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学习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04-13 19:52: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善用学习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安徽省芜湖县第二中学  张庆(女)

善用学习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曾说过: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对话的原理。在课堂上,师生若能围绕文本进行多维度对话,深度对话,那学生必将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教师要适时地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恰当的“评价”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缺失了有效评价,师生难以在课堂上产生共鸣,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案例呈现1: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教学片段--

教师:刚才同学们听了范读录音,下面大家试着自己朗读这首诗歌,请读出感情。

(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教师:哪位同学试着给大家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听,随后对这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一生朗读诗歌)

教师:谁来点评一下?给他提点意见。

学生1:我觉得他朗读时重音没有把握好,停顿也有些问题。

教师:嗯,评得不错,的确指出了他朗读的不足。还有谁点评一下?

学生2:他朗读时感情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而录音中感情表现得很好。

教师:说得挺好。是啊,这首诗歌感情是沉郁怨愤的,朗读时要紧扣“怨”这一诗眼,读出那积蓄已久的怨愤之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从中选取你最喜欢或给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进行赏析。

……

案例呈现2: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教学片段--

刚才我们请一位同学对自己同桌的穿着进行口头描述,突出了同桌的运动的特点。曹雪芹对王熙凤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王熙凤穿着打扮的文字。

教师:她具体穿戴着那些服饰?凸显出这个人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1: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学生2:文章极力铺陈,有头饰,群饰,服装,很华丽,俨然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

教师:概括得不错,那再思考一下,王熙凤如此装扮,说明她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沉默,思考。

学生3:外表美丽,生活奢华。

教师微笑,再示意其他同学。

学生4:很爱钱,有种暴发户的感觉。

学生5:全身珠光宝气,俗气的很。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到了一些,确实,作者笔下的王熙凤是一个华贵,贪婪,俗气之人,那么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美人,又有着怎样的容貌呢?

……

问题解析: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属于典型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缺位”。正是因为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导致了第一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训练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也不清楚到底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课堂朗读变得索然无味,纯粹走个过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第二个案例中,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对问题的“孤立”解答上,导致原本应该有良好教学生成的活泼的课堂变得生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受阻,课堂出现“冷场”。

对策探究:现代阅读理念认为,阅读是对话的过程。华东师大的方智范教授认为:“教师要为对话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亲近文本,产生对话的欲望,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随时提供可能的帮助,使对话顺利进行”。 ①同时他还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就是离开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概念化地解释课文,而不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品味对课文进行阅读和鉴赏。李镇西老师则说:“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与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②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教师的评价,教学必然走向肤浅。教师的专业引领和价值观导向可通过评价这一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技能以及情感都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再来看上面两个教学片段。案例1中,教师的评价仍未摆脱蜻蜓点水式的“点”评,这主要反映在,她对学生朗读评价的指导上明显缺位。学生评价说“朗读时重音没有把握好,停顿也不很恰当有些问题”,“感情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那么究竟哪些地方朗读的重音没有把握好,应该怎样停顿,感情表现达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得不够明显等这些问题,当然应该由教师引出,进而由学生来思考和解答。甚至,可以让刚才朗读的同学根据修改后的意见进行二次朗读,体会其中的差距。然而,教师没有在此时站出来,只是附和并肯定了两个学生的点评,就匆匆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可以推测,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朗读的体验“走进诗歌”,怎能对诗歌有精彩、深刻的赏析!

案例2中,教师由学生对同桌的装扮进行评价导入课文,这一角度很好,但在阅读文本时却抛开这一“引子”,直奔“王熙凤的形象特点”这一问题,从而让前两位学生答不到要点,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回扣刚才的学生评价,从王熙凤穿着的款式和颜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的目标明确,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很快就可能得出如下结论:王熙凤的服装颜色搭配(袄子--大红,裙子--翡翠绿色,褂子--五彩,首饰--金色。)可见,王熙凤全身穿红着绿,珠光宝气。这种色调搭配,与她的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完全符合。接下来自然进入王熙凤肖像描写,细致入微,出神入化,同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王熙凤的主要肖像--三角眼和吊梢眉。教师可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介绍,京剧艺术中赵高,曹操,董卓等脸谱的眼睛都呈三角形,他们都是奸臣的代称。故而与传统文化中奸诈阴险,毒辣害人的内涵相符。同样,传统文化认为,“眉毛奸邪,状似垂杨柳”。而这两样,王熙凤都具备。至此,学生们自然领悟,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狠毒。这与前面的服饰装扮就有了一个呼应,浑然一体。一个华贵,得势,贪婪,奸诈的少妇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适时地参与其中的讨论、辩论、探究、评价等活动。“当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后,教师也参与其中--讨论、评价、争鸣……所谓‘对话’便开始了。”③

课后思考:新课改大力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心理基础应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学生的主体性”的真正实现是以教师更深入地介入课堂教学为前提的,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才能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营造激励性的教学环境,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立足文本,正确处理课堂的“动态生成”,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评的作用,提高自身评价的水平,还要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指导等,都是尊重学生主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文本的有效措施。另外,任何课堂教学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作为探讨有效教学评价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位置更巧妙地通过教学评价来加以实现,以及如何提高学生评价的有效性,还应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方智范著:《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0页

②李镇西著:《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③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