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因声求气,寻求语文的美与灵性--语感教学一得(网友来稿)
高邮市第一中学 胡溢芙
语文是艺术,是美,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语文,把握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感受这种美,祟尚这种精神,尊敬这种智慧,进而使学生成为拥有这种美和灵性的群体。
笔者近年一直进行语感教学的实践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语感并不是如歌中所唱的“跟着感觉走”,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在长期品味文章的韵味、意趣、情致过程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教学首先就是寻求美和灵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吟诵。
古代的学者就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所谓“因声求气”,我们可以从清朝的桐城派重要人物刘大槐《论文偶记》中的一段文字获得解读。他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具体地说,潜心的诵读、涵咏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调动情感,感悟情怀。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握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部分组成整体,过去的语文教学都是太注重条分缕析,过分注重部分,素不知,越是细致的分析,越容易使文章失去生命。其实,部分的生命是由整体赋与的,只有整体才能“照亮”部分。因此,我们要感悟一篇文章,首先应从整体入手,通过诵读,把握它的意境,把握它的情感,才能获得真正的感受。例如我在备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时,发现这首诗比较短小,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实际上,越是短小的诗文,其内涵越是深邃。我估计学生一下子很难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于是,讲课伊始,便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诗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读出感觉,绝不罢休。结果,当学生最终读出那种心灵的开阔感和温暖感之后,来自海子善良心灵的温暖立刻被学生感悟到了。接下来对具体诗句的把握就显得那么的简单,几乎不需什么理性的分析。又例如我在教《再别康桥》时,首先用了近半堂课的时间介绍了徐志摩其人,让学生了解志摩“爱、自由和美”的人生,在他们奠定理解本诗的感情基调之后,播放《再别康桥》的配乐朗诵,然后要求同学们跟着音乐各自用心去轻声朗读,最后,同学们集体朗诵时,竟达到了连我自己也想不到的效果。我知道,他们已经和志摩一起踏着轻轻的脚步,把心融入了康桥的柔波中;他们也同样踏着轻轻的脚步,悄悄走进了志摩的心。通过这两个案例,我更坚定了我的信念: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语感,而语感的获得,是不能完全依靠理性分析的,诵读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环。只有涵咏品味,才能够把人带入那充满美与灵性的语文天地。
二、激发想象和联想。
前面讲到,语文是艺术。但这门艺术不同于绘画,不同雕塑,也不同于影视,它本身并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语文的双翼,缺少了它们,语文这只神鸟绝不会飞上那充满美和灵性的艺术天空。
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不会有语感。在语感中,情感、哲理是用形象来体现的,并且这种语感的想象和联想是瞬间完成的,是一种顿悟。而要实现这种顿悟,就非借助于诵读、涵咏不可。如,我在教授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时,第一步是让学生品读。为了检验品读的效果,我设计了第二步,就是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讲一个美丽的故事。有的同学说这是一条江南的雨巷;有的同学说,这是一个美如莲花的少妇;有的同学非常细致地描述了“答、答”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情态以及少妇相应的心情和表情动作;有的同学甚至还联想到“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等诗句。故事不一,但都能展示了美好的形象,并都写出了一种“脉脉的等待”,也写出了“错误”的美丽。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这首诗“莲”这一意象,我又让学生们诵读了席慕容的《莲的心事》。读后,有的同学描述了这样一朵莲花:“在一个澄碧的湖边,一朵轻荷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可是,这是一个无人经过的湖,这朵莲花阳光下开放,又在阳光下寂寞凋零。莲的心啊,你在默默说些什么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读,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意象,把握所传达的情感、哲理,体味言语的旨趣,进而实现整体的领悟,获得语感。正因为有了诵读,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才显得如此具体、生动、真切,才让人感觉到不是空洞的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是完全可以捉摸、把握的。
前之所述可以总结为“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这从表面上仿佛只是诵读--情境--语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美的语言也已经悄悄浸入欣赏者的血脉。因此,我们还应认识到,诵读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能够让人“耳醉其音”的同时“心感其文”。美好的语言往往会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气氛,从而加深作品的意境。如前面所提的《再别康桥》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感受语音的美,也可以感受语义的美,这对理解课文,纯净、美化心灵以及积累词语和言语实践都有巨大的作用。
教授语文绝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信息,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着爱与美,充满着情趣和睿智的灵动的世界。这种审美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来自于一日日的口唇和心灵的吟诵,来自于一天天的语感的形成。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语文的世界。
作者邮箱: huyyfu@263.net
【因声求气,寻求语文的美与灵性--语感教学一得(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浅谈因声求气朗读教学法07-23
语感教学摭谈(网友来稿)08-21
语感浅说(网友来稿)08-29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育(网友来稿)09-29
诗歌教学中的语感生成(网友来稿)09-14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网友来稿)09-12
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网友来稿)10-27
语感训练五法(网友来稿)08-25
李白《将进酒》鉴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