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四季(网友来稿)

时间:2024-09-24 23:20: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过四季(网友来稿)

饶国兵  

课题:走过四季

浙江省衢州市横路初中    饶国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学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观察,描述事物的方法。

3、 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集体作文和互动的作文讲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

(一)相关资源

1、征集以“我最喜爱的季节”为主题的作品设计。作品内容包括:

①文字材料: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你认为最能代表这个季节的物品是什么,用优美的语言对你喜爱的季节进行片段描述等。

②图片资料:可以实拍或上网查找,要求与文字材料基本吻合。

③背景音乐:选择符合季节特征,演绎季节情调的音乐作品。

目的:⑴初步体会事物特征在表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准评选出春夏秋冬代表作品各一件,供上课使用。 

⑵以作品设计为依据,按季节不同分春夏秋冬四大组。大组有6人以上再分小组,每组四至五人为宜。设组长一人,电脑至少二台。

2、多媒体教室

硬件配置:包括学生机(至少25台)、教师机、投影大屏幕等;

软件配置:电子教室2002版,具有   功能。

3、阅读文库

分春、夏、秋、冬四个专题,每个专题组织相关的文章诗词三到四篇供学生阅读。

(二)课型:网络作文课

(三)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演示作品,展现春夏秋冬的个性风采。

按顺序演示各季节代表作品,播出背景音乐,并由撰写人朗读描写性文字。

讨论:你欣赏哪件作品,为什么?

说明:体会作品能传神表现各季节风韵,在于其对季节特征准确、细腻的把握。

二、分组探究,揣摩名家笔下的多彩季节。

各小组利用电子教室的交流平台,针对性点击阅读描写相关季节的名家作品。

附各专题作品:

春:《春》朱自清、《春天的脚步》叶林

《暖雨》(日)岛崎藤村、《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夏:《夏天也是好天气》素素、《夏》梁衡

《西湖的绿》宗璞、《海滨仲夏夜》峻青

秋:《秋天》何其芳、《秋魂》刘增山

《秋虫交响曲》刘孝存、《山行》杜牧

冬:《济南的冬天》老舍、《冬之颂》佚名

《江雪》柳宗元

小组阅读并讨论:

1、作者笔下的季节具有一些什么特征?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表现这美好季节的?

3、品味作品语言的精彩之处。

说明:意在通过阅读和讨论,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名家,借鉴佳作,拓宽思路,融会贯通。为向下一步作文过渡作内容和形式上的准备。

三、集体作文,创设自主合作的良好氛围。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此次作文的主题、构思、选材及人员分工。由小组长执笔,根据讨论结果列出写作提纲,考虑小组成员特点分配写作任务。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课后练习:

根据提纲要求,各成员将完成的片段写作交组长统稿,集体讨论

①各片段内容与此次作文主题是否切合,如何统一?

②各片段间联系是否紧密,如何衔接?

在讨论中整合集体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润色,使之成为小组代表作品,并输入电脑保存。

(第二课时)

四、互动评改

(一) 教师点评:

各小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侧重于态度是否认真,组织是否有序,合作是否紧密等方面。

(二)佳作赏析:

1、组内赏析

①按季节分组,大组内同学互赏对方小组佳作(例:春A组→B组、C组,春B组→A组、C组,……)并就文章本身和自己的写作体会在网上发表集体意见或个人看法。侧重点:

②赏析之后,根据其它小组的意见,对本组的文章进行再修改。

③大组推荐一篇文章到全班交流。

2、全班赏析

配乐欣赏各大组代表作,由承担写作任务的小组成员朗读。全班赏评,发现精彩,畅谈体会。

3、推荐发表:

    按作文的实际水平,分三类推荐给以下网站的相关栏目予以发表,激励学生,提高写作兴趣。

A类:语文天地网--中学生习作空间

B类:衢州教育网--

C类:横中校园网--

课后小结: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既是学科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疏于观察积累,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因工作繁重也视写作教学为畏途,师生都没有兴趣,就更惶论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推广普及,网络教学逐渐步入课堂。这一崭新的教学方式,为生动活泼地开展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北京、杭州等地进行的网络作文教学实验情况看,效果极其显著。那么,如何借助于功能强大的网络技术,使写作教学更切近于新课标的理念,并呈现出新的方式和好的效果呢?本设计算得上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设计之初,我们便注意到:关于网络教学,既不能被动地适应也不许权作点缀,而要准确把握它的特性,遵循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最佳教学效果的原则,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针对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操作中我们将上述两方面与本课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使得此次教学活动中亮点纷呈。

通过教学准备的作品设计和课堂伊始的作品演示,学生对各季节的特征及其内涵有了丰富的体验,在实践中对如何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借助多媒体的声像图文资料则有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一写作方法并能更好指导后面的写作实际,使学生一开始便对教学重点有清晰的认识。

在分组探究阶段,我们根据网络特有的选择性和交互性功能,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其容量之大、速度之快,方式之便捷在平时的教学中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在线阅读文本资源,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第三阶段的“集体作文”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一次大胆尝试。将一贯个性化的写作行为置之小组,是对学生们合作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实践中部分同学合作意识淡薄,有的不善交流,无从下手;有的唯我独言,个人包办。但总体上看,许多小组都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或建议或讨论或争辩,形式生动活泼、分合自如。因此无论是对于口语交际、写作还是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第四阶段的“互动评改”是此次教学最为成功之处。这种评议方式较之以前先收后改再评的做法有诸多优势,在这里,网络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奇妙的平台,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互动交流,阐所欲言,信息传递畅通无阻。每一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网络环境使所有人都走上前台,形成“面对面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一个好的修改意见,一旦被采纳可马上付诸实施;一句站不住脚的批评,即刻可引来众多的反诘。场面活泼,收效显著。后面的“全班赏析”和“推荐发表”更是火上烧油,令许多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充分地调动起写作热情,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良好效果。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网络技术与师生活动相得益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巧妙融合,较好地完成了设计时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作者邮箱: raogb@mail.china.com

【走过四季(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走过昨天(网友来稿)11-07

《雨的四季》说课稿(网友来稿)09-23

遥远的几厘米(网友来稿)(网友来稿)06-18

岁月如歌[网友来稿](网友来稿)08-15

四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9

我的四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3

稳重(网友来稿)07-11

风雅(网友来稿)07-25

风景(网友来稿)10-28

思念(网友来稿)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