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解题方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6 15:41: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解题方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王吾堂

科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解题方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研究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Ⅰ卷的科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寻求解答此类试题的方略和技巧,对指导高三学生的备考应试是很有意义的。

1. 命题特点

1.1. 命题材料及其特点:

纵观近10 年的高考语文试题Ⅰ卷小阅读命题,其选材除1993年和2001年分别选用了论述“创造思考教学”和题为《铜奔马正名》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前者为教育学论文,后者为考古学论文)以外,其余8年所选的材料均为自然科学小论文或科技说明文,这些科技类短文具有二个特点:

1.1.1.紧紧跟踪现代高科技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例如,1994年所选的关于哺乳动物的远古“亲戚”是一种外形像蜥蜴的名叫四角龙的爬行动物的研究和推断,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米切尔 洛林于1990年才宣布的研究成果;1997年所选的是论述肠脑与颅脑区别、成因及联系的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1998年所选的是转基因作物的最新研究,属于生命科学;2000年所选的是关于降低光速的方法及应用前景的物理学前瞻性研究论文;2002年所选的是关于沙尘暴的成因、作用和危害等方面研究的生态环保类论文。

在选取各领域最新的最前瞻的研究成果当中,尤其青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如1994年的“四角龙”研究,1998年的“转基因作物”研究,1999年的冬眠机制及人类冬眠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都是上世纪末最前瞻的科研成果。所以,高三科技文阅读的备考一定要注意现代最新最前瞻的科研成果,如载人航天、激光技术、厄尔尼诺等科技动态,尤其要关注生物遗传与发展的研究,如DNA技术、克隆研究、人眼角膜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1.1.2.密切注意影响人类生存的引人注目的科技动态。像1996年关于用酒精制造纸浆的造纸工艺的说明文,是有关影响人类生存的环保型工业生产的话题;1998年的转基因作物研究是解决人类未来生存问题的重点研究;1999年关于人类冬眠可能的研究是基于目前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的医疗尚未突破而开展的;至于2002年的沙尘暴研究,则与目前全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生态恶化密切相关,而且非常引人注目。

1.2.命题形式及考点:尽管科技文测试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但命题形式一直是4道“四选一”式的单项选择题。其中考查关键词解释一道题,考查重点句理解一道题,考查信息筛选一道题,考查科学推断一道题。

1.3.命题难度及考查重点: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科技文阅读命题难度稳中有降,重在考查信息筛选和阅读理解的准确性,不考自然科学本身的专业知识。

2.解题方略

2.1.整体认知,分段把握。这就是从整体上着眼,按段落分布,通过反复阅读全文及题目要求而整体向前推进的解题方法。其中的“整体认知”,是就全篇而言,是带有全局性质的大略理解和把握,通过段落理解而达到把握全文内容、领悟全文主旨;其中的“分段推进”,就是在充分了解阅读文段和命题指向、解题要求以后,逐段把握内涵,按对应句段,仔细比较,判别选项正误的方法。以2002年科技文阅读试题为例,先“整体认知”,弄清《沙尘暴》一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①自然段总说沙尘暴的本质特征及价值;第②③自然段不仅从地质史上说明沙尘暴的成因,而且以典型例证和全球水循环系统说明沙尘暴的作用和价值;第④⑤两个自然段重点说明人为因素使沙尘暴灾害加剧。全文以歌德说过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一句名言结束全篇,昭示全文主旨。在此基础上,浏览四道问题,宏观了解每道命题从什么角度考什么能力,有什么要求,相互关系是什么,然后“分段推进”,逐一解答。

2.2.定位对比,相互印证。科技文阅读,抓住了主旨以后,对其大概内容已基本清楚,但要达到洞察幽微,辨识细节,尤其是准确理解某一关键词、关键句,还须“定位对比”,让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是解释关键词、关键句的试题备选项回到原文相关语境之中,与相关的词或句“定位对比”,通过校正谬误、印证偏差,选出或对或错的选项。

仍以2002年科技文阅读试题为例,其中的第7题问“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重点考查《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明白“下定义”与“作解释”的区别:前者必须揭示“重要词语”所表示的概念的本质内涵,后者则可以揭示非本质内涵;前者不许用比喻的或循环的解释方式,后者则可以;二者都解释“重要词语”的某些特征,但因前者触及概念的本质而比后者更准确。在此基础上,运用“定位对比,相互印证”的方法,逐一核对选项,确定答案。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其形成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与原文第①自然段“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的意义,尤其是该句所揭示的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完全一致,故知A项对沙尘暴的解释是准确的。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通过“定位比较”,可知此项就是原文第①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前两个分句的照录,但仔细辨认该句意义可知,这只是对沙尘暴的一种描述性解释,而不是揭示其本质特征的真正意义上的解释,故予以排除。再看C项,将它“定位”在原文第③自然段的语境之中,找出对应句,即该段第一句“相互印证”,可知C项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而形成沙尘暴。这是对沙尘暴形成原因的说明,并没有解释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的本质特征。D项说“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与原文第②自然段“颗粒适中的……沙漠”一句作“对比印证”,并结合该段语境可知,此项所依据的原文实际上是说明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进行筛选分类”以后所形成的第二种地质形态(其中第一种是戈壁滩,第三种在中国就是黄土高原,在新西兰就形成了火山岛上更为肥沃的土壤),所以,D项是说明沙漠形成的原因,虽与沙尘暴有关,但不是对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的解释。

2.3.信息追踪,逐项排查。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而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追踪、筛选并整合科技文中的重要信息,是科技文阅读的重要目的,所谓“重要信息”,就是文中提出的新概念、新知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解释与阐述,以及文章着重说明的内容、着重论述的对象或作者暗示的写作意图及观点倾向。

所谓“信息追踪”,就是按照题目要求探索文章语言因素,准确判断出选项对原文相关信息的理解、判断是否严密、是否全面、是否有依据。为此,必须弄清命题人编写错误选项的几种手法:①删减法:故意删掉原句的有关成分,如必不可少的定语、状语等,使选项与原文对应句相比,或表达范围扩大,或意义内涵扭曲。②调序法:故意调换词序或语序,使句意发生变化。③替换法:故意将因果互换、主客颠倒;或以部分代全体,或以整体代局部;或将现实当推测,或将必然当可能;或者张冠李戴,极具迷惑性。④缺漏法:故意缺漏某一方面的内容,造成以偏概全。⑤添加法:无中生有,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并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造成迷惑。

在弄清了错误选项的迷惑特征以后,再逐项审查,不难确定正确答案。还以2002年第8题为例,题干问“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此题所考的能力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所谓“重要句子”,就其作用而言,是包含着重要信息的,关乎到考生对全文意义把握的句子。此题所问的句子就是一句内涵比较丰富、意思比较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重要句子”,所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其中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既是原文第①自然段第二句“沙尘暴……其实古已有之”和第三句“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基本照录,又是第③自然段末句“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和第④段全段内容的照应和总结,所以说A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应予以排除。C项说“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也与原文第②段末句的意思完全一致,只是把原文主动句变成了使动句,将“中和”变成了“平衡”而已。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对原文第③段第三句的简化表述,故知也是正确的。而B项说“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对照原文第①自然段第二句、第②自然段第一句后半部分和第③自然段全段内容可知,此项有三个错误:①“错误替换”,即故意将沙尘暴形成的两个要素--“强风”和“大量沙尘”,与风力对沙尘“作中长距离的输送”以后,使沙尘积聚而形成黄土高原(在中国)和肥沃土壤(在新西兰)的“大自然工程”的结果相混淆;②“不当删减”,即故意将原文第①自然段末句“它(指沙尘暴)……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中的“占有一席之地”删掉;③“张冠李戴”,即故意将原句主语“沙尘暴”换成“沙尘”。所以,B项的错误是严重的,却又是十分隐蔽的,须仔细分辨、认真对比,才能拨开迷雾,辨识谬误。

2.4.主旨辐射,全文照应。阅读科技文,在“整体认知”,把握全文基本内容和文章主旨以后,不妨以主旨烛照试题,通过“全文照应”的方法,既可判断选项,又可核对答案。以2002年第9题和第10题为例,第⑨题问“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既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又考查宏观把握全文意旨和写作意图的能力,答案是A。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领悟全文意旨基础上,运用“主旨辐射”法烛照试题选项。文章最后二段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信息,已十分清楚地昭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的活动有关,纯自然的因素固然是它形成的原因,但绝不是它加剧(注意“加剧”二字)的原因。以此烛照四个选项,惟有A项是表述纯自然的因素,其余三项都是表述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据此可知此题答案非A莫属。

再看第⑩题,此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是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考查,可检测考生是否领悟了文中的隐含意义。解答此题,关键是通过“全文照应”的方法逐一核对试题选项,判断各选项的推断是否有依据,是否合乎逻辑,有没有“以偏概全”,有没有“把特殊现象当作普遍规律”,有没有“无中生有,主观臆断”等毛病。此题A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或者说所谓的“依据”就是第②自然段第三、四句“澳大利亚的沙尘……使新西兰火山岛的土壤更为肥沃……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只要我们以全文主旨“烛照”这两句,再通过“全文照应”法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便可知该句仅仅是例证沙尘暴“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的个别举例,其中第四句“但是”之后的意思还是强调沙尘被远距离输送给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带来的空气影响。所以,A项是把个别现象夸大为必然规律。B项“推断”是根据原文第③自然段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最终化为降水”,但这个“根据”得不出B项的推断,因为“证据不足”。D项的推断似乎符合文章意旨,其依据是原文末段歌德的那句话,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这句名言的言外之意的准确理解。判断这一选项,一定要通领全文,尤其要仔细对照理解第④自然段与第①②③自然段的内容,才能准确领悟引文的意义,并不是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只是警示人们在大自然面前不要犯错误,不要继续加剧沙尘暴的灾害。所以说D项是一项迷惑性很大的错误判断。而C项,依据原文中多次申述的“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推断出“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危害的发生”,完全是基于全文中心主旨的推断,符合写作意图,也照应了全文内容,是唯一正确的选项。

高考语文试题Ⅰ卷中以“四选一”形式命制的小阅读试题,不论选用社会科学还是选用自然科学类文章,其考点、题型、题量、分值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把握命题特点,掌握解题要领,这种试题是不难解答的。但需要反复强调的是,如果说Ⅱ卷大阅读命题着重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分析的透彻性和联想的广泛性,那么,Ⅰ卷小阅读则着重考查思维的逻辑性、理解的准确性和推断的严密性。解答前者要敢于在文章之外寻求答案,解答后者要坚信“答案就在文章中”。

作    者:王吾堂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邮    编:712100

电    话:(029)7091906(宅)  (029)7092770(办)

 作者邮箱: wangjiang1992.wang@vip.sina.com

【科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解题方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04-04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02-18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教案(通用10篇)04-26

教学设计和教案01-03

拼音教学设计教案07-11

Jqx教案教学设计02-25

分数教学设计活动教案01-12

拼音教学设计教案优秀09-10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07-29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