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造性学习兴趣探微(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29: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创造性学习兴趣探微(网友来稿)

常熟市碧溪中学    周卫鸽

初中语文创造性学习兴趣探微(网友来稿)

美国学者赫拉斯曼说过:“不考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想要硬塞的教师无疑是在锤冰冷的铁。”联系我们正在进行的语文素质教育,要切实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心智,启发学生思维的敏感性,使全体学生都充满激情、希望。置身于创造性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之中,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智能型人才。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蕴丰富,知识层面复杂,既具体生动、血肉饱盈,又思想深厚、风光蕴籍。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就是在锤冰冷的铁。现代教育心理学揭示:强烈而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能使课堂教学产生生动活泼、乐观愉悦的气氛,它对于培养坚定持久和不断进取的学习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倾注了自己极大的热情,他们才可能以一种激动的、振奋的、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意识和感知到自己智慧的力量。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一旦激发将使学生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伟大导师列宁有句名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确实需要稳定持久的高品位的兴趣品质。在此,笔者欲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必须始终与学生的脑力劳动协调一致,但最终目的还是学生积极开展的脑力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摆正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位置。即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如果教师不能够以学生的观点评价自己的教学语言,不考虑自己的话所引发的情绪情感,那么,他的课必然是枯燥乏味、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这样的课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而使学生觉得你的课有如漫漫长夜,煎熬难受,唯有下课的铃声才会使他们有一丝活泼的气息。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抵触,对抗情绪,产生逆反的不相容的心理现象,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只能使育人益智成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学习的兴趣就在于进行紧张有序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在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吸引力。教师自身所产生的特殊吸引力即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宝贵的品质,一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和渴求知识的引路人,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要对自己所教的科目和学生倾注极大的热情,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最佳的教法。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汪洋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将其内外为长久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

例如,教学《七根火柴》这样的课文,就要善于利用课文丰富的情感信息源,创造情感氛围,使学生心中的情感之树“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因此,可以设计如下导语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伊始就进入恰当的起点和轨道,“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年代里,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放射出多少热?它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学习此篇,作者就是紧扣住了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同学们将看到在这一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的作用。”用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奠定下悲壮的基调,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从感情方面去深深拨动学生的心弦。这里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着力凝聚炽热的情感,率先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生活和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满足感和为学习语文进行力所能及的紧张思维活动后的有益的疲劳感。

二、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加强人文关怀

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和整体特征密切相关的,它们随整体特征而运算。”高品位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求异求同思维的辐射与聚合,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有更高更深层面的创造性,即不仅反映事实的静止性,而且反映文学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在源于教材的同时,适当地高于教材、异于教材是创造性学习兴趣的触发剂。

创造性学习能撞击出真知灼见的火花来,只有学生的思维经过活化、实践、辐射三个阶段,提出创新的说法且同时具有创新的价值,才能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只有如此才能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兴趣的火花勃发强劲奔放的生命活力。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学习过程中总是交织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协同活动,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问疑、质疑、探疑和释疑。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思维自惊异和疑问始。”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为此,我们要善于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精思多问,何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的惊奇过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此文的深意所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便能从中找出疑问点:为什么苏州园林的布局故意避免对称?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整个园林的建筑都是不对称的,为什么设计师们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意识?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就是一所积极思维的王国。”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缺乏兴趣,他们的思维活动势必浅尝辄止,反映表象,不可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就必须突破教材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更不可使他们草率地作出结论,尤其不可搞所谓的标准答案,很可惜由于考试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初中学生上语文课至今仍然是被动地拼字组词,解析句子成分,绞尽脑汁思索主题思想,费尽心思寻索写作特色,在修辞手法,分析句子上打转,沉陷在枯燥乏味且似是而非的知识点的泥潭中消极挣扎。语文教师为提高所谓的全科合格率依然照本宣科,学生从此便失去了自己的表达机会,忘记了甚至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渐渐麻木于教师规范的那一套。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学习语文还有什么兴趣可言!语文教学如果仍然迷信以教参和大纲为载体的诠释体系,生硬地肢解,割裂作品的思想内蕴与形式结构,必将扼杀青少年学生的母语感悟和天赋才性,严重摧残他们思维的火花与文学审美的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原本充满了人性美,人情美与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藉的华章,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力,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催化剂。

初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易兴奋的特点,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使学生进入极大的激动状态之中,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对某些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注意,或者对某些老师“情有独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愿意学习他们所喜欢、钦佩的教师所教的学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活动,极大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著名作家魏巍在散文《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他的恩师蔡芸芝老师:“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蔡先生在魏巍孩童时代就巧妙的激发他对语文学习,对文学的兴趣,促使他走向文学的圣殿,积极投身创作,成为一代文学名家。确实如此,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学者,在他们人生旅途的足迹中特别在初中阶段,由于遇上了一位好老师,使他孜孜以求,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学有所成。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其人格的感召力将成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强大催化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师要以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应牢牢抓住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学生崇拜英雄,这种心理从当前他们狂热的追星现象中能够看出来。而一个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在学生们心里很容易成为一位“英雄”,为学生所尊敬,所崇拜,从而激发他们走近教师,模仿教师,探究老师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拿作文教学为例,我们许多语文老师谈到如何写作文,评讲学生的作文来头头是道而及少看到他们自己有“下水作文”频见报端,以至许多学生在下面切切私语:老师光会说作文,可会写作文?笔者有意识地在教学之余写写“下水文”在校文学社刊发表,同时把写好的同题作文(与学生同题)与学生互评。这样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既是学生的角色又充当了老师的角色,从此也便树立了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要抓另外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艺术。教师若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一种极佳的兴趣,自身必须对每一堂课倾注最大的热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精心设计每一堂语文课,从课题导入到整堂课的语言组织,问题设计,情景布置、板书设计等等,全力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思维而构建,让学生常常置身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之中、一种“我要学”的冲动之中、一种创造的欲望之中。试想,每一堂这样艺术水平极高的语文课,学生怎会不感兴趣,怎会不打开思想的闸门,让创造的洪流倾泻而出呢?

 作者邮箱: yangyanhong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