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时间:2024-09-10 04:55:1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第一课时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 领会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重难点)

3.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运用(重点)

教学方法

朗读、勾画

一、导入 

对于秋的领会,处境不同,经历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有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一起走进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秋呢?

二、题解

《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故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举例:故乡,故人等饱含的情感)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简介

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调

1.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作者,让他在杭州仍然惦记着北国之秋呢?

清,静,悲凉。--秋味(板书)

其中“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出生与知识分子家庭,却自小便颠沛流离,漂洋过海在日本生活。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对这样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热爱,眷恋。(板书)

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实词、虚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强调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3.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并进一步分析:南国之秋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文尾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板书:色不浓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4.找出文中南北秋对比手法句子,说说好处?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漆瑗先生:“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张宏星先生“这样,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四个概念对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使各尽其妙,又相互渗透。”

五、作业

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为例,内容自定,用相同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清丽的语言语言风格

2. 鉴赏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重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一、导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特有的景色。

二、看景品情

1.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

分别描写了秋院、天色、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秋院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五幅秋景图。

(第一幅画面)

1)齐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破屋,浓茶,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破屋“可见其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选择之境地绝佳。“浓茶”清醒,苦涩,正符合作者心境,那浓浓的苦说不尽也道不完。“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环境的寂静和作者落寞的情怀;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又有着忧郁,孤独。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2)“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 “悲凉”何在?

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秋院观景。(板书)

    

(第二幅画面)

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只有寂静的环境,宁静的情怀才有闲情去感受着及微的触觉,简简单单便把常人容易忽略之处写得极美,这便是景为着情服务,那份落寞便在这些细微处显得深沉。

    这幅画概括为--秋槐落蕊(板书)

   

(第三幅画面)

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秋婵残声。(板书)

(第四幅画面)

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一阵凄凉,又一阵悲凉。

这幅画概括为--秋雨话凉。(板书)

(第五幅画面)

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的散布之广,枣子之小,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情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秋果奇景。(板书)

小结: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决定的。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也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作业:12段用了议论手法,在文中能否删除,为何?

12段用了议论在理论上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并且进一步赞颂这独特的故都的秋味。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

板书

故都的秋

          情 景 交 融  

              秋  院           清 

             秋  槐

     秋  味      秋  蝉           静

             秋  雨

             秋  果          悲  凉

               景                             情

 

王美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6-22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7-02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0-22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0-16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0-17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6-17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7-31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4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16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