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陆放翁陆游

时间:2024-09-06 02:47: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侠骨柔情陆放翁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百家讲坛系列-

             《侠骨柔情陆放翁》

 【推荐词】: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北狩”(宋徽宗、宋钦宗被金虏到北方,汉人遮羞的婉词)、“航海”(宋高宗逃跑的代名词),宋朝无疑是落魄屈辱的。然而这个时代,有苏东坡,有欧阳修,有李清照“重文轻武”的国策使这个王朝岌岌可危,却也使“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生于南宋,不知是陆游之幸,还是不幸。

   作为诗人,他无疑是幸运的;可他从不是单纯的一介书生,儿时在“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的流亡路上,在叔父的教诲下,从小便立志做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战士,熟读兵书,也苦练剑术,是他叹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他在主和派当政的年代“喜论恢复”“力说用兵”,结果考场、官场起起落落;是他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他泪溅龙床请北征,却落得“山穷水尽疑无路”,还仍然期冀“柳暗花明又一村”。检点陆游的一生,其实很多东西都已经放下,唯独爱国之情一直深沉又热烈地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但,“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心老沧州”!

宋朝塑造了这般文武全才,却硬生生折掉他一半翅膀,作为一名生怀绝技的战士,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亲身参与大规模的战争,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统一大业终是没能完成,令他只能:“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陆游注定是位悲情英雄,他是如此的“不识时务”,人生的起起落落并未教会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一点曲意逢迎和妥协认输,他不是不明白逆流而上的后果,而是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他的信仰。陆游北望中原的形象是如同雕塑一般伫立在历史长河中,诠释了一种近乎宗教的爱国精神。

   了解陆游必须透过他的诗作,那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的精致艺术品,而是情真意切的自我抒发和深沉思考的自然流溢,多像他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上去信手拈来,其实正如他教儿子写诗时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格律技巧是远远不够的,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才使他的诗词内涵丰富,经久不衰。也许陆游的诗比不得李白的浪漫风雅,亦不如苏轼的自在洒脱,梁清远曾说将他的“郁勃不平之气”去掉,便可与陶渊明并列。其实陆游何尝要做陶渊明第二?倘若去掉了这股雄浑气魄的陆游,那就不是陆游了。难怪乎周恩来如此评价道:“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的一生,悲怆但并不是悲剧,因为英雄从不能以成败论,没有爱过的生命才是可悲的生命,而他不论对国家,还是对曾经的爱人唐婉,都一往情深,爱一个人并不难,难得是情有独钟至死不渝。从那别后重逢千古绝唱《钗头凤》,到频频地光顾沈园留下无数悼念的诗作。因那一句“红酥手、黄藤酒”的题诗而闻名的沈园,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人朝圣爱情的圣地。钱钟书曾说: “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沈园的一草一木在他诗中描写得都那么凄然、令人肝肠寸断,其实沈园的风景并未改变,一切景语皆情语,像欧阳修说的罢,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侠骨柔情陆放翁》以七章讲侠骨,三章讲柔情,带你了解一个七分侠骨三分柔情的不为人知的陆游。

高倩

【侠骨柔情陆放翁陆游】相关文章:

陆游词选10-01

陆游的诗07-14

秋波媚 陆游09-15

陆游《诉衷情》赏析05-11

陆游临终留诗06-05

宋陆游《诉衷情》赏析06-12

陆游《书愤》主旨探微08-02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09-30

陆游移花接木,以诗为词07-31

陆游《姚平仲小传》原文及翻译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