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咬咬《咬文嚼字》(网友来稿)
湖北省枝江一中 李家贵 邮编:443200
人教社《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选编了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文章所显现的广博的知识,明净高洁的文风深深吸引了学生,但文中有些语句却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如此说来,并非想挑大师的毛病,因朱先生出生于清末,受具体语言环境影响,文章语言表达与现代语言规范有一定距离,实属正常,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规范去苛求前人。但既然选来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范例,编辑是否应多一些考虑,是否也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对原文作一下校正,使之更好地发挥语文学习典范的作用呢?笔者斗胆列出18处欠当之处,正确与否,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标点使用不当
1、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2、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3、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例1中“把……改为……”内部不宜用逗号隔开,若认为句子太长,在“援例”后加逗号停顿较恰当。例2中“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后的分号改为逗号较好,因这一标点前后的分句之间是分析解说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虽有在表因果关系的句中用分号隔开表示两层意思的情况,但在学生对标点知识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这样使用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例3中“王嫱、西施”是两个独立的带有各自相对独立含义的概念,不是直接引用这两个名字,分别用引号为宜。另外这里在列举时都是两个一组,即“美人”怎样,“才子”如何为一组,“谈风景”与“叙离别”一组,“做买卖”与“铅字排印书籍”一组,每组内用逗号隔开,组与组之间用分号隔开,看起来明晰、严整。可细想一下,这种分组是否科学呢?“美人”与“才子”放在一起很对应,“谈风景”与“叙离别”放在一起也马马虎虎,可“做买卖”与“铅字排印书籍”有何关联?放在一起确很勉强。这样看来,这里的标点也欠妥当,若列举的每个对象之间都改用分号,也许更合规范。
二、用词不当
4、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5、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6、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7、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
例4中“凝练”指文字紧凑简练,与“思想情感”搭配不当,改为“凝聚”或“凝集”要好。例5中“赞赏”是赞美赏识的意思,用在本句中不妥,改为“赞同”更好。例6中“含混”是模糊、不明确的意思,带有贬义,这里表达的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意思,改用“含蓄”才恰当。另外,“蕴藉”是含蓄而不显露的意思,是形容词,不能作“有”的宾语,改为“意蕴”要好。例7中“深广”是指影响,见识等程度深,范围大,与“习惯力量”搭配不当,可在“习惯力量”后加“影响”或将“深广”改为“深入”。
三、成分残缺
8、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9、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10、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
11、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例8中“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是人,而不是“终不能复入石矣”,应在“觉”之前添加“使人”,或者去掉“觉”。例9中三个分句的主语似乎都是“韩愈”,但实际上“有”的主语应是“诗”,这里造成主语残缺,应在“有”之前添加“诗”或“诗中”。例10中依照句子结构分析,“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的主语是“你”,至少主语不明,应改为“原文也就失去了妙处”。例11中“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这个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是什么?“套板反应”是一个名词,“起来”在这里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这里缺少了一个关键动词,可添加动词“引”。
四、搭配不当
1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13、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
14、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例12中“只是”与“就是”搭配不当,应将“就是”改为“也是”或“更是”。例13中“在历史过程上”表述不够自然,改为“在历史过程中”更好。例14“思想情感”与“精练”搭配不当。
五、语序不当
15、《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好了。
16、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气,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例15中“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表述不顺畅,“一点”应放在“你不是”的前面,改为“也带一点‘你不是’的讥刺意味”就自然一些。例16中前面说“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表明思想情感对语言的导引作用,后面应顺势说“你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语言,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 的,不致落入下乘。”这样才前后衔接自然。
六、成分赘余
17、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
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都”,构成了语意重复,应将第2个“都”去掉。
七、表意不明
18、无论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这个句子中“字的难处”表达什么意义?“字”有何“难处”?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是理解和运用字的难处;将“字的难处”改为“理解和运用字的难处”会明确一些。
作者邮箱: lilili88882001@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