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研究学习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介】李伟平,男,1966年9月生,教龄10年,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
学
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目前人们有四种观点:一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二是把学习 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三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四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 方法和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纵观四种观点,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 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 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探索阅读理解策略主要是从四方面入手的: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 策略。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我们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着重进行了阅读理解策略的训练,现作简单介绍。
一、阅读中的识记策略
识记策略就是记住阅读材料的有效方法,包括复述策略和重复策略。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以维持注意于学习材料并将学习材料保持在短时记忆 之中。复述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出声的朗读,另一种是在心里默默地说。例如指导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听录音 时心里要默默地跟着老师说,这样有助于记忆。
(二)重复策略。
1.重复的时间安排。
根据遗忘规律,做到三点: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限时记忆。
2.重复的次数安排--过度复习。
背诵课文,如果刚刚能背诵(但还不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一般不会太好。我们指导学生在刚刚 能背诵的情况下,再读几遍,即“过度复习”,记忆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不过,过度复习要同及时复习与分散 复习结合起来使用。
3.重复的有效方法。
①试图回忆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一遍一遍地去读课文来记住课文,而是读过一遍后,试图去回忆,回忆 不出来,再去读。这样做能提高注意的集中程度,把注意有效地指向自己未掌握的部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 时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诊断和自我约束能力。试图回忆的方法常用的有读背结合法、遮挡法、自问自答 法和同学之间互问互答法等。②整记与分记相结合。把一篇课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一部 分一部分记忆,最后依据线索拼成一个整体来记忆。③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手、眼、口、耳、脑并用,协 同作战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录音法--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朗读的内容,然后边听边看, 从而提高记忆效果;朗读法--大声朗读和富有表情的朗读,运用了视觉、动觉和听觉,效果比较好;表演法 --根据内容情节,边读边配以动作。
二、阅读中的精加工策略
所谓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加工策略,是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的策略,是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 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是一种理解记忆策略。根据阅读材料意义性的强弱可以分为两类:
(一)人为联想策略。
当阅读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通过联想来帮助记忆,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歌 谣口诀联想法。
(二)内在联系策略。
当阅读材料本身意义性较强时,运用内在联系策略,例如比喻法、类比法、异同比较法等。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主要尝试了三种内在联系策略:
1.精加工提问策略。精加工提问主要是由学生向自己提出一些促使新旧知识相联系的问题。阅读时提倡多 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这句话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其它同义词?“为什么”的提问有助于利用头脑 中已有认识来理解新知识。
2.抓“空白”展开联想。作者写文章由于某种需要往往略去一些情节。因此往往留给学生一段“空白”。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段空白,让学生展开联想补充“空白”,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留下“空白”。
3.议读法。让学生自行读一段文章,并且让学生分析该怎样来读这一段文章,是读快还是读慢,声音是低 沉还是高昂,哪些词语应该读重音等等,并且要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么读。读、思、议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阅读中的组织策略
学生阅读课文的心理过程为“文字→内容→思想”及“思想→内容→文字”的双向心理过程。学生通过文 字了解内容,理解思想,然后考虑文字、内容、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一篇课文乃至一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结构。如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完成双向心理过程呢?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策略:
(一)文字提炼技术。
1.圈画批注。在文字下面画线或标着重号是指引注意集中于重要信息(或主要思想)的学习方法。明辨主 要思想并给以标记,比消极被动地阅读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只要这种努力是指向课文的深层次水平加工的, 那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圈画批注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指导学生用指定的符号圈画指定的内容,在黑 板上示范批注,并告诉学生为什么对这些内容作圈画批注,怎样对这些内容作圈画批注。然后让学生阅读时自 行圈画批注,从而逐步掌握这一学习策略。
2.作笔记和提要。指导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把一些关键句子重点词语和主要段落摘抄下来,能够帮助学生 积累词语,也有助于学生记住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作提要,也就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子策 略有段意联结法、问题法、扩展中心句法以及纲要线索法。纲要线索法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题纲要法,运 用语句、词语来表达主要内容及结构层次;二是符合纲要法,运用术语、符号、图示、箭头等手段来表示。需 要指出的是,作提要时脱离课文凭记忆来作效果更好,因为这样能迫使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课文的意义 被学生重新加工和组织到记忆中去。
(二)先行组织者。
使用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组织,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当学习基础 知识准备不足的新知识时,使用先行组织者最有效。阅读教学中使用先行组织者我们主要尝试了三种方法:
1.提供背景资料。教学一些自然科学说明文或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记叙文,我们就在课前或课堂上为 学生提供一些知识背景;或者开展一些活动,增长感性经验;或者让学生通过设想“如果是我会怎么样”来增 加实际感受。
2.事先提供一些在课文教学中要涉及到的词语。
3.为学生传授一些同类课文的知识,例如写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如何来学习写人的文章,学习写人的文 章一般达到哪些目标等。
四、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就是指学生如何来认识和监控、调节自己的阅读行为 ,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教学中加强阅读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要重点加强五种意识的训练:
(一)加强使用策略必要性的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时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有必要运用认知策略去克服这种局限,我们让 认知策略运用得好的学生作经验介绍,或者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认知策略,让学生尝到甜头,或者经常在教学中 渗透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从而有效地加强使用策略必要性的意识,让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认知策略进行 有效阅读。
(二)加强阅读任务的意识。
教学中每读一次文章,都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根据阅读目的要求有指向性地 阅读,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样读,从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要求选择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三)加强阅读材料特点如何影响记忆与理解的意识。
文章的难度、长短、结构性质、语言叙述特点等,会影响人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 让学生明确阅读不同特点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并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特点文章的策略。例如阅读记 叙文,必须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记忆和理解,而阅读说明文则应该抓住事物的几方面特点来记忆和理解。
(四)加强了解自己学习特征的意识。
学生对自己在阅读时的背景知识、动机水平、认知容量限制等方面特征的了解,对于元认知来说也是十分 重要的。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不断地问自己:有关这篇课文的知识我已了解了多少?我为什么要学 习这篇课文?我最擅长学习什么样的课文?我已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我如何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其学习特征作评价,从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征,并根据自身 特点,选择有效的阅读策略。
(五)加强对阅读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
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准确判断阅读的困难程度和达到目标的程度,合理分配时间和注意力,敏锐 地意识到自己的阅读进程和理解上的障碍或问题,采用与任务相匹配的策略,并预见结果。对阅读过程进行自 我调节的训练方法之一是教会学生反省认知,也即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 ?我理解了吗?我是怎样理解的?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理解?
【研究学习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关文章:
提高现代文课外阅读理解能力08-16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议08-07
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08-28
把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10-30
学校推动阅读策略10-24
从教学环节入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08-1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理论假设及其教学策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