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学生习惯驳难(网友来稿)
张霞平
学生为了一个课文中可以说是疏忽了的地方争了起来,第九册语文第七课《落花生》中说到:“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课文中拿花生与桃子石榴相比,突出花生的品质。学生提出,难道桃子石榴没用吗?他们的用处大着呢?石榴还全身都是宝呢……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有一些措手不及。但我内心欣喜不已,因为我看到了思考的光芒。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已经磨灭掉了太多本来应该拥有的东西,特别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敢于向已有权威性知识挑战的意识,而我们的学生却露出了这样的火花,真是件幸事!
老师就是正确的,老师说的话就是对的,老师出的题也一定能做的!这是学生们的普遍认识。记得有这样一个人皆所知的故事:“老师出了一道题:有一艘船,船上有10名水手,3个舵手,33只兔子和2条牧羊犬,问船长几岁?回答的结果千奇百怪,把这几个数字或加或减或乘或除,只有寥寥几人说无法解答。”我们的教育培养了怎样的学生啊!
在我们现在具体的教育实际中,存在不少“一刀切”的情况,孩子创新思维往往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这实在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在文科教育中,以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为惟一正确的教育方法,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禁锢、扼杀学生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的反教育做法,甚至连我国的大学都不能幸免,惟教科书是从,惟导师是从,惟权威是从,却偏偏不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是从,以弘扬探索、批判精神是从---难怪我国会有吐血拼杀进入大学后,又因极度厌恶大学教育而“逃离”大学的新鲜事儿。
有位年近40的老师曾感叹:我在上学时,虽不如今日为甚,但在文史哲等方面,也是靠死记硬背过来的。其结果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发现多年所积累起的“答案”,往往荒唐至极。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头脑忍痛做“格式化”处理,将以往的存书几乎都卖了破烂,将自己当作“白痴”。至今全部知识积累,大体都是在重新阅读中获得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积极鼓励其发展,认识到学生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意和标新立异,敢于批驳权威的思想是多么可贵。因为在批驳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了极大的乐趣,在面对驳难与自我驳难中,他们将获得一种“知识感觉”---只有经得起驳难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而真知识也只有在驳难中才能得到发展。最为出乎意料的,是不管你站在哪一方,是保守原来的知识体系还是新思想,往往都有所得!
在这种学习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原则或立场,其中也包括辩论的规则意识。习惯驳难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就是面对驳难你会感到兴奋,尤其是看到旗鼓相当的两位大师辩论时,如饮醇酒。久而久之,当你自己面对尖锐的驳难时,一点也不会感到“丢面子”,你会感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你奋起辩论,然后或是得胜,或是缴械投降,二者都是快乐的。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只苹果,我也有一只苹果,我们俩交换后,手里仍只有一只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后就各有两种思想了!--何乐而不为?
驳难的种子播下了,只要学校和老师勤加培育,一定会开花结果。可喜的是,我们的教育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一五年级学生发现语文课本中把傍晚天空中的金星称为“启明星”是错误的,写信给出版社和编辑组,现语文书中出现的就应该是“长庚星”了。于是,我也鼓励学生敢于向大作家许地山挑战,向语文教材编辑组的叔叔阿姨写封信说说自己的意见,不管成功与否,对他们都是一种收获!
作者邮箱: 121336988@sina.com
【让学生习惯驳难(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教育随想:让学生习惯驳难07-18
农村教学,难!难!难!(网友来稿)09-22
学生习惯养成略见(网友来稿)09-25
《行路难》简析 (网友来稿)08-01
蜀道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3
蜀道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1-04
戴震难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30
《蜀道难》主题之辨(网友来稿)05-01
行路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28
做老师,难吗?(网友来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