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如何向纵深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03-10-27 本报记者 李建平
今年,是新课程实验的第三个年头,随着实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进入到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当前,课程改革实验面临哪些重点、难点问题,如何抓住核心环节,确保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广大实验区最为关注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1 关键之年如何看“关键”
记者:今年秋季,全国又有1072个县(市、区)中小学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学生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40%--50%,这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进入到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这样认为?“关键”仅仅是个数字的概念吗?
朱慕菊:今秋开学,全国又有1072个县(区、市)中小学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加上2001年和2002年的实验区,共有1642个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县(区)数已达到全国县(区)数的55%。它表明,新课程实验已经进入到大面积普及推广的阶段,进入到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其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本已经基本完成,相关政策的研究正在全面深入地开展,改革将进入到制度建设与完善的阶段。今年3月,高中新课程方案和高中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研制完成,经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等相关文件即将发布,这些文件加上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义务教育22个学科课程标准和一系列教材管理的文件,已较完整地建构了新课程的政策框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基本制度。而落实这些改革举措,关键要靠制度保障。因此,从今秋开始,课程改革将进入到制度的建设与创新阶段。另外,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影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因此,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今年将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2 课改: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记者:新课程实验已经两年了,应当如何评价这两年的实验情况?您认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朱慕菊:近两年来,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与广大实验区校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课程改革实验按计划稳步实施,进展是健康的。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逐步呈现。正像王湛副部长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指出的:“实验区中小学教育正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着深刻的、喜人的变化。变化之一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和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学校、更爱学习了。变化之二是,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改革使教师对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有计划并且广泛地开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风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化之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始建立。不少实验区将日常评价与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实验同步推进,考试内容和形式开始发生变化,在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变化之四是,促进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的教材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教材立项、审查、选用制度逐步建立,促进了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教材的质量明显提高。变化之五是,支持、关注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实验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新机制也在实验区有了良好的探索,课程改革得到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情关注。”
3 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记者:当前,确保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您认为应当抓住哪些核心环节?
朱慕菊:首先要予以充分关注的仍然是对课程改革的认识问题,要深入持久地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自始至终狠抓不懈。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经费投入、新课程培训和实验工作组织等方面不落实。
当前,各级各类的教育都处在一个紧迫的改革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必然会有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课程改革不可能永远处在中心任务的位置。但是必须看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不能把课程改革当作一般性或过程性的临时工作,不能中心工作一铺开,课程改革就出现“边缘化”的危险,或者认为是教科研部门的事,对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发生认识模糊和动摇,甚至放弃领导责任。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需要有一个艰苦的、细致的过程,甚至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有充分的各方面的准备,重视程度不能减弱,支持和关注的力度不能削弱,对工作的宣传、部署、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对制度创新等都应有具体措施。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王湛副部长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扎扎实实做好新学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住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建立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机制:第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课程改革的领导和保障机制;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推广新课程的培训机制;第三,要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第四,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建立保障课程改革的督导制度;第五,要切实贯彻《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机制。
4 中考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
记者:在课程改革实验之初,人们普遍担心的是评价与考试改革如何与新课程接轨,如今这个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明年6月,首批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他们的中考怎么办?中考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朱慕菊:应当看到,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实验区普遍担心的问题是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能否与新课程相衔接。有的地方提出,既然新课程培养的学生是高质量的,那就不应当在乎用什么样的卷子来测试。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不同的教育理念,应有不同的教育质量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要考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应有不同的考查重点和考查方式。而有一些考试,主要是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单纯的解题技巧,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训练便能取得好的成绩,如果今天再沿用这种方法来检验新课程是否有效,是混淆了两种价值不同的质量观,模糊了对改革目标的清醒认识,放弃了对改革目标的坚定不移的追求,势必会阻碍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成为课程改革的阻力。实验区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设计,应鲜明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鲜明地体现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简单地用过去的卷子检验新课程的效果,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
2004年,在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实验区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明年这17个实验区将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
本次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同时,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并为2005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记者: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如何改革?
朱慕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考试应在课程内容全部结束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要减少考试科目,学业考试的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或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还应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并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中。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纸笔测验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开闭卷结合考试等不同形式。逐步建立命题、审题和阅卷制度,加强命题、审题和阅卷人员的队伍建设,规范命题、审题和阅卷程序。学业考试的成绩应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等级数和等级标准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公布名次。
记者:如何对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将如何呈现?
根据《通知》的精神,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应以《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使综合素质评定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保证评定结果的科学和公正。实验区应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制定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对学校的评定工作进行指导,监控评定过程,接受投诉与举报,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2)等级。建议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档。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定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定结果应通知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校评定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与处理。
记者:普通高中招生如何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朱慕菊: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的招生:①实验区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计划,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的整体情况,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分批录取;②各高中学校根据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等结果,确定学校招生标准并进行录取,必要时可组织专门委员会加试。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
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通过制度创新来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杜绝腐败现象。
5 重点、难点问题如何应对
记者:王湛副部长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扎扎实实做好新学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您能不能详细谈一谈重点、难点指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应当怎样看待?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研究解决?
朱慕菊:新课程实验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看到取得的初步成果,又要看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在实验推广的过程中,在政策保障、经费筹措、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教材的选用与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进行探索。
要充分认识设置综合课程的意义,本次课程改革设置综合课程,旨在发展学生对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认识,改变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分科过早、过细、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弊端,提高学生综合掌握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综合课在实验区实验以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与喜爱。但有一些综合课,如初中科学、艺术等学科由于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比如对课程价值认识不到位,相应的保障政策和管理不配套,师资培养、培训跟不上等,使课程的实验遇到较大的困难。
为推进综合课程的实验工作,教育部决定加大对综合课程实验工作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力度。目前,《科学(7-9年级)》课程实验专业支持项目组已正式成立。项目工作组由部分高校专业人员及教研人员组成,将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研究机制,与实验区保持密切的联系。项目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对实验区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围绕科学课程的实验,持续、系统地开展专题调研工作,与实验区广大教师一起研究、探讨、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总结推广科学课实验的成功经验等。在此过程中,协助实验区建立协作组,逐步建立起促进科学教育专业力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带动实验区开展课程实施的研究,考试评价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协助实验区培养科学课程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为科学课程的实验营造有利的环境,为科学课程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03年下半年起,项目组将深入首批进入《科学(7-9)年级》课程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开展专业支持工作。此外,项目组将定期举办全国性的科学课程专题研讨会,组织实验教师开展研修活动。
各地要充分认识设置综合课程的意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课程的实验。要抓住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要协调高师院校,加强对综合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探索有效促进科学教育专业力量发展的机制。同时,要制定保障性措施,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科学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
鼓励教材多样化,实现教材高质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从目前情况看,教材的多样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尤其是如何规范教材选用的管理是个大问题。目前,尽管已有120余种,680余册新教材通过审查,供各地实验区选用,但是基层学校仍然反映教科书的针对性不强,为什么呢?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材编写的问题,如何更加适应农村地区学生的需要,仍然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教科书选用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这也是影响教科书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教材选用制度尚在建设过程中,有些关键环节还不健全、不落实,影响了教材的公平竞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出版部门为了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教科书,剥夺了实验区选择教科书的权力,指定教科书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做法既是违规的,也是违纪的,甚至是违法的。今年,教育部将组织督导检查,教科书选用制度的落实是重要的督导内容。同时,对督导情况将发表公告,坚决打击教科书选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整治教科书选用中的违规违纪的做法,清理不正当的行业之风。
今天,我国中小学教材市场百花齐放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不能为部门和局部地区的经济利益而违反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法律法规,损害学生发展的根本利益。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在改革中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6 教师培训重点何在
记者: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在现阶段,面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师不适应的矛盾,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朱慕菊:教师培训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系统的培训学习,也就是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还有一些专题学习,比如综合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式的改变,评价与考试改革,学校课程开发等,主要围绕这些专题开展讲座、研讨、交流等。二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综观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没有一个国家是在改革前就拥有一支适应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的,只有在改革的实践中,才能锻炼和提高广大教师,不断适应改革的需要。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在于岗前培训,也不仅仅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教师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一个科学的课程改革方案,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但这一方案要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必须要依靠教师、经历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在目前教育人口庞大、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推广前景。“以校为本”的教研,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二是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教师能有同样的表现。三是专业支持,也就是说,有了同事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引领,尤其在当前教育大变革的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则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校本教研制度,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提倡“以校为本”的教研,不等同于“以校为本”的培训。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以校为本的教研,也有培训的内容在里面,但主要是教学研究。有的人认为“以校为本”就是“以校为战”,以校为本的教研,不是学校“闭门造车”,不是脱离各种专业力量的“各自为战”,尤其是那些边远地区的学校,完全靠教师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校本教研需要专业支持,强调大学课程中心、各级教研部门与中小学建立起尊重、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应当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将专业支持的网络覆盖到边远地区的学校。搞好校本教研,首先要提高认识,其次是领导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营造有利于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
7 地方课程建设的能力亟待提高
记者:有人担心,2001年进入实验的基本都是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地区,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扩大,教育基础一般的地区甚至比较薄弱的地区也要进入实验,如何保证这些实验区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新课程实验的质量?
朱慕菊: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在各地确立一批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的基地,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当地课程改革的主要困难,并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强调地方的责任,不断提高地方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基础教育管理的责任在地方,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同样在地方。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多年来,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使地方的管理能力削弱。很显然,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是好课程。然而,谁能创造这样的课程呢?必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地方课程管理和建设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潜力所在。其次,要加强对各实验区的宏观管理,特别是调动专业力量进行专业指导,加强督导评估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改革的目标,任重道远。在新学年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好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克服薄弱环节,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