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立足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开掘和创造(网友来稿)
荣维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教育最彻底的意义最为深远的一场变革。 新世纪从2001年7月新颁课程标准和实验开始的十年,被教育专家称为“新课程十年”。它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各个层面对教育进行全新的改造,我们现有的教育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材观、教学观、师生观和教育评价各个方面都将被赋予与过去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崭新内涵。
新课程的颁布是中国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适应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和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为了与国际接轨,新课程汲取了国外教育教学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元认知理论等新理论,使得我国教育与世界各国站在了同一高度和起点上。教育目的由原来的培养工具型的建设者,转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每一位学生一生的全面全程可持续的发展。在人才观方面新课程倡导培养一种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观上由过去的事实上的“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材上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开发者、创造者而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比“教材”和含义宽泛得多);在教学上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变革;在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倡导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互助交往的关系;在教育评价上新课程将改变过去以“甄别选拔”为目的,以考试分数为中心的野蛮的应试教育观念,寻求包括客观性评价与人文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三统一的全新的人性化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其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兖矿集团今年开始的新课程试点虽然只是在部分年级进行,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行动指南。下面就大多数使用旧教材的教师谈谈如何立足新课程理念,进行教材的开发、开掘和创造的一些体会。
一、 充分利用目前已经编撰开发的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新型教材和课外学习资源开展教学。
在这方面我国出现了北师大本,人教社本,以及一些省市教材,和一些大学教授、教师自主开发的教材,它们已如雨后春笋,为语文教材的百花园增添了勃勃生机。新世纪语文新教材的编撰也出现了下列特点:(1)淡化政治。新语文教材的修订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时俱进,抽调了原来政治化、概念化、阶级化的陈旧内容,增添了具有人性深度和世界广度的更博大更包容更深邃的作品。(2)时代气息强。新教材删掉了五六十年代一些旧篇什,代之以一些充满时代精神和现代人价值趋向和精神情趣的作品。(3)突出人文。注重文学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审美水平,改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和训练的倾向。(4)吸收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文化的精华,传统经典和现代派结合,多题材、全方位体现了开放意识、人类意识、包容意识和博大胸襟。(5)新教材还增加了科技文章,如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等。我们在教学中把新课程的教材作为补充教材发给教师,鼓励他们向学生推荐或作为选教内容,比如人教社新课程7年级课本中莫顿亨特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克伦沃森和杏林子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流沙河的《理想》等,旧教材无,而学生又那么喜欢,于是就印出来作为补充读物使用。
二、挖掘现有语文教材中的深厚人文内涵、用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语文课本是学生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学习载体,我们教师应用好它,用活它。课本是学生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基本营养源和学习资源。我们所说的“大语文教学观”也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好,都应当紧扣课本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过去的语文教材,过分地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循环,要求学生机械地去消化吸收,学生的语文情感意志习惯等多方面素养得不到全面提高。新课程标准在不少地方要求全方位、全过程满足学生的自身认知和成长发展的需求,要从整体上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崭新的学习资源空间,却有困难。为此,创造性地运用现有教材开展教学是问题的关键。但用好现教材(课本)绝不是可以仍可以走老路。应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关键是教育观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老教材照样可以用新思路、新教法来教。
语文教学的内容贯古今,通未来,博中外,包罗万象。老教材照样又丰富的人文内涵,博大精深内容的作品。语文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着创造者,学生精神情感意志智力肌体的抚育者就要在教材的内容阐发、体系调整,训练的目的方式方法上多动脑筋。目前使用老教材教师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譬如新课标指出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等,用老教材照样可以达成。
新课标里讲“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不难看出无论是师本对话,生本对话,还是师生对话,就必须打破旧的“讲授--接受--应考”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师生参与互动互助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其实,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本绝妙的“文本”。他会灵活地把握教材与开放教材,会巧妙地引领学生由课堂走向图书室、网络世界,走向社会、大自然,使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丰富人文内涵对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探索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着眼人本,倡导人文”的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让我们学生再旧的教育理念下熬煎。另一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它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自己智能结构和未来人生命运的自主建构者。用元认知理论来讲,学生本身应该成为自己认知过程的调整者、评判者和监督者。另外,学生们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现在的学生由于身处信息资源无限丰富的社会环境中,视野开阔、接触面广,知识丰富,表达能力也强。他们所了解的新知识有时是我们教师不了解或者是欠缺的,在某些时候他们完全可以是我们的老师。而他们的知识信息和一些技能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教学资源的一部分纳入教学中来。师生关系应该说是一种变动着的“双主体”关系。新课程观念下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和谐互动共同进步和多向度拓展的过程。因而,教材决不再是那本“以本为本”课本,而是以课本为起点资源利用,资源开发和资源再造。
三.改变课程结构和构成,创造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变单一的课程结构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利用现代社会主媒体岁提供的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发适合本地本校本班乃至每个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以适应新课程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目前的语文课程正在朝着必修、选修;课内课外;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生活课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开发和提供出丰富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超市”,从而满足个体学生的需要,是新课改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教师自己编订教材使得语文教材突破原来的五六十年代的大一统教材、八十年代的一纲多本,发展到现在的百花齐放终声喧哗五彩斑斓,而且教材的定位更准切、观念更开放,内容更人文,人性更深广。我国课程将借鉴国外课程宽泛化、多种化,实用化、个性化的课程建设经验,尝试进行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模块化构成,以增加了灵活性和个性注重实用和操作的改革。这方面,我国的语文教育界,我们的语文教师,配合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很多的事情可做。比如我们鲍店矿校的语文教师和学生目前合作编辑了《在大师的精神光芒中成长--中学生名人名言读本》、编印了《语文教材的拓展阅读》,筹划着《作文的思维训练教程》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实践关键是要要新的意识和干事的冲动和毅力。比如,近期我们发现初三学生作文思路打不开,于是针对性地开展了课前5分钟的“思维拓展训练”活动,要求任意选一话题,话题可从时政大事、社会新闻、班级动向、生活小事信手拈来,例如“2008与我”“我看日本毒气弹伤人事件”“说说北大学子卖肉”“为什么要每天坚持板书名人名言?”“背书的技巧”“转学的利与弊”“谈爱国”“从国庆节广场扫不尽的垃圾说起”等等。有时要求每位学生按座次说一句话,整理一下一篇思路开阔全面条分缕析的习作就出来了,演讲、思维、作文都得到了提高,一举多得。又比如前几天配合着国庆活动老师指导学生在网上搜集了一组配乐诗朗诵,有《人民万岁》《不跪的人》《中华中华》《我的中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等,声情并茂的名家朗诵,丰富逼真的音乐效果,加上印发的诗稿,一节课让学生享受到全方位的艺术陶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其他的思想人格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同时锻炼了了他们全方位的能力,有时可以制作些课件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很好。甚至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一下子重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语文在他们眼里竟然如此的“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目前,我们大多数老师觉得我们与新课程无关,我们教的是老教材;有的认为新课程的理念过于“超前”,在我们事实上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根本没办法实施;有的徘徊观望,有的畏缩不前;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教了。我们觉得对待新课程,我们要贵在参与,不能抵制,这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这一教育改革的洪流。与其被动的被拖着走,不如尽快从实际出发,行动起来,做时代的弄潮儿,去挺立潮头。事实上,新课程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行动指南。目前教不教新教材的老师都必须在新课程的全新理念下开展教学,否则,我们会被时代抛弃,而你一旦依据新课程在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勇于实践,语文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就会现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荣维东 教育硕士 高级教师)
作者邮箱: rwdsd@163.com
【立足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开掘和创造(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04-1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说课稿03-05
新课程教学反思02-14
创造绿色的生活教学反思12-21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说课稿范文10-09
英语新课程教学反思04-19
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04-18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04-10
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03-29
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