笑,都让我们如沐春风,温馨幸福。
让这些闪着童真,闪着挚爱的诗篇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透过这些诗篇学会更高境界的爱吧,无私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爱这个世界上所有善良而正直的人们。让我们再次满含对母亲的深深的爱,读一次课文,读给我们心中最伟大的母亲。
(生读课文。)
附:拓展阅读选文:
我 的 歌
我的歌将以它的音乐萦绕你,我的孩子,犹如深情热爱的双臂。
我的歌将爱抚你的额头,犹如祝福的吻。
你独自一人时,它将坐在你的身旁,在你耳边低语;你在人群之中时,它将像篱笆似的围着你,
使你超然绝俗,我的歌将替你的梦添上翅膀,把你的心载运到未知境界的边缘。
黑夜笼罩你的道路时,它将如忠实的明星在你的头上照耀。
我的歌将坐在你眼睛的瞳仁里,使你的目光渗透到万物的内心里。
当我人亡声绝的时候,我的歌将在你生机勃勃的心里说话。
赠 品
我要送些东西给你,我的孩子,因为我们同是漂泊在世界的溪流中的。
我们的生命将被分开,我们的爱也将被忘记
但我却没有那样傻,希望能用我的赠品来买你的心。
你的生命正是青春,你和道路也长着呢,你一口气饮尽了我们带给你的爱,便回身离开我们跑了。
你有你的游戏,有你的游伴,如果你没有时间同我们在一起,如果你想不到我们,那有什么害处呢?
我们呢,自然的,在老年时,会有许多闲暇的时间,去计算那过去的日子,把我们手里永久失去了的东西,在心里爱抚。
河流唱着歌很快地流去,冲破所有的堤防,但是山峰却留在那里,忆念着,满怀依依之情。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散文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原文赏析】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味之,“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
品读至此,我们已经领略了该诗的丰富、有趣的诗味。然而,泰戈尔创设诗意若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尔了;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严羽《沧浪诗话》)。如果我们对《金色花》往更深更远处探究,我们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原来又是一幅神灵显形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仍是“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诗人吟咏此花,本来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创造了一种宗教氛围。(另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性格,也给诗作带来了些许宗教氛围)。小精灵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摇摆,随意跳舞,随意开花,随意散发芬芳。最后一动意念,又变成人了。它的所作所为有无限的自由,绝非人间肉身凡胎可以比拟。当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与爱。这种善与爱既然出自小神灵──是来自高风绝尘的天国世界的小神灵,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颂神。原来诗人宣扬的是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宗教感情提升了诗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诗作的主题。
这后一幅画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视。一般人只能实实在在地写儿童对母亲的嬉闹和亲热;只有泰戈尔才能写出人格化的神灵的行迹与心理,而且写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地轻灵、巧妙、自然。他写出了东方诗、东方文化的神秘与蕴藉。在这点上,他的诗也与西方诗大不一样。西方诗坛尽管在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思想感情已经逐渐淡化、疏远了,还没有见到哪位著名诗人像泰戈尔这种痴迷地信神,并以颂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的。因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中,他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诗人。遍观泰戈尔散文诗,可以处处感觉到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诗中经常出现神灵的“一鳞半爪”,虽然不点明神灵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词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颂的神灵。因此可以说,颂神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基本母题,也是《金色花》的深层主题。
我们当然可以仅从凡间、凡俗的主题来解读这首诗,但那样毕竟流于浅俗,而且与泰戈尔诗作原有的意义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们借助对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体认来解读,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深宏,庶几能把捉诗人的情感与理念。
【散文诗】
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感知诗文的内容美、人性美,学习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亲情。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生活,细致深入的体味母爱,并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金色花
2、导语: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亲的爱是滋养生灵的甘露。很多作家都用过美好的字眼来形容母爱,刚刚老师向大家展示的图片叫做‘金色花’,被誉为印度的圣树。作家泰戈尔以这可爱的花名为题,写了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这会是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色花》。
二、课前知识链接
1、链接作者
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满想象的小诗,写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2、链接字词
(1)摇摆【yáo bǎi】:指摇动,摆动,晃动。
(2)匿笑【nì xiào】: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沐浴【mù 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4)林阴【lín yīn】:林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5)祷告【dǎo gào】:向神祈求保佑。 (6)阴影【yīnyǐng】:阳光线遇到不透光的物体而形成的一个暗区,俗称“影子”。也用于比喻生活中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
三、读诗文,理情节,分析情感
1、播放配乐朗诵《金色花》,引导学生叙述文章内容。
明确: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里,作者不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之间的爱,也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陪着母亲,与妈妈三次嬉戏,却不让她知道,一种儿童特有的顽皮与天真,跃然纸上。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单单为了好玩吗?明确:为了实现他小小的心愿,他想为妈妈做点事来回报妈妈对自己的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3、“我”变成金色花之后,和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明确:
(1)提示学生:读4自然段至文章结束,注意句式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
(2)每提问一个学生时,要让其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出示课间:
(1)早起,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2)午饭后,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3)黄昏,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设计意图:以读促学,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细致研读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我”和妈妈性格特点的地方。在朗读中解决:“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孩子:可爱 调皮 故意撒娇 孝顺
母亲:慈祥 关心孩子 担忧 焦虑 责怪 假装生气 欣喜交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感情,并能将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也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四、再读美文(配乐)教师指导朗读:读准情感,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例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责备、薄怒、疼爱的语气。)
例2:“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天真、欢快的语气。)
五、探究散文诗的特点
1、比较阅读我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我的妈妈很爱我。我老缠着她讲故事给我听,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虽然我还小,但是我也知道应该为妈妈做点事来感谢妈妈。于是,我想出了一些好办法,比如:当妈妈做祷告时,我便摘来美丽的花朵,插在花瓶里,放在她面前,让她心情变得好起来;当妈妈读书时,我给她递上一杯热水,让她润润喉咙;当妈妈晚上去牛棚时,我会紧跟在她的后面,跟她做伴。
思考:以上这段和原文有和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个?(设计意图:为了引出散文诗的特点)
2、出示散文诗的概念及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1)概念: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2)特点:
①本质上:属于诗,也属于散文;有诗的情绪和幻想,也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给读者美和想象。
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③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六、结束课文(设计意图:感情渲染,烘托气氛,将感情升华)
结语:(再次播放课文朗诵音频)听着这首散文诗,我们仿佛回到了母亲身边,想起了妈妈为我们做的一件件小事,妈妈无私的爱也蕴含其中,那么你这只小燕子,是不是也该飞回妈妈的身边,再给妈妈一个吻,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七、作业(仿写)
诗中的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也要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又想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
试以“假如我变成了XXXXXXXXXXXXX,我要XXXXXXXXXXXX。”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只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的甘甜,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八、板书(略)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首关于母爱的散文诗。学习并欣赏作品细腻深情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关爱生活的感情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情感,品味语言的清新优美。
本课主要采用光盘教学,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瞻,是泰戈尔散文诗集〈飞鸟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发生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落实这些内容:(1)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让学生把握诗的情感。(2)品析句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细细品读诗中意蕴深刻的句子。(3)通过光盘教学,把握全诗的主题,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条件差,学生见识面不广,所能找到的信息也不多,大多都由老师引导分析,听受较多,运用光盘教学是希望能让学生学会光盘里的老师所带来的知识,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诗的情感和内容。农村里的孩子在佳句赏析,朗读,写作方面一直是感到吃力的地方,如果能在平时教学中加以落实,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学生总认为父母的关爱与付出是应该的,不能从内心去理解父母,更不要谈回报,本堂课也想让学生能在思想与情感中得到启发。
四、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
1、音乐导情:利用光盘中的音乐,让学生听与本文主题相同而且他们都很熟悉的歌曲《烛光中的妈妈》,唤起学生对母亲的爱,让学生带着这一情感走进课文,使他们更容易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悟情: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是一个学习的重要手段。我采取光盘中的动画配乐读,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所震撼。再采用自由读、选择读、示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进入文章的意境,体会文中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首先利用光盘中的示范,让学生掌握方法,在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
七、教学准备:2006年温州中小学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七年级上《金色花》(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
八、教学过程
(一)、利用光盘,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平常大家都非常喜欢看电视,今天这节课老师从电视里请了一班的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在看电视之前,老师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认真看,仔细听。让我们跟电视里的朋友比一比,敢吗?
[ 学生在听惯了平常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突然多了一些人交流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会不集中,容易偏离主题。但对电视中老师的讲解容易忽视,因而教师有必要在学生看电视之前提醒他们。 ]
2、结合光盘导入
播放光盘里的导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 歌曲优美动听,有震撼力,运用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情素,为课文的情感基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农村学校条件差,很难找到这样的歌曲,所以利用光盘让学生在听觉上享受了一回。]
师:歌曲以一位女儿向母亲倾诉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古往今来,关于母爱的歌曲可谓很多,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生:歌曲《妈妈的吻》、《鲁冰花》。
生:《世上只有妈妈好》
……
师:其实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生交流。
师(赞赏的):不错,提起“妈妈”,我们都有满肚子的话说,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朋友是否跟我们有同样的看法?
播放光盘里学生的交流情况,并用光盘里的老师导入新课《金色花》
[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初步地结合生活经验,为下文泰戈尔不同的表达方式铺垫。]
(二)、借光盘介绍作品、作者
师:你们认识泰戈尔吗?电视里的朋友也不认识他,但他们通过很多方式如互联网,图书馆等了解了他,我们一起听听他们都了解了泰戈尔的哪些情况?
播放光盘里学生和老师介绍泰戈尔的部分。
[ 农村学校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图书馆,学生没有寻找资料的空间,这里运用光盘里的教学,让学生共享信息,也能让学生了解其他孩子的学习方式。]
师(评价):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了解了泰戈尔的哪些情况呢?
生简单回答。
(三)、用光盘贯穿课文学习
1、整体感知
师:你们的记忆力也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美妙的爱意。
播放光盘里的flash动画配乐朗读。
[ 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金色花的世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视听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在音乐和富有深情的朗读声中散发思维。它取代不了老师干巴的朗读,因为它是形象直观生动的。]
师:优美动听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金色花的世界,文中的“我”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生:“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时时刻刻陪伴母亲。
师:而我变成金色花有干了什么事呢?
生:“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
生(补充):“我”要让妈妈嗅到花香,还要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
师(鼓励地):你们都很细心,那么“我”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让妈妈嗅花香可以让妈妈精神愉快。
生: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可以让妈妈读书时不伤眼睛。
师(赞赏地):刚才这些同学表现很不错,综合他们所说的,“我”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看着妈妈工作,让妈妈嗅花香,为妈妈投影遮荫,体现了一个孩子对妈妈无限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爱
板书:孩子 妈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
2、精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用这种感情读课文的3、4、5段。
〈生读〉
师:嗯,比刚才要好一些!不过,爱是相互的,诗歌中除了孩子对妈妈的爱以外,有没有妈妈对孩子的爱呢?
生:有。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从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妈妈着急地喊:“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看出来!这里表现了妈妈丢失孩子后担心、着急的心情!
生:还可以从文章结尾,孩子又出现在妈妈眼前,妈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看出来。这里表现了妈妈看到孩子后惊喜的心情!
师:不错,两位同学找得很准确,“担心、着急、惊喜”这些词用得也很恰当!你们谁能用比较传神的语气读这两句语言描写?
师:还有自认为比他们读得更好的同学吗?能说出道理更好!
生读。跟读。齐读。
师:嗯,看似责备,实则疼爱。这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汇报
3、品味语言:
师:现在请大家继续研究课文。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一下: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你应该如何读出句子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约五六分钟>
预设
生:我喜欢这一句,(朗读:“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觉得这句把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写得很传神。特别是“笑嘻嘻”、“摇摆”、“跳舞”这几个词,读的时候要读出天真稚气的神气来!
生:我喜欢“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特别喜欢“匿笑”这个词,它也体现了“我”的调皮劲儿。
生:我认为读“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影子吗?”这一句时,应该读出得意的神情,因为“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事,妈妈却不知道,“我”在一边偷着乐呢!
……
指导朗读。个人读,评价。赛读,齐读。
师(总结):你们可真棒!短短的文章不仅写出了善良的母亲,天真可爱调皮的孩子,也表现出了浓浓的母子间的至爱亲情。
[ 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走向文本,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品读,一方面课文的丰富内涵能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另一方面,学生会用自己的全部经验做出多元反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写法探究
师:这足以说明泰戈尔文笔的精妙,请你说说在这文章中他采用了什么写法?
生:借物抒情,借金色花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师:世上有那么多的物,泰戈尔为什么不借其他事物,而借金色花来表达呢?
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我们来听听电视里的朋友是怎样解答的呢?
[ 新课标指出,语文不仅有人文性,也有工具性。在感悟了其中浓浓的亲情后,有必要让学生学习这样一种写法,既为下文的想象写话做引子,也为将来他们的写作做铺垫。 ]
(四)、仿光盘,课外拓展
师:毋庸置疑,我们的妈妈是爱我们的,对吗?她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呀?
>生:妈妈为我洗衣、做饭,我生病时送我去医院。
生:妈妈辛辛苦苦赚钱,供我上学。
生:妈妈含辛茹苦养育我这么多年。
生:妈妈生我,养我,我成绩差时她鼓励我,我做错事时她教育我。
师:妈妈为我们做得够多吧,个个都有话要说。现在我想知道,你们为妈妈又做了些什么呢?
生:我为妈妈洗碗,拖地。
生:我为妈妈捶背。
师(意味深长地):妈妈为我们做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海里的鱼一样,数也数不清,可我们为妈妈做的呢?
师:《金色花》中的“我”为了报答妈妈的爱,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为妈妈做点事。如果你也具有了诗歌中孩子的神力,你会怎么做呢?
播放光盘中老师所举的《告别》中的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 语文永远离不开生活,这一环节借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听说读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语言缺乏的学生对写又是最头痛的,所以采用一个光盘中的例子,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奋笔疾书,约三分钟后>
师(鼓励地):下面就把我们的心声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播放光盘中学生汇报的示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环节创设“说”“写”的情境及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想象能力。播放教学光盘的目的之一是给学生以示范启发,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的信心。]
生上台(有感情地)地朗读自己所写的句子。并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文字放到原文中替代泰戈尔的诗句朗读,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文字和泰戈尔的文字哪个更好。
其他学生评价他写得如何。
[这个环节学生兴趣很浓,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创作能力。]
师:都说母爱如春风,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刚才我们用了诗情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今天回家,就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母爱好吗?爱的回报,从细节做起,为母亲刷一次碗,为母亲洗一次脚, 为母亲做一次平常认为理所应当该母亲做的事,大家愿意吗?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间那种浓浓的至爱亲情。爱自己的妈妈,为她做多一些!因为你的妈妈,永远是世上最疼你的那个人!
爱
九、板书设计:
孩子 妈妈
十、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
把课内所写的句子制成贺卡送给母亲,每人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如:洗脚、梳头、洗衣服等等。
课后反思:
当新课改的春风吹到祖国的各个角落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学习着,努力着。但我们终究困惑着。怎样在条件落后的农村上好《金色花》这篇文章,我思考很多,又该怎样在教学中弥补自身的缺陷,使学生享受素质教育的春风呢?“农远工程”的教学光盘给我很多启示。
一、光盘与课堂之间的关系。
光盘教学的课堂过程中,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演播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达到机人丰富的、活跃的多重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孩子的思维。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能为课堂添色不少。因为它提供了完备的形、声、色等信息和大量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和生理特点,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如在本设计中,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我把光盘中的动画配乐朗读引入课堂,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金色花的世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视听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在音乐和富有深情的朗读声中散发思维。它取代不了老师干巴的朗读,因为它是形象直观生动的。通过光盘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也和光盘中的学生一起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他们,像这样的例子在光盘中举不胜举。
光盘与课堂的关系还体现在老师的身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让农村教师弥补了自身的缺点,他们把名师请进农村,请进课堂。像光盘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朗诵、富有情感的朗诵,一般老师是做不到的,所以光盘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我们农村教师很难解决的难题。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光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光盘的使用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给老师带来轻松的教学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它也有副作用。光盘中的资料千姿百态,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它也会使学生走入另一个极端,往往有的学生只注意光盘中的图片、影象,而没有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好好的引导,留给学生
足够的时间思考,足够的空间探讨,做到恰倒好处。
其次,光盘虽然是名师的思想精华,但毕竟学生不同,时间不同,很难保证我们的学生跟他们的学生学情、能力各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在应用教学光盘的时候应取适合教学需要的,舍不适合学生实际的。我们在利用“农远工程”光盘资源进行备课、教学时,应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取舍内容。
最后,如果我们仅仅把名师的一堂课搬到我们的课堂上,那么所有一切都是死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用光盘就好,有时用不好光盘的话,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取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舍帮助不大的;取自己做不到的,舍自己能做到的。利用教学光盘资源中生动、逼真的视听形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境,再加上教师本人热情洋溢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只会机械照搬教学光盘中的教学设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牵引着活的教师和学生,使本该互动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光盘资源再好,使用者也不能被“名师”所禁锢,还是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预设,促进精彩生成。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进行必要的调控、引导,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我想:教师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将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与学习对象相关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冲破时空的限制,穿越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学习效果自然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真正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文体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讲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不一致。这是一篇散文诗,应作为诗歌来上。而诗歌的特点,《毛诗序》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序》中则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的阴阳之气摧动了万物,而这万物的变化就感动了你内心的性情,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诗)。简言之,就是自然感动了诗人,诗人去描绘自己内心映照下的自然。具体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如何在金色花中体现出来。
这首散文诗也有着与其它两篇课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亲情都有着缺憾。史铁生是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牺牲,从而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来报答母亲;莫怀戚是感觉到了母亲陪同自己的时日已短才决定委屈儿子。同样,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时间内都躲藏起来,但他的爱却没有消退过。学习前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题。要理解本文的独特之处,还应当了解泰戈尔有些悲凉的人生经历。他自少年时代起,母亲、五嫂、妻子、次女等挚爱的亲人逐一离世,这对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无论他经历过多大的痛苦,但这份爱不会消失,这就构成了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题。同时,泰戈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让这首散文诗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母亲的沐浴、阅读《罗摩衍那》以及到牛棚里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圣色彩。因此,这种爱同样也超越了母子之爱,有了博爱的情怀。
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现自学——“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时,__________”,“孩子如何体现对母亲的爱”。接着再补充泰戈尔的生平、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诗中的文化内涵及情怀。不过,我始终以泰戈尔的`一首诗贯穿教学中,以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尔。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文本,体会文本中表现出的母子之爱。
2、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三、教学设计:
1、导入:
本文选自《新月集》,它的意思就是把儿童比作新月,其主题是赞颂童真及母爱。但作为东方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泰戈尔笔下的童真与母爱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比较阅读①
请大家先读读这首选自他的《飞鸟集》的短诗:“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大家读懂了吗?
提示:花与果永远不可能相见,但什么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2、自读活动1把握内容
文中的孩子也自己的母亲分离的,请大家填写表格: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
寻找“我” 躲在一边
沐浴后 散发香气
读《罗摩衍那》 投下影子
到牛棚 回到妈妈身边
提示:
在上面的活动中,哪些是对孩子活动的总写?
虽然“我”在妈妈寻找时调皮地躲起来,但“我”离开妈妈了吗?
3、自读活动2体会亲情
当孩子与母亲玩耍时,他如何表现对母亲的爱?(小组讨论,老师提示,让学生归纳细节中的描写并发言,学生再朗读相关段落)
提示:
1、母亲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肯定时刻都有花相伴,那么“我”在散发香气时,就在这花中。说明“我”的爱什么样?(无处不在)
2、母亲在读《罗摩衍那》时,“我”为什么知道她读到了哪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亲)
3、为什么回到母亲身边时就要求她讲故事?(与母亲撒娇,分离得太久,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比较阅读②:
再读上面《飞鸟集》的诗篇,你发现,永远不能相见的花与果之间有什么相联系?(爱与期盼)
4、自读活动2体会情怀(结合补充材料,思考内涵并朗读)
既然有着如此深沉的爱,为什么要分离呢?我给大家补充泰戈尔的一张年表:
补充材料①:
1861年,泰戈尔诞生
1875年,母亲沙罗达去世。
1884年,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
1902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
1903年,次女病死。
泰戈尔还是个少年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时的他直到从火葬场回来,才意识到母亲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与他年龄相仿的五嫂就成为了他心中的母亲、姐姐甚至暗暗爱慕的对象,但五嫂后来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家中自尽。泰戈尔的妻子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从没有在他的心中引起重视,两人生育了几个子女,却缺少感情的交流,泰戈尔也从没有在作品中提及妻子。可是,当妻子猝然离世时,他才发现了妻子的珍贵,第二年他的爱女也去世了。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大家发现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悲剧而沉沦。大家细读文本,在文中金色花在哪些地方出现?(母亲沐浴回来的道路上、书房外、牛棚上,几乎无处不在)从中我们体会到什么?(虽然他与母亲、与自己所爱的人早早永离,但在他的心中,这种爱是无处不在的)
补充材料②
泰戈尔是印度人,这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笔下的情感还仅仅只是母子之间的亲情吗?(神圣的博爱)
比较阅读③
再读《飞鸟集》中的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什么样的爱?(学生自由回答)
教后记:
比较阅读是自读课文的一项重要学习方法,但如何使用比较阅读需要重视。我在教学中,将《飞鸟集》中的那首小诗贯穿其中,学生们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最后的逐渐体会,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引用了《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中那些带有无奈的情感,学生感觉到了这篇看似只是童话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内涵。
教学本文,其实主题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让学生看到主题在文中的体现并最终能读出主题的深刻内涵是关键。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体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作用的。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引导在朗读中和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合作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解决生字词;
收集和整理对泰戈尔的相关介绍。 熟读课文至诵;
收集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
五、教学设计
(一)、互动式导入:
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大家还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2、学生交流积累的名言、诗句。
3、(幻灯片1—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
师旁白: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泰戈尔,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金色花》,去感悟那圣洁的情怀。
(二)、初步的感知
1、播放录音(多媒体声音文件),要求学生认真听。
2、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3、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教师范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4、用诗意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合作与探究
1、问题的收集: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
2、问题的选择。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般不离这样几个问题:
A、为何要变成一朵金色花?有何深意?(内容要点--想象新奇而美妙,突出爱的圣洁、纯洁而高尚美好)
B、为何孩子不让母亲知道自己对她的爱?(内容要点--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C、母亲为什么叫孩子为“坏孩子”?(内容要点—不见孩子,妈妈焦急不安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D??其它问题(内容要点略)
3、板书以上问题。
4、合作探究:
老师先指导方式方法(幻灯片2):(1)依次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诗句为证→(2)书记员(事先定好)择要记录→(3)自由辩论,有理有据→(4)达成共识,用诗般语言写出探究结果-----教师示例(幻灯片3):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赏析(或探究结果):顽皮的孩子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妈妈找不着心爱的孩子了,“孩子,你在哪里呀?”,孩子,正在新枝上匿笑的孩子,你可曾看见妈妈眼中的那份焦急、不安和期盼的神情?
5、交流、点评。
6、形成板书:
母爱美如花
花似爱母心
(四)、课堂写感悟
1、教师:老师准备了泰戈尔的另外几句诗(幻灯片4),教师感情朗读:“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2、教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情感,写几行诗。
3、交流。
(五)、课后拓展读
下发资料,课外阅读,说出自己读后的感悟。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
母亲凝住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重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
3、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A、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
C、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nì)笑沐(mù)浴祷(dǎo)告叠(dié)成倘(tǎng)若
菡萏(hàn)(dàn)欹(qī)斜花瓣(bàn)荫蔽(yìnbì)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匿笑:偷偷地笑。(2)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3)并蒂: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4)花瑞:花带来好预兆。
(5)慈怜:慈爱怜惜。(6)荫蔽:遮蔽;隐蔽。
4、《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赞美母爱的伟大与神圣。
【预习检测】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一)《金色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读后思考。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教师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
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无私的爱。
(2)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说一说。
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二)《荷叶母亲》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
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四。
【作业布置】
1、完成第4课语文校本作业。
2、预习第5课。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1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品味精美语言。
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尔的诗歌特点。
3.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
2.用品析讨论法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3.用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
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本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品读欣赏、想象练习、活动学习、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2.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欣赏视频课件和反复朗读课文完成的。
3.通过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感受泰戈尔散文诗的魅力。
4.利用本课特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播放情境课文窗前花影、情境课文庭院花香、情境课文牛棚惊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
2.你能各找一个词形容文中孩子和母亲的特点吗?
(答案见PPT批注)
【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三)品读欣赏
1.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班级小组内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画出相关的词语。
(3)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它给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找出课文中其他体现宗教色彩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语。
(问题分析总结见PPT批注)
2.通过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播放课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四)表达练习
1.教师引导: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通过想象,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你想借助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借用这种方法比赛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2.通过以下步骤组织训练:
(1)学生仿写 。
(2)小组交流 。
(3)全班评议 。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达能力。
(五)语文活动
1.展开活动
(1)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用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爱周围的人乃至一切可爱之人吧!
(2)组织《牛棚的故事》主题活动。
2.参考金色花活动设计。(牛棚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金色花同步检测。
2.课外活动安排 。
①读书活动:阅读《新月集》,做读书笔记。
②实践活动:回家做一件事让父母感受你对他们的爱。
【设计意图】
1.基础检测练习。
2.引导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3.让学生感受亲情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情感。
【《金色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金色花》教学设计08-18
《金色花》教学设计10-27
《金色花》教学设计09-21
《金色花》课堂教学设计09-27
金色花教学(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23
《金色花》的课例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08-18
金色花教案设计03-27
《金色花》教学实录09-01
金色花教学反思10-01
《金色花》教学反思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