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乐中心校校史》序言(网友来稿)

时间:2022-12-16 15:44:4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嘉乐中心校校史》序言(网友来稿)

朱孝超

《三国演义》开篇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我看来,未免太过“沧桑”,使人凭添几许“悲凉”之感!

在茫无际涯的时空长流中,淘洗过的先辈足跡,沉淀而成的故人情怀与历史价值,宛如清风明月,你固然可以视而不见,但它肯定是客观存在的,或多或少,有形无形,要对后人产生影响。文化是人类成长、发展活动的纪录,一个民族继往开来的写真。文化要有厚埴的深根,亦需不断的灌溉滋润。它具有历史传统与現代创新的双重要素。

唐太宗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古知今,承先启后。缅怀先辈的拓荒精神,巡礼祖先之传承文化,能更好地继往开来。

人类皆有寻根探源的天性。文化的根在教育,而学校文物的保存和延续,曾为师生暨校友留下许多的成功与失落,自豪与遗憾。它无疑是潜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时下“新课程改革”中最好的“地方教材”之一。倘若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出尊重知识,热爱乡土,关心母校,缅怀先辈,欣赏文化的情操,那么“爱国主义”就真正找到了“着力点”,我们追求的人文理想,也才能在乡土里开花结果,进而发扬光大。

高县嘉乐镇中心校,从创立至今,已历100年。可以说,高县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它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缩影。在那里学习和工作过的同仁,虽不敢都妄称“仁人志士”,但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对“忠诚国家,服务人民,建设家乡”做出过贡献,甚至较大贡献的,确实不在少数。他们在那里付出的艰苦努力,流下的辛勤汗水,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长期在该校工作,先后担任过该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的刘祝洪先生,以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母校、故土的赤子之心,主动请缨,不记报酬,不顾年迈体弱,走乡串户,跋山涉水,展转奔波近三年,终于编成了这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都不可多见的小学校史,实乃功德一件。我相信刘老先生的心血是不会白废的,定会对后继者产生良好的影响。

本人也曾在该校的初中部(后来的高县嘉乐镇初级中学校)工作过一十六年,刘老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数次约请我,为此写点什么。因为懒惰,更因为自认为贡献甚小,再加之才疏学浅,一直推辞。刘老先生非常执着,再四请求。一则殷殷之情令我非常感动,二则确也觉得应该说几句,故写下这点文字,实乃不知所云。

“新竹纵高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此,我深深地向刘老先生及在该校学习和工作过的其他老前辈们鞠一躬!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毛泽东有词云:“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此,我更要向后继者们表示诚恳的歉意和殷切的期望!

最后,妄自篡改一首古诗做结束语: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颇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二○○三年九月一日

(注:作者 朱孝超  原高县嘉乐中心校分管初中部副校长,高县嘉乐镇中学校首任校长,现任高县怀远职业中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作者邮箱: ZXC-410@163.COM

【《嘉乐中心校校史》序言(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宽容序言》说课稿12-06

中心校长述职报告11-23

中心校教研活动总结12-07

《虽有嘉肴》说课稿11-16

中心校安全工作汇报03-09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12-03

淘书乐 乐淘书日记03-18

实用的中心校工作计划3篇09-12

【精华】中心校工作计划四篇08-14

杨梅采摘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