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近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札记(网友来稿)
民乐
高一的学生在进行审美判断时常存有这样的误区:“完美”才是美,缺陷便是丑。由此他们常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美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处处充斥着丑恶。显然,这样的审美观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他们的身心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美学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显得犹为重要。
其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1、艺术的残缺有时会产生一种神秘的氛围,生活也如此,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2、艺术的欣赏其实就是一种发现,是观赏者的另一种创造。前者给我们的是生活的启示,后者给我们的则是一种欣赏艺术的方法。前者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后者引导学生怎么学会欣赏(包括文学作品)。
因此,我的教学必须以一种民主的氛围去让学生“发现”这位日本作家倒底在说些什么,让他们与作家交流,与同学交流,与我交流,并进而获得某种感悟和提升--这是我的教学基本思路(或理念)。
1、采用多媒体,通过立体的丰富的资料酝造出问题情景:
关于维纳斯的雕像,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当我用大屏幕高清晰地打出来时,不少女同学低下了头。
于是,我轻轻点击,伴随优美的音乐我问:女神像为何是裸体的?
有人回答是艺术的需要,有人说是为了展示人体美。那么,我又问:将女神表现为半裸,是否是对神的亵渎?
学生讨论,要我提示。
好,我于是又通过大屏幕展示巴尔干半岛的地形图,目的是要通过古希腊三面环海的地理特点进而理解古希腊人的文化性格。
还不够,我又展示古希腊人崇尚健美体格,在竞技场肉身相搏的资料。
最后,我又指出:古希腊神话是将神人化、世俗化。有人神同形同性的特点。维纳斯作为爱情、婚姻、生育之神以半裸的形式来表现是非常有分寸感的。
这样师生便达成共识:半裸既是艺术的需要,同时也是古希腊人文化、审美、生活的一个必然归宿。
2、类比、旁推--领悟艺术美感的秘密
学生通读全文,很容易提炼出作者的观点:维纳斯的美正是在于她的“巧妙”的残缺。
那么,为何残缺便是“美”呢?
学生:因为双臂的残缺暗示着可能存在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是不尽梦幻的“无”对受到限制的“有“的超越。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美其实就是欣赏者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是没有止境的,是深不可测的,是不可言传的,是对有限的一种超越。
抽象了,我捕捉到学生的表情。
我于是打出一幅梅花图,并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并附出,让学生领会艺术中的“有”与“无”。学生沉思片刻,便回答:梅花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视觉形象是“有”,而陆游赋予它一种节操便是“无”。
我再打出一幅白石老的〈虾〉图。学生不假思索:虾的灵巧、透明、纤细是“有”,而清澈的水便是“无”。
这样,通过类比,学生发现了艺术作品中的“有”与“无”。
我于是不失时机的将中国艺术中的两个美学概念提了出来:充实与空灵--维纳斯雕像高贵典雅与丰满诱人便是“充实”,孟子曾说“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维纳斯没有身体各部位惊人的协调,没有丰腴、温暖的肌肤,没有优美的曲线,就不可能成为美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她无意识间丢失的双臂,激起了所有观赏者的无穷的遐想,完成了“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就是“空灵”。
艺术是“充实”与“空灵”的完美结合。维纳斯之所以成为世界十大雕像,就在于此。
3、联想、感悟--残缺与艺术
于是,我提出:所谓审美其实就是观赏者借助艺术作品的某种暗示对“无”的发现,对“有”超越。
我又一次运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巴黎圣母院》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伽西莫多舍身营救爱斯梅拉达。
我问:论外表,军官弗比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伽西莫多奇丑无比,但是每个阅读或观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会把感情的天平、美的尺度倾向于伽西莫多。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热烈而富于激情:因为军官弗比斯的灵魂是丑陋的,他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伽的心灵的崇高的、伟大的。
“是的”,我说,“我们是被人物的“无”所感动,伽西莫多的外表的“残缺”不仅没有减弱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反而凭添了一种悲剧性,一种传奇性。
〈小街〉是80年代的一部著名影片,我常为它没有结局而深感遗憾。我简单向学生介绍了故事梗概,便问:〈小街〉何以要这样处理?
学生相视而笑:最好的结局在观众心里。
我于是打出这样的字幕:电影没有“结局”,成了一个残缺,但在千万的观众心中都有一个最好最美的结局。电影实现了观众的参与和创作,这就是导演的意图、艺术的追求。
“这样说来,残缺便构成美吗?”一学生大胆发问。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思考这一问题的。”我提示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段。
一学生回答:残缺部分应该具有象征意义,正如维纳斯的丢失的手。手是各种关系的媒介,它的消失反而更激发人们的想象。
我推出字幕:残缺部分应具有象征性。
一学生回答:实体部分也应该是美的,如果维纳斯的身体不合比例,甚至干瘪、佝偻,那么它的残缺就不是“美”而是更丑了。
有学生不同意:伽西莫多“实体部分”不也是丑的吗?
学生议论。
有学生回答:关键是残缺是否能产生某种暗示,从而激发人们的想象并进而获得感悟。
有学生鼓掌。
“另外呢?还有吗?”--沉默。
大屏幕上出现了“东施效颦”的动画。学生笑:模仿造作。
对,我于是推出字幕:艺术源于自然。
…………
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美是一种发现:
美在心灵;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可怕的不是躯体的残缺,而是灵魂的丑陋;
…………
后记:整理后的文字,已不是课堂的实录了。
2004年5月4日
作者邮箱: guoweiml@sohu.com
【走近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札记(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呼唤时代的维纳斯(网友来稿)12-16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01-31
《米洛斯的维纳斯》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12-16
走近祥林嫂(网友来稿)12-16
漫谈诗歌教学(网友来稿)12-16
分层教学浅议(网友来稿)12-16
鞠躬(网友来稿)12-16
红薯(网友来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