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的文章谈起……

时间:2024-09-28 15:54: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鲁迅的文章谈起……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高三(12) 王 菊

从鲁迅的文章谈起……

对于学鲁迅的文章,我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鲁迅的文章本身没什么不好,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无可非议,然而自从把他的文章编入了语文课本之后,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文章合为时而作”,鲁迅的文章的确是一个典型,他的“顺手一枪”也常常是恰到好处,所以他的作品许多都成为经典之作,成为专家们研究的对象。他们往往会从只言片语中洞悉出广阔的时代背景,从蛛丝马迹中探究出深刻的社会变化。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专家立刻看出,辛亥革命后,未庄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鲁迅在《故乡》中提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专家们马上又意识到,这“路”内涵深刻,非比寻常。于是,研究的人多了,文章也便深奥了。

至于鲁迅是否真有此意,那就很难说了。不过近来读到一篇关于韩寒的文章,觉得很有趣,校园小作家韩寒如今在中学生中的人气正旺,差不多可与谢霆锋相媲美。他曾谈到,有一次做阅读理解,老师发下来的那篇文章正是他所发表的,然而,很遗憾的是六个选择题,他居然也做错了,于是觉得“很惭愧”“很不应该”。与此联想到鲁迅的文章,不知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这样写,并非要诋毁那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学生而言,我是很不愿被灌输他们的观点,就如一盘佳肴,别人品完了,然后告诉你,这是什么味道,这道菜妙在何处之类,你的感觉是否真的会是像亲口品尝过一样呢?

我想,至少我是不会的。

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鲁迅的文章,若在语文课本中出现,那必然是“重头戏”,试题的命中率也很高。这也就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掌握精髓。然而,若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经历,要真正读透鲁迅的文章一般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于是,由于能力有限,我们就不得不接受那些老师认为很重要,我们认为无聊的观点,这与容器被填满的过程没什么本质区别,所以我用“深恶痛绝”来形容学生鲁迅的文章,并非然危言耸听。

以前,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往往是用阶级观点,认为只要是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都应该是正义的,值得肯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已不再是阶级的观点,而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是时代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于是我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鲁迅的文章,在当时,他们的确是战斗的檄文,是刺向敌人的匕首,但生活在现代的的学生,未必会有如此深刻的感觉,我们所感受到是改革开放的浪潮,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那些贴近生活的故事,贴近生活的文章,我们会更喜欢,更深刻地去理解。

我也喜欢品读一些文章,谈不上鉴赏,兴趣而已,每有会意,虽不会像五柳先生那样“欣然忘食”,但也“颇为得意”,因为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在收获。

评析:

鲁迅文章的价值我想是不容怀疑的。小作者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当代中学生要不要学习鲁迅的文章,要不要学得那么深,那么透;语文教师如何教好鲁迅的文章,如何把握教学的尺度。这篇文章无疑给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给语文教师亮了红牌:教材的革新,方法的改革,评价标准的更新已是刻不容缓。教学观念更是亟待更新,语文教师要“洗脑”,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洗脑”--学生不是容器,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一个大写的人。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在收获”,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乃至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文章观点新颖,联想丰富,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似乎是信手拈来,使文章内容十分充实。第3、4节的类比和比喻更使文章精彩动人。

指导教师:姜华忠

 

【从鲁迅的文章谈起……】相关文章:

从鲁迅《故乡》谈起 --记叙文的对话11-02

从房龙谈起08-15

从《赵树理》谈起(文艺点评)08-13

从黛玉教诗谈起06-25

鲁迅听到自己的文章被踢出教材后给国人的发难 (教师随笔)09-16

诗与画的变形--从李白写心谈起11-01

《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简析(网友来稿)08-10

鲁迅文章读后感(必修)10-17

鲁迅的痛苦08-06

重读鲁迅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