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堂实录 (八年级下册)

时间:2022-04-13 19:52: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步》课堂实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散步》课堂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连云港市班庄中学  徐玉玲

一、教学背景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由教为基点向学为基点转化,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的过程、关注学生主体这是伟大的进步,我们关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当关注学生的呼声强烈并且时髦之后,很容易出现为体现学生主体而去展现的多热闹少思维的课堂。其实,长久以来,只要是成功的教学,都应该是基于学生的“学”的。学生相对静态一些的积极的思维也是学生活动。本课对这方面将作出探索。此外,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还流于表面,本课将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并且进行纵深的探索,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深思意识。

本课例为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散步》一文,学生课前要进行预学环节,本文的新字词难度不大,可以课前自己学习的,文中主要的事件也是一目了然,语言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对亲情这一主题也是可以有一定的领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运用词语,感悟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把主题探索的空间引领向广阔深远,真正的让学生走近并且走进文本。同时通过平等的对话、积极有效的思维激发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在学生思维的空白处设疑进行探究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情感铺垫。

1.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齐读课题。

2.解释“散步”(板书:闲行)

师:“散步”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

师环视学生,补充要求。

师:用一个短语或者是近义词。

生1:我来说一个方言里边儿的词语--溜达。

生2:走路

生3:悠闲的走路

师:更贴切了些。我也想到了一个词,我把它写下来跟大家一起交流。

师板书“闲行”。

3.谈自己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

师: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是因为我和本文的几点机缘:首先莫怀戚先生和我的父母是相仿年纪,又是在三十几岁的时候,也就是和我相仿的年纪里写下了本文。今年暑期,我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我的内心倍受煎熬,一下子觉得自己该担当的东西更多更清晰了起来,深切的感受到生命老去是不可阻挡的。而不幸的是,莫怀戚先生今年暑假(2014年7月)因病去世了,为我们留下了他的许多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步》。 

(二)整体感知,情感酝酿。

1.读课文,学词语。

师PPT出示:

读课文,找到所给的词语,参照文后注释,结合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莫怀戚    熬   信服   分歧(不相同,不一致。)  各得其所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生1:……

生2:……

2.概括课文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借由几个词语进行了课文的简述,下面我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内容。时间、地点、人物,怎么说?

生纷纷说:莫怀戚带着他的妻子、儿子、母亲一起……

师:莫怀戚和他的家人是句子的主语,我注意到大家的主语使用得不一样,那能不能选一个最好的。

生1:莫怀戚带着家人

生2:带着一家四口

师:那你听听这样几个,

我们一家四口,我带着妻儿、母亲,我带着母亲和妻儿在初春田野上散步时的经历和感触。哪一个主语最好?

生齐答:第三个好

师:为什么?

生一时答不出来

3.由概括内容过渡到第一段的教学

师引导找到书上的一句话,学生齐读文章首句。

师:这句话是把“母亲”放在前面的,有什么用意呢?

生纷纷答:尊重、敬重、爱、孝顺。

师重申:能展现对母亲的敬重。其他的概括虽然是对的但不够好。

师:同时,这句话一再强调“我”、“我的”,有什么作用?

生迷惑

师引导:能表现出我对他们的?

生:爱

师:他们不是女人就是小孩,我对他们?

生1:有重大任务

生2:有责任

生3:爱

师:足见我对他们的爱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师:下面我们就从三个词语入手欣赏一下本文,首先看第一个词。

(三)提取词语,品析课文。

1.扣住“熬”字,解读生命。

(1)师出示PPT

PPT展示“熬”的字形、字义 

(2)解析“熬”

师(指PPT):这里向大家展现的是“熬”的古文字的写法,古文字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乾煎也,从火敖声”,那就是形声字了,我给了大家两个例字,一个是“傲”,一个是“熬”,这个字没有了人字部,添上了四点底,意为失去人格,在火上炼煮。难受不难受?如果炼煮的是食物的话,我们喜欢,如果炼煮的是亲人的生命的话,我们会…..

生:煎熬

(3)侧面审视“母亲”所经受的煎熬

师:这个“熬”字是在哪句话中出现的,我们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课文(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师:请自由读课文第三段,告诉我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母亲是“熬”过来的,很不容易?

生1:“挺”,在这里是勉强支撑的意思。通过写其他老人挺不过酷冬,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从侧面写出作者的母亲度过的不容易,同时也写出母亲的生命力。

师:从“侧面”,很有思想的孩子,为我们发现了一个技巧,那还有其他的词语吗?

生:“总算”一词,“终于”的意思,可以看出不容易。

师:他与上文中的那个词是相呼应的?

生:“太迟,太迟了”

师:我们应该读出这些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来。你试着读一读。

生练习读

师:这些词语都足见母亲是久经煎熬才“熬”过来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到底有多迟呢?

生思考。

师:一年四季的更迭,春天总会如约而至,作者为什么感到“太迟”了呢?

生1:我觉得他的母亲是身体不好,前面也说“总有一些老人会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这样也就预示着他的母亲度过了一个危险的时间段,他盼望时的心情是很煎熬的,所以说他会感到冬天格外漫长,春天到来“太迟”。

师:太喜欢你这样的分析了。对春的久盼不至,尤其是看到其他的老人死去, 更激起了对自己母亲的担忧和焦虑。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

思考

师生讨论:第二个“太迟”要强调出来,情感更浓烈一些。

生试读语句

师:“总算”一词和前文呼应,他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生:喜悦

生:心灵的解脱

师:写自己的盼望,担忧,写其他的老人,都是从侧面去写母亲“熬”的艰难,这叫侧面烘托。

学生笔记。

(4)生美读课文。

师: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作“美读”,下面我们就把这一段一起美读一下吧。读出情感的变化来。

生齐读课文

师总结:以“我”盼春心情的急切和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以及其他老人的离去来侧面烘托母亲“熬”的艰难。

(5)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母亲经受的煎熬

师:到底是怎样的酷冬需要用到这个“熬”字呢?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

师出示PPT

*PPT展示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师指生读PPT中的文字

师:母亲老了,身心都经受着沉重的打击,生命和精神都处于低谷,更需要陪伴。

(6)自然中的蓬勃生命

师:母亲熬过了酷冬,还有哪些生命也熬过了酷冬呢?看文章,谁能发现?

生:第四段……

师:概括说

生:田野和嫩芽

师:“田野”范围太大啊,再具体一点

生:嫩芽、冬水、新绿

师:嫩芽是“嫩”的,新绿是“新”的,“冬水”有没有特色?直接说“冬水”行吗?

生:不行,没有特色。

师:加上?

生;咕咕冒着水泡的冬水

师:如果在名词的前面加上修饰语,用整齐匀称的形式,前面的两个词怎么说?

生1:随意铺着的新绿

生2:大块小块的新绿

生3:茂密的嫩芽

师手势启发

生4:逐渐茂密的嫩芽

生5:有浓有淡的嫩芽

师:冬水“咕咕”起泡,如果让你到田野里去散步,你能不能听到?

生七嘴八舌

师: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是听不到的

生:想象

师:可以推测是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我们称之为“虚写”。

学生笔记

师:虚写是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的, 它是我们写作的生命。

师:只有热爱生活的心灵才能看到自然之美,作者用这么有生趣的笔墨去写自然之景,一定是因为他对生活和自然的--

生:热爱。

师:这么多的生命都是跨越酷冬而来,因而尤为珍贵、可敬、可爱, 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祝愿老母亲的生命力在着春季里旺盛起来,祝愿他的这次出行心情愉快。但是他们之间却发生了--

生齐答:分歧。

师出示ppt

2.紧扣“分歧”,析情解句。

(1)解析“分歧”

PPT展示“分”、“歧”的字形、字义

 

师读PPT中的文字,强调“歧”以前是足字旁,

师:“跂”后来专门指多余的脚趾,而“歧”引申为--

生:大路分出的岔道

师:再引申一下

生:意见的不统一

师:在文中,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分歧产生,如何选择?

(2)师范读6、7节,学生思考:面对分歧,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选择是怎样的?

PPT出示:面对分歧,一家人的选择

 “ 我”选择(       ),足见(    )。

母亲选择(          ),足见(    )。

妻子选择(          ),足见(    )。

儿子选择(          ),足见(    )。

师: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足见他怎样 ?

生:我选择母亲

师:我选择母亲?我们在选择走路吧?

生:我和母亲的选择是一致的,可见我对母亲的尊敬来。

师:好的,你的思维是跳跃的。儿子对母亲的尊敬,“尊敬”换一个词呢?

生:孝敬

生继续说完

师:儿子选择小路,说小路有意思,可见这个小孩的“顽皮”,除了顽皮还有其他的吗?

生:好奇

生:热爱探索发现

(3)大致对称的句式

师:这一家人的分歧得到了解决,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矛盾和统一”,而这种矛盾和统一,也多体现在大致对称的句式里。

师:看课后的练习2,看看他们有怎样的特色。

生齐读练习中的句子

师:类似的句式在文中还有很多,你能找几处来吗?

生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感觉说话的这个小孩怎么样?

生:天真

生:可爱

生:聪明

师:我觉得像这位同学一样,很有智慧。他能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总结了,智慧不智慧?

生频频点头。

师:还有其他的语句吗?

生: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师:这句话,是强调儿子的还是母亲的?

生:母亲,母亲的生命已经很短了。

师:母亲和孩子并举,文后文中的这些句子都是两者并举,举事说理,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这是对称句式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句式,你能再举个例子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生不能作答

师生讨论:我们一起来完成,就以刚才的这句话为例,“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他强调了母亲的生命已短,儿子应是倍感珍惜的。母亲把“我”伴大了,自己老了,等到我把儿子伴大了,我就老了。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谁都有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谁能摆脱这样的生命规律?谁又能走出这样的生命轮回?你能吗?

生:不能

师:我也不能。这是作者的一种哲学的思考。写着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少不了酸楚,少不了无奈,

师:再读这些语句

生自由读。

(4)对于小路之景作简要描述的好处

师:这次分歧最终的走向是小路,那里有(   )的菜花,(   )的桑树,有(   )的鱼塘,

生跟着老师回顾课文语句。

师:有意思的事情仅仅就这几个吗?有菜花就有可能有--

生:蜜蜂

师:有桑树就有可能有--

生:蚕

师:蚕也从家中过来了,有鱼塘就有--

生:鱼

生:有……

师:有鱼,还有鱼的活动……那么作者为什么没有多写一些呢?这样的场景要让我们同学来写,可能是有光有影,有声有色,有香味,有动感,完全是活色生香的画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去多写一写呢?

生不答,思考

生:我觉得这是切合作者的心情的,有句话叫做“一菜一味”,一个菜一种味道,作者这次是为了陪母亲散步,他的注意力全在母亲的身上,别的注意的不多。

师:非常好,关注自己的母亲,文章中有没有体现对母亲的关注的?

师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是随母亲的眼望去,写的应是母亲的眼光所及之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会不会看的很多?

生:不会

师:母亲的心也累了,不见得有兴致去发现太多。这样的简洁,也引发人无穷的想象。并且和作者行文朴质简洁的风格相契合。

(5)“分歧”的解析总结

师:“我”选择走大路是明智的,表现

生:尊老。

师:母亲选择走小路是美好的,可以看出

生:爱幼

(板书:尊老  爱幼)

师:文章有一处把尊老爱幼的动人画面描绘到了极致。是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3.紧扣“背”字,解读责任

(1)指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这段用的最多的一个字是--

生:我

师:一个动词

生:背

(2)解析“背”

PPT展示“背”的字形、字义

 

师出示PPT

师:这里展现的是他的两个读音,意义词性也不相同,你们是喜欢他的动词意义,还是他的名词意义?

生:动词

师: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母亲和儿子都不重,但--和我一起读课文

师生共读课文

师: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生:整个世界

生:稳稳地

生:慢慢地

生:走得很仔细

师:慢慢地,就是--速度慢,稳稳地,就是--

师生:脚步沉重,非常有分寸。而“很仔细”就是很用心,我们背着什么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慢慢、稳稳,需要这样的用心呢?

生:……

师:比如,你背着一个书包,需要这样吗?

生:不需要,重要的东西

生:人

生:怕摔的东西

生:珍贵的东西

师生讨论:极珍贵的,像宝贝一样的东西,那,母亲是宝贝吗?儿子是宝贝吗?他们都是我手心里的宝,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母亲是给了我生命的那个人。看着这一老一小,我会感到他们就是我的--

生:一切

师:用个文中的词

生:整个世界

师:这里展现三种生命,一个是老去的生命,一个是我,是强壮的生命,中年人,一个是儿子,幼小的生命。我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我对老人要尊敬,对孩子要呵护,向我们展现了中年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对责任与人性纵深探讨

师:“背”有担当的意思, 背,是一种担当,莫怀戚夫妇背起的似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这是莫怀戚先生家庭的全部,是他全部的爱和牵挂。但作为读者,我们仅仅觉得这种感受是他一个人的吗?

生:不是

师:我想说,还是我的,是你们父母亲的,是长大后的你们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乃至于是我们整个人类的。

师出示PPT出示:

人类,在造物主的眼里,也不过是一个物种而已,与其他物种的性质并无两样。但与其他物种有一点不同,就是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是人)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 

                   ----莫怀戚

生自读PPT中的内容

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又有他的高贵之处,那就是--

生:智慧

师:除了智慧?

生:对幼小生命的责任

师: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要对衰老的幼小的负起责任来,要--

生:尊老爱幼

师:更重要的是尊老,对老去的生命负责是我们作为人生命的要求,这是一种人性的体现。我们可以来看这样一段话。

师PPT出示

只有你们中国人敢于把老人这个包袱背在背上,这是你们的底气,也是你们的心灵最健全之处。

              ----加拿大的一位汉学家向莫怀戚说

师读PPT文字

师:作为中国人,咱们骄傲吧?

生:骄傲

师: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幼的负起责任,而且对衰老的负起责任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唯有尊老爱幼,方可为人。

(四)师生共议,主题探索。

师:美人如酒,美文如歌。如果这篇散文是一首歌的话,你觉得他在歌唱什么呢? 

生:责任

生:亲情

生:生命

师:我们属于自然,但我们又有我们作为人的高贵之处,所以这还是一首--人性之歌

师板书:亲情之歌   责任之歌   生命之歌    人性之歌

师:这一切,和发现这一切的基础是关注自然,关注生活。

师板书:自然   生活

师连同前面板书的“尊老”和“爱幼”,用线圈起来组成一个“美”字。

师:这就是美文的“美”字,“闲行”是件小事,但这个“美”却很大,这种写法叫做--

生:以小见大 

师边说边板书,小→大

(五)升华导行,情入心灵。

1. PPT展示: 国际家庭日

师:这个国际家庭日的标志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房子里面是爱心

师:是“心”,并且是--

生:心连心。

师:我们在家庭中生活,一切的玄机都在于有心。我想用莫怀戚先生教给我们的匀称的句式说句话:心若有知,便会懂得;如若懂得,便会慈悲。当然这句话非我所说,是佛曰的一句话。

师:送大家一句话

2.PPT展示:

 

生齐读

师:“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告诉我们自然和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为我们带来智慧,我们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要滋养我们的心灵,要像作者一样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3.化智为德:

师:每一节课,通过读书学习,我们都会拥有一份智慧,但这不是终极的目的,重要的是把这些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的品格、德行、习惯,成为自己人生的财富。我把它叫作“化智为德”。

PPT展示:化智为德

向作者学到了(),就把()化为()。

跟老师学到了(),就把()化为()。

示例:跟老师学到了抓关键词解析句段的方法,就把这种方法化为我阅读理解的习惯

师: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大致对称的句式总结自己的收获。留到课后总结吧,只要你能总结出三两条出来,说明你今天已经不虚此行了。

师:作者活着,为我们写下了感动;作者走了,为我们留下了感动。

感谢莫怀戚先生用他的文章让我们做了一次心灵的漫步 !

下课!师生行礼!

三、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的引导还比较充分,恰当,能尊重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了“释放学生潜能”的高效课堂特点。学生的思维积极有效,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古文字解析的引入是好的尝试,不仅成功的串起了课堂,而且让学生感到很新鲜,极有兴味的进行了读书学习。主题的多角度和纵深的探索,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促进了学生文本解读意识的提高。此外佛学、哲学因素的引入,让课堂富有一定的深度,美观新颖的板书设计也是课堂的一个亮点。

2.存在的不足 

最大的不足是对本文提供的匀称句式的学习运用不是很到位,在运用上再多些展示和指导就好了。 学生的活动可以再多一些,把更多的时间再放给学生。

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哪些词要重读,如何停顿,指导要有针对性,要更明确,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才能在读时做到声情并茂,才能体会到文本的语言和情感魅力。

【点评】

徐玉玲老师这节课体现出老师很好的文学素养和教学修养。文本的挖掘深透,为主题探索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把主题的探索和语言特色的教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文本中三个词语的提取和古文字的呈现形式都展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佛语“一花一草一叶一菩提”展现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也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并且还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人生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引导。正如板书中的大大的“美”字一样,美文读得美,解得美,美得有内涵,美在多亮点。(点评人:徐立刚)

【作者简介】

徐玉玲,中学一级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市级一等奖,中学语文教师优秀课评比市级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我把芝麻烙在了一张饼上》、《乡土文化,你还好吗?》等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考试周刊》等刊物上发表、获奖。 

 

徐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