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二册语文期中测试题(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山东光远中学第二册语文期中测试题(120分)
(题目设计:山东光远中学语文教研室 王新伟)
考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答案表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沉淀(d ian) 怪癖(pi) B、真谛(di) 弥补(mi) C、怅然(chang) 冗杂(rong) D、羁绊(ji) 颤粟(zha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既使 孤舟 模仿 一帆风顺 B、秘密 脚镣 考打 集精会神 C、鉴别 溶化 琢磨 番山越岭 D、殉难 审讯 威胁 血海深仇
3、下面不能构成一个同义词和一个反义词的一组
A、沉静--安静--喧闹 B、贡献--奉献--索取 C、灵巧--伶俐--笨拙 D、温和--温顺--叛逆
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藐小(小) 情致(兴致) B、耕种(种子) 落枕(掉下) C、薄暮(迫近) 皎洁(白亮) D、希冀(希望) 冗杂(繁琐)
5.下面医生对病人说的话较得体的是
A、“你知道你病的严重性吗?”B、“你怎么搞的,这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呢?”C、“你近来怎么越来越瘦哇!”D、“这种病以前有治好的。”
6、"他去早了一个月,蝴蝶树还没有开花,他只能折了一根枝条,_____而去."句中空缺处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 遗憾 B. 伤感 C.不满 D. 惆怅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观看这部有影响的影片。B、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班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C、这次夏令营活动,锻炼了我们这些人怕吃苦的弱点。D、凡是过去的人都满口称赞,只有少数人说那儿不好。
8、对《纪念白求恩》各段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理解,正确的一种是:
A.依次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B.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9.课文《小桔灯》中"小桔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象征黑暗中的一线光明。B.象征革命力量正在成长壮大。C.象征小姑娘的期望。D.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10.将下列几句话调整顺序,组成一段有条理,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是
①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苏醒过来。③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④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⑤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⑦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⑧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⑨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调整后的顺序是:
A.②⑦⑨⑥⑧⑤③④① B. ②⑨⑥⑧⑦⑤③④① C. ②⑨⑥⑦⑧⑤③①④ D. ②⑦⑧⑨⑥③④⑤①
第一题答案表(每题2分,共计20分)考号 班级 姓名
二、填空题(共计15分,第1-6题每空0.5分)
1.将下列成语、诗句补充完整:
__功__绩 __三__四 推__出__ 谦受益,_____。天网恢恢,______。
2.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卧看牵牛织女星。
3.……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 。
4.此支去泉台招旧部, 。
5.《热爱生命》的作者 ,是文艺复兴时期 国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
6.《社戏》选自《 》,作者是 。
7、修改下面病句(只改一处)。(2分)
坚持经常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眼睛不近视。修改:
8、用“惊异 无聊 开朗”几个词语写一小段话,要求意思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
三、阅读分析题。(共计35分)
(一)(共计12分)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轻的,怕重的。 B.麻木不仁:肢体麻木,不讲仁慈。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D.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2.对第一段议论中心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1分)
A.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B.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C.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D.赞扬白求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医生。
3.第一段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请简要回答。
(1)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白求恩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白求恩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第一段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请用"|"在句子序号间标出。(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5.第一段和第二段都用了对比的写法,这种对比起什么作用?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将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毛泽东同志认为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1分)
7. "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其中"不少人"是指哪些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单指一些共产党员; B.指共产党员以外的人;C.指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一些人;
8.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这句话的含义是:[ ] (1分)
A.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没有不对他感动的.
B.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工作的,全都为他感动。
C.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没有一人不被他的精神感动的。
D.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没有人不感动。
(二)(共计12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甲)、(乙)、使我的心也(丙)然而又(丁)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春夜出航,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试以第一段文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二段文字空格甲、乙、丙、丁处的恰当词语依次是:[ ] (1分)
A.宛转 悠扬 兴奋 沉静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C.修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D.悠扬 宛转 兴奋 沉静
3.第二段文字中的"他"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豆麦蕴藻之香"是对前面"____________________"的照应。(每空1分,共2分)
4."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本是_______词,此处作______________词,意思是 ______________(1分)
5."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 ] (1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清香 B.朦胧的月光 C.夹杂清香的水气 D.宛转、悠扬的横笛声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这种写作手法是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其作用是:[ ] (1分)A.表现水乡夜晚的自然景色 B.写出孩子们的恐惧心理 C.写出我在夜晚的胆怯的心情 D.衬托船行的迅速和"我"的急切心情
7.对"然而又自失起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B.感到失去了自己。 C.被美丽的夜景所陶醉而出神 D.又想起了白天没去看戏的不愉快。
8..所选语段的意思是:[ ] (1分)
A.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农民的辛勤工作。
C.写船行的速度快以及看戏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D.写美丽的夜景,用来衬托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孩子划船的技术高。
(三)(共计11分)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质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铛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我拿着钱,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11)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12)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的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13)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选自1999年5月6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平江人,有改动)
1.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流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读完上面这篇文章之后,你的心海肯定会久久不能平静,文章中的“娘”也一定会让你热泪盈眶!请你以“感悟母爱”为题,抒写一下你对母爱、亲情的感悟。要求:⑴要抒写真情实感。⑵中心明确,选材典型。⑶字迹工整,字数在500字左右。
【第二册语文期中测试题(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