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网友来稿)

时间:2024-08-27 07:31:2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网友来稿)

高勇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网友来稿)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正在广泛开展和探索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正在和即将改变我们教学的传统模式,其意义是毋庸质疑的。语文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范围,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具有广泛性,其内含丰富,又有强列的人文精神,而且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故非常适合开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究。但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定会占有一定的时间,这与常规的语文教学会有冲突,因此如何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相结合,从中找到一个好的链接点,而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恰当的,适宜的链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系统语文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之间能相互转换,从而在智力与情感、知识与兴趣、成绩与态度、能力与协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下面就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几个适宜的链接点展开来与大家探讨:

一.兴趣的链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不是来自于教师的作业布置外推力,而是产生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自身兴趣所然。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故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学习全新认识,如何使这一过程充满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找到这个链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从心理学讲,“内驱力”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并使有机体指向于实现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在于我们认识过程中的情感倾向。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诵,细心品位学生就会被这首诗中轻盈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及富有流动的画面的美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融通时,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有些同学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以及徐志摩其它诗文,在以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在学习上产生内驱力,而其中情感倾向起了关键作用。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开始主动阅读和研究徐志摩的诗文,走进他的人生世界:《我所知到的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与新月派》,《猛虎集》等,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又促进了课文的学习。

     又如,学习庄子的《逍遥游》,开始我认为这是一篇较难讲,学生也难理解的课文,因为庄子的文章正如他所追求的精神绝对自由一样,不拘一格变幻无穷,如若一字一句讲来,费时难解,学生听起来可能如同嚼蜡,更谈不上兴趣。特别是恐将这篇飘逸洒脱、雄奇深邃的美文分解的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更疏远了同学们与“庄子”的距离。而《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不论是《庄子》的浪漫主义手法,还是道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所以我觉得对《逍遥游》的学习应更深一步。但如果课文教学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庄子》美学的一点魅力,那么语文研究性学习又如何展开?兴趣需要激发,《逍遥游》从整体上看主要讲的是什么才是绝对的自由,怎样才能达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自由畅谈“自由”;介绍作者不拘以往,而以《庄周家贫》(《庄子外物》)来导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作者主要经历,也使大家从其中“枯鱼之肆”寓言故事中领略到庄子文章风格特点。《庄子》想象丰富,形象突出,学习庄子的文章重是体会其中生动丰富的形象,而其所论之理是水到渠成的事。生动的艺术形象往往能激发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在围绕形象而展开讨论活动的实践中,学生就会逐步被他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所吸引,从而去探究庄子的人生理想和《庄子》的艺术风格。于是同学们开始思索:“庄周为何梦蝶”、“从《渔夫》看儒道之不同”、“李白思想里的‘道’”、“逍遥游与西方自由之比较”“畅谈《庄子》寓言故事”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的理论构想和基本课式》中谈到“学生如果对某一们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们学科或从事这项活动”。而作为教师作用主要是创造一个能供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而不是自己占有信息,因为作为现代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和努力具备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学习服务。

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所引,培养所致。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落后,而直接的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已毫无意义。由于缺乏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无法从实践中培养学语文的积极性,而我们又让他广泛、深入地去研究语文问题,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关于兴趣我觉得有以下的规律:

兴趣

A

          B

O

实践活动

图中,O点是没有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和老师),同时也就没有兴趣;B点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加,兴趣也随之增加;A点更多的实践活动,使兴趣逐步增强。当然多的实践活动是需要老师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个很强的实践活动,而实践并不直接等于兴趣,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喜欢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课本,比如《祝福》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水生嫂形象之比较;《雷雨》与《茶馆》戏剧语言区别;墓前的哀思--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间最美的坟墓》、《巴尔扎可克葬词》有感等。比较本身就是研究,在逻辑上的这种求同与求异法的归纳推理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兴趣可增可减,这就看老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这一语文实践的活动中去,我认为兴趣这个链接点是首要的,它是研究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老师的教学重在点然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之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学习才有了创造性,而这正是我们教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

二、问题的链接

在上《荷塘月色》时,围绕这篇抒情散文,我们会提出作者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的问题,通过分析归纳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雷雨》中,对周朴园是一个什么人的问题,最后都会将其定性为残酷狠毒的资本家形象。当然可能再深入一点的问题也有,比如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等等。语文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往往都会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分析、归纳进行,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同样更需要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归纳问题。

在学习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科内涵丰富,即有丰富的艺术特性更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所以应该是“问题”最多的科目,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问题,也很少被问,更不知从什么地方找问题,似乎认为语文就是看一看文章,听听讲解就可以了,而教师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也不少,但最后都自己归纳解决了,并没有能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问题教学的双向性。我们经常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以问题引导问题,以问题拓展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成对课文的深入探索。例如学生在阅读了《荷塘月色》后,自然会被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那朦胧的景致所感染,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感情基调,找出有关信息,学生会很快地把全文的线索和问题集中到“心里颇不宁静”的字眼上,然后再深入探讨。对《雷雨》的学习,可让学生围绕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自由提出问题,结合戏剧情节,从所节选的部分看,后半部写父子之间的阶级矛盾较好理解,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形象也比较突出。较困难的是前半部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显然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定性了。这时不防让学生课下阅读《雷雨》全剧,通过阅读全剧,大家在分析周朴园这个资本家形象时,也看出了他对鲁侍萍对周朴园是也存在许多感情的幻想,从他们俩过去、现在的整个过程中,来认识周朴园,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有了自己更多的思考,答案也就不只在一个层面,一个问题了,而应该是在多层面、多角度、多问题下的思索,然后经过一翻研究,有些同学就写了《周朴园的内心世界》、《雷雨人物新探》等研究性文章,颇有见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不仅从阶级角度,而且从人性的角度,从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上去看待周朴园,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讨论,学生的主体性被突现出来,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明确目标,掌握好时间,进行指导,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鼓励学生对遗留问题通过课下查资料解决。对一些文学性、思想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提供资料、背景、设计情景,来激发学生质疑、探讨的热情。由此,学生从课堂上通过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在实践当中举一反三,开展更广泛的研究胜学习,就更加游刃有余。如在课外阅读的《水浒传》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性论文,如《从儒家思想看宋江》、《林冲身上的四点美》《<水浒传>中的妇女形象》等。

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关键。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用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问题,由学生的一个问题引向更深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体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明确,那就是策划、组织、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已讨论多年,课堂教学中似乎也早已贯彻,但“问题”的目的方式、角度还没有把握好,步步设疑,满堂问的现象也是有的,以为这就是问题模式教学了,从而形成了,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这一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是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已被老师的“问题”淹没了。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明确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践中我们还缺乏信心和耐心,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那么没有问题的第一步,又如何去研究呢?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对学生要“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作中“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些目的与要求都提出了要从学生自我的角度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只是一种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过程都要运用。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的《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一文中谈到问题探索法时,强调其弱点是“需用大量时间,在完成培养实际技能的任务方面效果不大”;“在学习复杂专题时需教师讲解”;“必须配合运用多种探索情境”,因此要灵活运用。

作为学科内部的研究性学习,语文的问题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的第一部,学者需疑,可以说没有疑问就没有研究。

三、协作的精神

2003年春SAIS毒病肆虐全球,本身由暴发于中国大陆的新的冠状病毒的变种引发的“非典”,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医学研究机构完全有能力在病发初期进行探索研究,但由于陈旧的体制,缺乏相应联系与合作的精神而延误了战机,成了发病在大陆,而发现和研究成果在香港和国外,沉痛的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在世界社会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在科学面前,缺乏协作精神将寸步难行。然而在我们传统的思想理念里,共同协作的集体精神更多存在于政治教化中,而较少体现在实践当中。作为学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协作精神是生存的必备。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主要特征就是协作,建立协作的理念,这不但是形式,而且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如何构建人格互重,平等自立,共同合作的学习框架和运作机制,从而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去完成教学研究任务,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最优的发挥。如我们在高中二年级开展语文专题性阅读研究研究学习中,先是将每班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自由组合,像喜欢《三国演义》的,爱好《水浒传》的,对戏剧有兴趣以及爱好外国文学作品的等分别组合,在一个班中分成了7、8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展开,这里首先需要规划,细致分工,确定课题,然后收集资料,共同阅读分析归纳、整合,从而形成成果。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因此传统的单一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研究性学习需要更灵活,更有效的组织形式。学生之间的合作毋需质疑,教师与学生的也需要合作,找到教与学额的一个链接点。

在这一组织形式的过程中,首先是教师的重新定位,教师即是指导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以平等的身份以民主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研究,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多肯定每个人的工作,以互动的理念,以研究的意识,科学地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答案的制造者。学生在传统的观念上会无意识地将老师当作权威,甚至是解题的依赖,而老师也习以为常,这在低年级阶段比较明显,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研究能力,所以老师“问”必亲躬,答必细致,这样“周到”的服务,会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丧失。同时也失去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在问题面前,教师不防不要急于解答,也以研究探索者的角度,与学生合作,促进学生进一步研究分析,共同得出解答。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如批改作业,准备教俱,共同收集问题,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这样平等互助的方式,其实就是协作方式,作为“闻道在先”的教师,以与学生合作的身份定位自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感,对教师信任感和对自信心都会增强;以往唯命是从,不敢质疑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比如我在教授《祝福》时,在对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中,有同学就对祥林嫂悲惨遭遇中的三次笑意提出质疑,第一次是初到鲁四老爷家,辛勤劳作,“然而她反满足,口角也渐渐有了笑影”;第二次是祥林嫂遭受丧夫失子的沉痛打击后,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后,在与柳妈的一次谈话中,“她笑了”;第三次是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这其中前后两次笑意较好理解,而第二次“笑”到底是什么心理呢?面对学生的问题,我首先赞扬她提得好,很有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深入理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思考细致深入。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也没有什么充分准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这是个良好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的时机,我抛砖引玉指出此处是表现祥林福的一种苦笑,是她痛苦心理的曲折反映,而学生认为祥林嫂这一笑声中包含着她对以往生活的记忆和留恋,是一种幸福的笑。第一节课没有最终结果,我于是将这个问题分发给了研究小组,课下分别讨论交流。有的组同学写了小范围的分析文章,我下来后也分别与各小组同学代表交换意见,再从全文的情节结构, 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上去探究答案,使结论越来越明显,再上课讨论时,大家已经比较能抓住课本具体情节,有根有据地去分析了,而不是凭空下结论,大家比较共同地认为这一“笑”是蕴含着她悲惨一生中对仅有的一段幸福时光的留恋,而暂忘掉了眼前的痛苦。这一见解的根据是从情节看,婚前祥林嫂虽然有一段强烈的反抗,但那不是因为不满意她的丈夫,而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其实婚后生活是比较幸福的,文中说“母亲也胖,儿子也胖”,“她真是交了好运”,这些足以证明祥林嫂笑声中那片刻的回顾而带给她的慰籍,而笑容转瞬即逝,立刻收敛了“笑容”是她内心世界转化的真实写照,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师生共同的平等讨论,在浓厚的协作气氛中,同学们不仅找到答案,更为学习语文找到了成功的道路,可以说没有协作精神,将事倍功半。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注意关心的是学生个体(尤其是好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老师们也不断地挖掘,培养这种个体能力,以期待的这些同学在成绩上有大的提高,这些也许没有什么错误,但对学习个体来说,往往忽视他们在整个班集体中相互协作的能力,我们只重视成绩的比较,而在提高中又不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的提高。有时即使成绩暂时上去了,但从长远来看,缺乏与别人协作的精神将对个人发展是不利的,最终也会影响个人进一步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集体对人的个性影响时说:“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他形象地提示我们 “不能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耕地”。只有全班同学积极性、协作精神调动起来了,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中,每个种子才能茁壮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于美国,这种方式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其它组织同伴的帮助,就象一场足球赛,谁说只有进球者的成功呢?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等级能力的学生组合成一个组,围绕共同目标,开展组内合作,进行组际竞争,如能产生1+1﹥2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为走向社会打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是一种变革,在这一变革中,还有许多困难,比如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观念需要提高和改变,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需要培养,研究性学习与教学链接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不仅培养学生,也是在培养我们自己。

2003.9

 作者邮箱: gaoyong8899@sohu.com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思路(网友来稿)09-24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网友来稿)07-02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网友来稿)09-08

注重读写链接,提高语文素养(网友来稿)10-13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网友来稿)09-10

师范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性思考--师范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性思考(网友来稿)09-06

语文教学与语文素养(网友来稿)11-06

语文学习歌(网友来稿)09-19

试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网友来稿)09-20

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网友来稿)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