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阐释无限思维中理解无限超越不可能(网友来稿)
◇ 潘天波
《左传》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是孔子“大”的思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老子“极”的理念。孔子论“大”和老子说“极”都是一种无限思维。古人的无限思维时常使我思绪万千。
“大”、“极”的概念应该是对“小”、“始”的一种思维的超越,超越的相反面是后退,成其事物的无限后退是不可能的,先人已证实。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任何因果系列上,都存在着一个最后的原因,即一自身没有原因的原因”。例如成其一杯水的原因总有最后一滴水成其一杯水数的界限和质的规定。无限的后退不可能,那么,无限的超越可能吗?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先来探讨一下思维超越的无限性是否具有可证性。还是从现象谈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概念艺术的兴起就是无限思维的自觉,形象思维的过度成熟产生了概念形式和逻辑思维的存在。原始的具像思维的发生和渐渐发展,终就形成现代人超现实的理性思维。譬如,杜尚的一只破自行车轮和署名为“RMatt”的小便池放在展览馆便成了艺术作品《自行车》和《泉》。这种概念艺术不仅对艺术自身提出质疑,而且对一直以来决定为艺术的价值标准提出了质疑。艺术思维回归到“原始概念”,就其原因,应该是他们对形象思维的过分超越或是具像思维的过度成熟。超越了的思维是一种非理性思维,但非理性的思维不是不理性的思维,而是更加理性的思维。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无限超越和尽情“解构”已成为当今的现实,无限超越和尽情“解构”已使人们越发感到思维的缺陷也成了事实。有人就呼吁:让逻辑思维走开,回到形象思维的世界中去吧!至此,我们说 “大”、“极”的概念是对“小”、“始”的一种思维的超越,不如说“小”、“始”的概念又是“大”、“极” 思维的回归。这说明思维超越的无限性是具有可证性的。
那么我们不觉要问,人类为什么要追求无限超越呢?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先哲们的无限超越思维乃孕育于“巍巍乎”之大山;从性格心胸来看,其超越思想发轫于“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之气魄。但是,超越的本性是一切人类所共有的。从其构成上看,人的超越性是由创造性和破坏性两种本能构成。无限超越正与这里的破坏性相对应。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旦需要他们对抗于恐怖、邪恶、疯狂、蛆虫、病态、毒疮、失望、失衡、困难、不足等感性存在时,对无限超越的虚拟性洞察和对抗便成了第一需要。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对现实的无限超越,一切都是“上帝之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由此可以说,人们对现实的无限超越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文学艺术中对的丑的接纳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丑在形式上的特点。它表现为畸形与扭曲、毁损与芜杂、病态与衰败,其根本特征在于反造型性,否定了固有的模式和结构,对现实造型的无限超越,我们从感性形式中意识到“丑显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勃发起一种恶狠的,自虐性的快感” ,这是丑在艺术中释放出的非理性的感性存在。这种非理性的感性存在具有极强的理性成分。 再就丑的社会内容上表现出的特点来看,丑表现为一种否定性思维的存在,否定性思维倾向于一种审美负价值,着眼于揭露理性的有限性和非完备性。同样具有极强的理性成分。因此看出,对现实的无限超越性思维已成为人类自身的需求。
但人类的无限超越可能吗?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派曾对天体运动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他们认为,“天体音乐”是比任何音乐都更和谐、更高级的,但这种音乐我们是听不到的,因为“天体的巨音”已超越了我们形象思维的界限,自然,我们的思维只能回归到概念和逻辑上。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老子说过:“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同样说明“大象”和“大音”的无限而不可把握的道理。这说明形式的无限超越是非形式的、内容的无限超越是非内容的。拿我们的情感--“爱”来说,同样能说明无限超越不可能。人们对自己的爱,如果关注到无限的边缘,只能是死的边缘,像屈原、海明威……当他们不愿让尘嚣的龌龊玷污了自己的高尚灵魂,选择了立着死亡。因为他们都意识到立着死亡是更好的生存,跪着生存是对自己灵魂的亵渎和背叛。因此,他们立着死亡是对自己爱的过度和无限的超越。但无限的超越的终极只能是死亡。难怪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说,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死,我们学习哲学,就是学着死。人类对知识的无限超越也一样,科技越进步,越发使人类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在科学面前越发显得渺小而无能。科学的发展,中心向边缘拓展的同时,中心不时受到冲击和质疑,因为边缘不断扩展而成为新的中心,对中心的解构,边缘又不断的自构。21世纪的今天,人类对精神领域、自然领域、环境领域的无限超越无不显露困难重重之端倪。对现代主义的解构中反省,从超越大自然中回归,与恶化了环境沟通。无不显示人类的无限超越是不可能的。
但问题的意义在于,人类一方面要从无限超越思维中获得自身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从超越中寻求回归的理性。换句话说,人类一方面从超越中获得生存,另一方面要考虑超越本身的再生能力和超越对象的报复。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超越,但同时也就必须在多大程度上面对超越。因此,超越之为超越,最重要的,就不是对于为了超越而无限的超越的建构,而是对于超越智慧的追求。超越智慧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觉醒,“觉醒”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极。觉醒后的思维总渴望着另一种超越,但是思维的状况却总是觉醒时现实的存在。如同人们总渴望过着另类美好生活,但总过着这样的生活,所谓另类美好生活也只能这样的生活,如果这样的生活是荒诞的,那么另类美好生活也是荒诞的。因此所谓的另一种超越只能是现实的存在。因此如果说现实的存在是起点,那么超越了的现实也只能是起点。换言之,对无限超越的否定不是反对超越,而是要证明缺少了超越,人类将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境地。因此正是无限后退不可能的存在,无限的超越不可能才有了自己存在的理由 。
(作者系安徽省无为县六店中心校E-mail:ptb234@etang.com)
作者邮箱: ptb234@e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