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选材:以话题为轴心拓展写作空间(网友来稿)

时间:2024-09-08 22:22: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话题作文选材:以话题为轴心拓展写作空间(网友来稿)

胡其林   

话题作文选材:以话题为轴心拓展写作空间(网友来稿)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佳作华章需要鲜活的材料来充实。材料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的内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因此,根据表达主题需要、写作意图,从生活中文本中选择充实的材料至关重要。而中学生学习紧张,课内外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面狭窄,阅读量远达不到《大纲》规定的150万字。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在考场上难免会出现才思堵塞枯竭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临考不慌张,写作有的放矢,有话可说?本文拟从话题本身出发,探究拓展写作空间的问题。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1、 知己――学生写作选材上的误区

综合学生平日的写作实际及近几年高考阅卷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在选材上打不开思维,缺乏创新意识,总体上趋于传统、保守。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材料低幼化 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上。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议论总是堆砌事例,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②材料陈旧化 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

③材料单一化 800字左右的字数虽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显得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④宿构现象严重 高考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⑤选材杂乱,只为凑字数篇幅 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话题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成800多字。结果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2、知彼――近五年来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高考话题作文发轫1998年,形成1999年,从该年起话题作文命题方式正式引入高考,且备受师生青睐。因此,研究近年来的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我们进行当前作文备考意义重大。

近五年话题作文命题特点及变化状况: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判断,是一元思维。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命题形式和思路与1999年同。

2001年“诚信”,命题形式是一个概念,是一元的。

2002年“心灵的选择”,命题形式是一个短语,也是一元的。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命题是一个并列式的短语,是二元化的概念组合。

2003年北京卷“转折”和上海卷“杂”则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思维是多元化的。

从上述话题和命题形式看,不难得出一些命题规律和启示:

①高考话题的命题方式几乎每两年更换一种形式。1999~2000年为一元判断式的,2001~2002年为一元概念式的,而2003年则与前四年不同,向二元化过渡。2003年北京上海等单独命题又呈现出写作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②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思维由一元化向二元化、多元化过渡,命题难度越来越高。高考话题作文现在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为避老题、热题,为避人为猜题、押题,为防止学生抄袭、宿构,于是话题作文命题向后话题作文演变,呈现多元化趋势。

③在命题材料选择上,尽管近几年都选择寓言形式或虚拟情景方式,但我们要从中管窥到今后的命题话料还会有更好更新颖的形式,如引言、歌词、图表甚至漫画等。为了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和认知水平的考查,也可能会提供一段有争议的材料,列举截然不同的几种见解,要求你深入思考,选择立意来写作,实际上这是一种辩论式话题作文。

④高考作文命题在价值取向上趋向人性美、人文关怀、人生智慧、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等范畴。在后一阶段作文训练应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有关“人”自身的方方面面。

⑤从2003年全国各地的话题 作文来看,写作大多在辩证思维上设题,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高考命题人十分注重辩证的两面性,把作文放在较为宽泛、自由的天地中,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以“话题”为轴心,化虚为实,拓展选材空间

在古诗词中,作者往往把乡愁、离恨、闺怨等抽象的东西借助一定的景物来表现,在写作中大多采用借景抒情、借物寓理、托物言志等技法,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大为小,化陌生为熟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简言之就是把一个抽象、理性的话题、概念具体化,用现实生活、教材上的鲜活材料充实它。其具体方式有: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大为小,化陌生为熟悉。其化解角度有:走进人群(个体),走进自然,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历史长廊,走进文化古典,走进名言警句等。

总之,以“话题”为轴心,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逻辑维度,心理维度上化虚为实,拓展选材的空间。

下面就以2003年上海卷高考话题作文为例: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杂”这个话题有极大的开放性,选材有很大的自由度。倘若无提示语,一般的考生可能无从下笔。要正确解读这个话题的内涵,必须有效地利用话题引语中的规定性文字。“含义很多,有褒有贬”,告诉我们对“杂”解读的情感态度有三种:褒,贬,褒贬结合。凭此你可以确定你的态度、感情倾向。“联系生活、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规定了我们选材有角度,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至少有12种解构的角度。对这个漫无边际的话题,我们不妨采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来选材,使之有章可循,有话可说。下面是化虚为实的示范:

① 京、沪、穗等大城市五湖四海的人杂居在一起。(民族杂居)

② 单位机构臃肿,人际关系复杂,不利团结。

③ 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④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多个家庭组合现象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⑤ 高三学生高考在即,不能有任何杂念。

① 立于世,与他人不可分,应保持一颗“杂”心(宽容之心)。

② 机构臃肿庞杂,办事效率不高。

③ 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政治文化多元化。

④ 国际上地区矛盾冲突日益复杂化。

(续上图表)

① 非洲热带草原,南美洲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和谐共存。

②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百鸟和鸣。

③ 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不再纯洁,太空垃圾增多。

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

②中国杂技艺术的命运探讨。

③老北京胡同文化和现代欧式建筑文化的融合。

④ 生物杂交技术的发展

⑤ 鲁迅杂文与当代杂文研究。

① 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满汉全席)

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面材料)

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从上述示范图表可知,化虚为实是作文多角度选材的一种有效方法,你可从现实生活中、文本中、想象中选择包罗万象的材料。在高考中,采用这种方法,把话题分解,具体化,也是一种编写写作提纲的思维过程。你可以把头脑中闪现的灵感先分类写出来,再根据写作意图来选择典型素材。

三、话题作文选材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每年语文高考写作中都出现了一些考生作文思想偏激或消极情形,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文以载道。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激进的思想,能体现你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考场上,为求稳妥,最好不要涉猎思想禁区、道德禁区、恋爱禁区。

2、 新颖典型,力避陈腐。

现实生活是最丰富的,当今社会,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层出不穷,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比比皆是。写作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选材,要求新颖、典型。或挖掘历史素材的时代内涵,或抒写时代青年的风采,或展望美好未来前景等。千万别把眼光盯在历史有故纸堆上。围绕中心选材是选材根本要求。但根据写作意图、话题指向来选择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有感染力、有针对性的材料是很难的。因此写作时要仔细审视现实生活,要认真甄别积累的知识素材。做到选材,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3、 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中学生各自的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阅读面各不相同,写作时对素材的把握不一样。有些学生总是眼高手低,总觉得这个素材不够典型,不够新颖,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尽了真气,仍觉无话可说。欲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不如放下架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写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文章才能体现出真善美,才有个性。

总之,高考话题作文写作审题并不难,关键怎样选择合适的素材来充实你的文章和观点。其实从“话题”本身出发,采用化虚为实的方法,向生活文本辐射,材料得来全不费功夫,你也不会为写作无计可施,无话可说而苦恼。试试,也许对你写作有一丝启迪。

作者联系:湖北巴东一中 444300  E-mail hql-ly@sohu.com

 作者邮箱: hql-ly@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