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杂糅形成的误写(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7:27: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语杂糅形成的误写(网友来稿)

□陈林森

从心理上分析,可把错别字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大类。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夜幕降临”写成“夜暮降临”,就是有意识错别字;而“断续”写成“断继”,“科学技术”写成“科学技述”,就是无意识错别字。所谓无意识错别字,是指学生处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由于一时疏忽所产生的错别字。这种错别字的形态不是固定的,有时写对,有时写错;有时这样错,有时那样错;不认真时写错,认真时不错。而有意识错别字是指学生通过了意识,是在“理解”(当然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基础上产生的错别字。这种错别字,这次错了,如果不加纠正,下次还会这样错。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无意识错别字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在写某个词语时,潜意识里受到另一个在形式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的影响,而无意中写错了。这方面的错别字有很多是成语。《咬文嚼字》2002年第3期举了一个例子:有人想写“如获至宝”,但和另一个成语“如释重负”杂糅在一起,结果写成了“如获重释”。其实这类错别字在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①《水浒传》里风情百媚的潘金莲,让来自台湾、名不见经传的小妞儿王思懿,噼噼叭叭地火爆起来,从此片约不断。(《当代电视》1999/6)②但是,法律规范毕竟是一个死的东西,其面对的是一个千奇百态的活的社会……(《民主与法制》2002/6上)前者是把“千娇百媚”和“风情万种”糅合而成,后者是由“千奇百怪”与“千姿百态”拼凑出来的。

由于中学生语言修养的欠缺,在他们笔下,这种错别字就更多了。例如要写“赞不绝口”,受到“绝口不提”的影响,写成了“绝口赞扬”;要写“公诸于世”,受到“公之于众”的影响,写成了“公众于世”。产生这种“杂糅”错别字,是因为学生对相关成语的理解是“混沌”的,运用又不熟练,写作时又态度草率;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般是可以纠正的。但这类错别字无法归纳到传统的错别字类型(如同音、形似、增减笔划等)中去。往往不是一个错字对应一个正字,而是整体上的误写。

这类由于成语“杂糅”所形成的错别字,可鼓励学生勤查词典(特别是成语辞典),指导学生整理在词形上容易混淆的成语资料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编写适当的纠错练习来帮助学生纠正。当然关键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下面整理出若干组容易出现“杂糅”错误的成语(冒号后的成语是错例),供大家参考。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勇往无前

独树一帜/一枝独秀:独树一枝

兵戎相见/短兵相接:兵戎相接

何许人也/何其多也:何其人也

目中无人/目无尊长:目中无长

怨声载道/不共戴天:怨声载天

大刀阔斧/大步流星:大步阔刀

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不胫而飞

山穷水尽/山重水复:山穷水复

见异思迁/见贤思齐:见异思齐

                                                                     

通信地址:江西省星子中学10-10信箱(332800)          正文字数:1068

 作者邮箱: xzcls48@yahoo.com.cn

【成语杂糅形成的误写(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报刊成语误写误用分类例析(网友来稿)04-15

成语教学(网友来稿)04-14

成语误用类(网友来稿)04-14

成语分类词典(网友来稿)04-14

有趣的成语语序(网友来稿)04-14

成语人物考释(网友来稿)04-14

成语的变态现象(网友来稿)04-14

成语与思想教育(网友来稿)04-14

让成语成为璀璨的明珠(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