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荷塘月色》中杨柳意象的分析(网友来稿)
章明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贯穿全文。时而写月下的荷塘,时而写荷塘上的月色,时而写荷塘上采莲的场景;时而写静景,时而写动景,给读者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荷塘月色图及采莲图。文笔优美,格调清新,平淡而质朴,“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地谈话”。然而以往的有关《荷塘月色》的诸多赏析文章,在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时,都很少提及“杨柳”这一意象,本人在研读这篇散文时,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文中多次提及“杨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杨柳”这一意象与该文的行文有何关联呢?
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还是余秋雨先生主编的《形象与韵律》一书给我指点迷津,方悟出了《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多次提及“杨柳”这一意象的真正意图。我们大家一道来看看节选自该书中的《七绝圣手王昌龄》一文中的关于分析王昌龄诗特色的一段文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写了一位天真烂漫的闺中少妇,无忧无虑地登楼观赏春景,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吐翠,不由思绪起伏。柳与“留”谐音,从汉代开始,在长安灞桥送别,就有了折柳送别的风俗。看到杨柳,很自然会引起对远别亲人的思念。由此可见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循着这一思路,我们一道来看看《乐府诗集》中《折杨柳枝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一个“折杨柳枝”的细小动作,便使战士那种即将久征在外时的忧愁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品味、体验诗中所言的真感情,也是通过“杨柳枝”这一意象而达到意会神通的。
《荷塘月色》开篇写出门赏月的缘由,而后写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的情景,最后笔锋转到“到底惦着江南”,由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乍一看,见不到任何过渡、衔接的痕迹,颇有些突兀之感。其实不然,若认真仔细地品析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就会发现作者都着意点出或者不惜笔墨刻画“杨柳”这一意象,如第地二自然段作者有细腻的笔触写到“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特地点出了“杨柳”,第五自然段作者又富有深情地写到“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悄愣愣如鬼一般;弯弯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在“悄愣愣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杨柳之影越发显得俊俏,由树及影,感情又进了一步;在第六自然段作者又不惜笔墨地描绘到“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但杨柳的丰姿,便在雾里也辨得出。”虽是烟雾迷蒙,仍然看见“杨柳的丰姿”,若不是情有所寄,怎能有如此心境呢?情寄杨柳,寄寓何情呢?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8月,在“四、一二”的枪声之后,作为一位民主人士“对革命抱着浪漫蒂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鲁迅语),失望之余便心境愁闷,惆怅满怀,勾起思乡之情,那“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日子时时刻刻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正如他在《一封信》中说的那样:
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
情系杨柳,寄寓苦闷彷徨中的思乡之情;悠悠的情思,将“荷塘月色图”与“江南采莲图”串在一起,浑然一体,举头望月色中的杨柳,俯首惦着心中的江南,这样从写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无任何雕琢的痕迹,成为水到渠成之笔。
综上所述,文中多次提及杨柳,是为了寄托“举头望杨柳,低头思江南”的情思,它是从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的媒介。
我的邮箱是zhangmingxingh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