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估的几点思考 --从语文公开课的评估标准谈起
去年下半年,江苏省教研室组织全省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认真观摩了获一、二等奖老师的参赛课。前不久,笔者又有幸现场点评了一位获南京市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老师的获奖课。在深受启发之余,笔者也思考了若干课堂评价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观念的向前发展,怎样具体评价新课堂的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首先,应该把学生的评价纳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估。《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以及《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以前的评课活动中,我们对具体一节课的评估,主要依赖于上级领导和资深教师的评价。即使有的学校搞学生评教,也是学期或学年总结性地打分,不能具体地听到学生的呼声。正如给孩子买双新鞋子究竟合不合脚,有发言权的不是家长,应该是穿鞋子的孩子本身。课堂内容的深浅,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技巧是否适合你的学生,取决于你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笔者曾经撰文反对借班上课的公开课,因为你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做到教学有针对性。所谓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育,就必须掌握学生彼此的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曾经听过一位重点中学的名师送教下乡开的课《阿房宫赋》,该名师提倡诵读教学,一节课主要放在范读、领读、齐读上。但是课上下来,学生还是读不懂。有一种观点说,现在读不懂,将来书读多了自然会读懂,笔者不敢苟同。我以为,关键是这位名师不了解他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农村一般中学与重点中学生源差距客观存在,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也明显不同。如果让学生来评价这节课,这无疑是一节失败的课。
以前也有通过检测学生成绩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那实质上是一种终端显示,是重结果的一种表现。在今天课程改革新背景下,这种仅仅检测教学成绩的反馈是远远不够的了。在学生那里,课堂的教学民主状况,师生的交往互动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都可以反映出每节课中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二,把教师的自我评估纳入评价,尤其是把教师的反思纳入课堂评估。《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新的课程理念把教师本身视为课程资源,提倡为教师的发展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例子:一个历史老师上了一堂课,非常精彩。事后大家问他:你为这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为这堂课我准备了30年,但具体到这堂课,我只准备了15分钟,因为我以前有那么多的积累,我不断提高自己,所以这堂课虽是常态课,但它浓缩了我多年积累。”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一环。评估教师某一节课的好坏,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落实到具体课堂评价,就是应该从教师的成长角度去评课,给教师自己说话的权利。
有些地方教师上完公开课后,组织者往往让上课教师说几分钟。笔者以为,这并非画蛇添足之举,这是一次反思的机会,是对教材的再认识;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再认识;对自我个性的再认识。国外流行一种教学技术,称为“微格教学”,把上课的某一节某一段用摄影机拍下来,作为案例,分析成功与不足之处。自我再认识的能力,是教师本身业务素质的标志之一。许多学校的备课笔记本都有一个栏目,叫“课后小结”。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种反思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自我超越是功不可没的。
第三、鼓励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式,提防形式主义教学。教学形式的新颖不能代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中花里胡哨的形式往往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空洞,误导学生失去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最近观摩的公开课中,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力争想引进体现新课程意识的手段,但往往是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三峡》,内容是一段描写三峡秀美风光的经典文字,执教者为了体现深刻的精神,体现现代教学手段,查找了三峡的大量风光图片,并且配上音乐,让学生当堂配解说词,试着当导游。再者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开展小型讨论。学生根本还没有读懂课文,只能被动地发言,“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实际上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教学方式,所谓“以筌为鱼 ”是也。学生的兴趣培养需要一个基点,这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能省略的。形成这类课堂的原因,在于我们许多评课者机械地把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没有去进一步探究这样的新方式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主动探索,是否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条件和空间。
更有甚者,有的老师把课堂变成了时装展台,恨不得把所有体现课改新理念的教学方式都演示一遍,新则新矣,全则全矣,却丢掉了课改精神的内核,忙得学生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解读》一书的编写者介绍,他们曾对上海市500多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新的课改理念下,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对语文教学而言,本身是一种课程资源,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做到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而一手美观漂亮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熏陶;教师钻研教材,对教材有自己个性的理解,才能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笔者有一次开公开课《我与地坛》,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史铁生写母爱除了《我与地坛》外,还专门写过一篇《秋天的回忆》,这两篇有什么区别呢?史铁生是笔者喜爱的作家,笔者曾系统地阅读他的作品,也发表过一些研究型的文章,尽管这是一个我备课时没预想到的问题,但是我并不惊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展开讨论,找到答案。《秋天的回忆》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我与地坛》则是一篇思辨性的散文。作为思辨性的散文,史铁生在这里是写母亲的幸福观,即成名成家未必是幸福,幸福在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课后我庆幸自己对史铁生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否则,就无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无法驾驭课堂。课堂机智要求教师既具备反应敏捷的能力,也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质。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引进,我们的课堂中有了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录音机、多媒体等。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轻视教师的基本功,正如现代化的战争背景下士兵依然需要队列、擒拿、格斗的训练一样。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使我们的教学面临许多新问题。上述几点只不过是笔者不揣浅陋的一些想法,旨在抛砖引玉,呼唤新的课堂评估方案早日出台。
作者:余一鸣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省级课题组组长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流水无情》、教学论著《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2001年以来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估的几点思考 --从语文公开课的评估标准谈起】相关文章:
葛店小学课堂教学评估总结03-24
调研评估报告11-19
教学评估总结04-06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02-05
资产评估委托书12-08
个人教学评估总结10-18
教学评估情况总结12-12
教学课程改革总结12-16
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01-06
督导评估自查报告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