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网友来稿)
刘超
摘要:作者有感于素质教育要求下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飘忽不定,提出了以审美教育为方向的观点。认为审美范畴,民族文化和人的生存体验为教育的三个层次,在教育中使学生逐步达到人文精神的提升。
关键词: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语文教育 审美范畴 文化
审美教育一直是我国当代教育的薄弱一环。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没有明确把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当王蒙在1999年3月8日的《羊城晚报》,感慨冰心老人离开了我们,而:“今后还有这样大气和高明,有教养而纯洁的人吗?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之时,责难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响亮了。新中国50年来似乎的确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和上半世纪相比的文化大师。
对语文教育的控诉是严肃的、深沉的、特别是当严家炎、钱理群、童庆炳等等学界元老加入这个行列后。控诉更演变成了富有学理意义的批判。可是批判不是目的,语文教育的出路究竟在那里呢?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历来有争论。一种 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种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对于语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现在界内已经有了普遍的认识和把握,而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和工具性的探讨至今仍是一个满是争议的话题。大家都清楚工具性和文学性都是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而在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面对这个问题,更要慎重对待。其实,我们的语文教育从小学都初中,要经历九年的时间。在这九年中,关于汉语的字、词、古文、语法知识是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的。在高中阶段,笔者认为应大力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审美教育,“审美发展是对世界的欣赏力的发展,是一种关联事物的意识。”[1]它是有利于创造力开发的,有利于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语文教改中,有人提出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也有人提出过情商教育的概念。这些都涉及了审美教育的一些方面。可是还都是教师自发性的个人体验。从系统上,理论上,现在还缺少一种真正适用的、实际的、深刻的总结。笔者以为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着眼于各种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悲剧性的体会,进而上升到对民族性格、文化的了解,最后达到一种对个人生存状态的体认。在这个过程中,文艺作品是始终贯彻其中的载体。
对审美各范畴的体会是审美教育的基础。美是什么,这是美学学科的最基础问题。基础不代表人们很容易就能搞清楚。相反,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史上观点最多、争论最大的问题。语文教育不是美学专业教育,不必深究美的本质。所以语文教育的起点,我们就可以确定为对美感的体会,即审美各个范畴的体会。审美各个范畴都不是某个人定下来或凭空产生的,它们是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沉淀形成的。具有历史的稳定性和内涵的确定性,所以也方便教学。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长期对美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优美这一个范畴上,而崇高、荒诞、悲剧性、喜剧性等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其它美学范畴基本悬置。教师们经常抱怨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其实原因就在于审美体验的单一。美国学者加德纳1982年访问我国后,作过一篇题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考察报告,说“中国教育家认为艺术是培养儿童的美感的,使他们能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对美的评论,源于中国传统对这些品质的珍爱。从低年级起就区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美肯定难免也是一种价值。但美的观念是开放的,不是预先定死了的。而且美也不仅是美学的价值。人们还承认,艺术作品可以企求表现现实或真,即使这些不美,甚至使观者感到丑、悲或不协调。”[2]他的话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朱光潜先生说“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这种审美体验的单一必定会挫伤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更差之远矣。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是有着改革的必要,我们的语文教学文章本身就有所偏颇。
文化教育可以有两种基本视角。一是把文化看成人类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此意义上,许多学者曾经特别强调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价值的重要性。1816年,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感叹他那个时代片面追求物质之风,“因而使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生活。”日本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也说“现代科学文明的问题就在于此--人们似乎普遍感到科学远离了哲学和文学之类的其他文化活动。” 中国大学生总是自问“为什么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向世界贡献不出一个爱因斯坦或者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3]哲学家赵鑫珊的回答也是根于文化的批判,他说“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多半只能培养出平面型物理学家,但是只有具有广阔文化背景和对物理世界进行哲学思考的立体型物理学家才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玻尔或海森伯,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4]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这正是语文教育的重任所在。另外一种文化认知视角是地区、国家相区别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他对中国人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确立,多多少少都要受他左右。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民族文化的引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赵鑫珊所说的“广阔文化背景”从一个方面讲也是指民族文化。这种对民族文化的注重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国际视野,要对外国的、西方的文化有一定认识,以便进行文化比较教学。
有人说悲剧是“在有限的毁灭中看到了无限的现实和真理。”[5]这是一种超越的态度,使人可以逃离生存的局限,触摸永恒。对个人生存状态的体认,是一种认识,不过不同于以往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它是一种哲学式的行而上的认识。中国的中学教育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教育。我们的政治课讲哲学,可是它的哲学教育是一种马列哲学概念的灌输。哲学是爱智慧的人的学说,反过来也是启发思考的学说。中国的哲学教育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审美教育也可以使人领悟生存问题,也揭示“意义的可能性问题”,[6]不过与纯哲学教育不同,他的角度是情感、形象、方法是想象。在此钱理群的一段话说的很中肯,“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教育,或者是语文教师。就我而言,决定我一生发展的是语文老师。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 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7]
以上只是对语文教育发展可能性的一点个人见解,不期有什么影响。可是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学生、一个见证了当代语文教育种种问题的普通人。我是急切盼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可以有一个本质的、健康的转变。列宁说审美教育要在“面包问题解决了的条件下才有可能”。[8]当下,我们的面包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也是该讨论有关人的其他需要问题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再等了,一个精神力量匮乏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世界之林的。
引文:
[1]M罗斯《审美经验的发展》,牛津,1982年,76页
[2]加德纳《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转引自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11页
[3]转引自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转引自劳成万主编《现代美学原理纲要》,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335页
[5]雅斯贝斯《悲剧知识》,转引自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
[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496页
[7] 孔庆东等著《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世纪末的尴尬》,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转引自蔡特金《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57年,18页
作者邮箱: zgny5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