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07-17 01:25:5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家庭教育(教师中心稿)

罗晓军

浅谈家庭教育(教师中心稿)

 [内容提要]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各因素中重要组成之一,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文中从家庭教育的功能、特点、家庭教育的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其重要性,并对如何在家庭中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理解  特殊性  心理

  

当孩子从母亲腹中呱呱坠地,如同一张白纸,本来没有多大的不同,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有的孩子思维活跃,有的孩子十分迟钝;有的孩子讲文明礼貌,有的孩子蛮不讲理;有的孩子自已会管理自已,有的孩子一切都依赖大人。这些,追根溯源,都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下慢慢形成的,这些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而其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们的起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末清初有位思想家就曾经说过,“养其习于蒙童,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家庭在社会生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它在一些方面的教育作用几乎是其它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代替的。家庭教育功能有其特殊性,不仅在教育途径和方式上有着特殊性,而且在教育效果上也有着特殊性。即便在未来社会,家庭仍不失为一个重要和必要的履行教育职责的单位。我们把家庭看作是受教育者与之交往的一个由人所组成的“群体”。在此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具有特殊性,每个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直接通面对面的,家庭成员的人数为多,有着相对稳定性,他们之间接触交往非常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中进行的,是非正式的。而且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紧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  关系基础之上,又使得其影响在效果上显得很有份量。

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的价值和作用。第一,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由家庭成员来给他多方面的照顾,在孩子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会各种生活的技能,即便是到了孩子该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家庭教育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的教育主要是对知识的教育而在日常生活、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能力都是相当贫乏的,仍然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慢慢学习。第二,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范围,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通过双亲及其他成员的言行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形成自已的道德观。第四,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家长会用全部的生活经验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有自已的理想,作出有价值的选择。第五,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通过家庭生活影响,使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性还表现为它能复制出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所要求的不同社会角色,比如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第六,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在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为可替代的影响。

家庭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机构、教育组织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家庭教育影响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如雷克特所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的结果可有效地扩充,它既包括 一种特殊时刻教育的直接效果,也包括对于其后一连串反应或变化的间接效果。”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控制是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的纽带去实现的。它的方式具有多维性。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这些都是家庭对孩子教育起着特殊作用的有利条件。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可经从其特点中体现出来。第一,父母和子女间关系的密切性。父母之爱和学校教育社会的关心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父母和子女存在着血缘上的联系,存在着直接的经济联系以及伦理关系,这些关系还受着一定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在家庭环境下,子女与双亲及家庭成员的关系比较随和,轻松和自然,这就大大增加了家庭教育影响的效果。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接触频繁,这使得家庭教育影响能在多次重复的条件下传递到受教育者身上让影响能够深入每个受教育者的言行中。第二,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有时也有一定的计划,但是总的说来,它的计划不是那么严密和有系统的,而是寓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使孩子耳渲目染,潜移默化。第三,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早期性。孩子在家庭中出生、长大,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将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家庭教育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孩子从出生,成长到走上社会,这中间的大部份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孩子的一些其本观念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第四,父母对子女了解具有深刻性。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可以使教育做到及时准确。

了解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呢?。现代家庭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大至把它分为以下几种:

说服型:讲道理,父母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孩子有独立性,有创造性,思想活跃;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管理得过严,绝对服从,使孩子胆小,多忧虑、孤僻,遇事容易犹豫和退缩;

自流型:无任何要求,随便,听其自然,孩子散漫,不习惯约束,容易沾染许多坏习气。

溺爱型:无原则的迁就袒护,自我为中心,非常任性,容易形成反常极端的行为;

奢望型:不适当地强求孩子去实现对他的过高的要求,孩子不能满足时会不安、害怕,缺乏自信心和成功感,易对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

矛盾型:要求不一至,虎头蛇尾,产生矛盾心理,不知所从,结果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惩罚型:体罚孩子,任何事都用打骂等惩罚来解决,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偏激、固执,喜欢用父母的手段对待他人。

对于家庭教育分类的问题还有很多种麦考德认为有惩罚、溺爱、放任、胡乱管教四种家教类型;刘明德则认为存在民主、溺爱、专制、放任、冷漠、苛求六种类型。诸如此尖,众说纷纭。当我们用这些家庭教育类型去整理当前自已家庭中的现状时,却又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事实上没有一个绝对合理的现成模式以供效法。由于近一年来伴随着现代化巨量生产而来的信息洪流和知识爆炸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这需要我们的家长从观念中改变,建立新的教育思维。

首先,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父母应该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有时却完全不是这样,孩子的行为往往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父母无法解释儿子或女儿有些行为的原因。作为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一个孩子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成长起来的,在每一个成长期中都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人的一生主要有这几个时期:1--10岁为崇拜期,10--20岁为轻视期,20--30岁为理解期,30--40为深爱期,直到50岁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已的父母。其中孩子在20岁之前是受家庭影响最大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内家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最主要的。我们首先要注重孩子的“关键期”的教育,所谓“关键期”就是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比较适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最容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相应的智力和能力,而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不容易顺利地获得这种发展了。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抓住“关键期”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从而获得较多的教育效果。要掌握在每一时期孩子不同的心理变化,不同时期他们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所不同。在孩子生活的不同时期对他提出的要求,和周围人们的关系,他们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活动的类型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方式都有所区别。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自已孩子的权利。这其中有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力、儿童的隐私权等。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觉到自已的存在,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有自尊,才能尊重他人,是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家庭生活中要给孩子充分发挥自已意见的权力,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以更多的发言权,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而且是真诚的朋友。家庭民主的执行,就是要提高家庭成员的责任感,显示其平等性。当然家庭民主并不是意味着家长可以放松对子女的管教,更不是子女可以不要父母的管束。在民主化的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了解更为深该,子女对父母更为尊重,家庭生活更协调。

要赏识自己的孩子,赏识会导致成功,而抱怨会导致失败。不要怕夸奖孩子,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成绩,并加以鼓励----用微笑,善良的话语,温存的抚摸。要鼓励!当孩子听到、感觉到、意识到别人看到了自己做的好事,便增长了自信心,产生多做,做好的愿望。我们要及时地表扬孩子,表扬是对孩子行为的一定肯定,要注意在表扬时要做到你所肯定的东西必须是确有其事的,

【浅谈家庭教育(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浅谈亲其师(教师中心稿)12-16

浅谈对差生转化问题的认识(教师中心稿)12-16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染艺术(教师中心稿)12-16

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教师中心稿)12-16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2-16

托起明天的太阳--浅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中心稿)12-16

兜风(教师中心稿)12-16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12-16

论机遇(教师中心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