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中考语文不考语法的几点看法(教师中心稿)
汪茂吾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语法考试
摘要:不教语法不考语法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加强语法教学,必须把语法列入中考内容。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近年来中考语文不再考语法。人教版初语新教材在每册的《说明》中,都明确注明各册教材“汉语知识短文安排在最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不考试”。
这些“汉语知识”第一册有:汉语和汉字;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什么是词汇;单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比喻;比拟。第二册有:各种词性和反问、排比修辞。第三册有: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短语的扩展,夸张、设问。第四册有:句子和单句;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主干;句子的用途;对偶、反复。第五册有:复句。上文所列出的这些,都是新教材在《说明》里明确注明不考的内容。那么初中语文教学究竟需要不需要语法,考语法和不考语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本文就此想谈谈笔者的拙见,以期引起语文教育界的注意。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组合规则即语法。无疑要想尽快掌握一种语言,熟练地运用该语言的语法将会事半功倍。因此,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教语法,学生也迫切需要学语法。语文教师不熟悉语法或不教语法而能把语文这门课教好是不可思议的。拿英语来说,现在各中学的英语教学基本上讲的都是语法,考的也大都是语法。试想如果英语不教语法,那它还有什么内容可教?走进书店,各种英语语法书籍随处可见,但你能找到一本汉语语法书吗?由于书店里买不到汉语语法书籍,中学语文又不教或不考语法,致使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还是不能规范地使用汉语。因此,我认为不教语法不考语法乃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这个误区造成的弊端如下:
1.不利于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不可否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选入课本的文章都要求学生能读懂,掌握其精神实质。而对于课文实质的把握又离不开各种汉语语法知识。如: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奋斗八十年的业绩和基本经验》,初语第五册)这个句子较长,成分较多,如果学生不了解词组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就很难领会其主要意思。显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岁月业绩展现。“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是定语,“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个介宾词组用在动词“展现”前作状语;“在世人面前”也是一个介宾词组,用在动词“展现”后作补语--这些都是句子的次要成分。这样一分析,学生对这一句子的意思就会一目了然,否则就很难准确地领会其主要意思。所以就这个句子而言,词组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2.不利于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实际上,衡量一个学生乃至一个成年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作文能力就是一个重要标准。而目前我国中学生作文的突出毛病是错别字连篇,辞不在意,病句多,常见的修辞格不会用,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可言。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平时作文训练得较少外,不会语法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有的学生“的”“地”“得”不分。如果句子成分学得较好,就应知道“的”字前的成分是起限制作用的,它后面一般跟名词或代词;“地”字前的成分是起修饰作用的,它后面一般跟动词和形容词。“得”后面一般是附补充说明的内容,在语法上常是补语的标志。事实上,许多学生甚至于成年人对这三个助词的用法都不甚明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在一篇文章中至少用上两至三个成语,再使用一两个像比喻、拟人等常见修辞。可这些起码的要求,很少有学生能做到。他们写出来的语言总是干巴巴的,缺少生动感。这些恐怕与不学语法,或语法学得少掌握得少不无关系。
3.不利于学生规范地使有现代汉语。由于学生很少懂语法,因此,在平时的说话、作文中常出现一些让人难以听懂、读懂的话,有的甚至滥造词语。他们写出来的句子也常常是成分不全,不是缺主语,就是缺宾语。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尤其是一些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的广告用语铺天盖地,更加剧了学生各种语病的产生。我曾在课堂上就“老白金”产品的广告词进行过质疑。它的广告词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要收脑白金。我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病句。学生顿时为之一振,我又分析道:因为它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既然不收礼,为何又要收脑白金呢?而且广告词也承认脑白金是礼物。看,这是多么不合逻辑的一句广告用语啊!像这样的广告用语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几乎随处可见。这些病因的产生,自然原因多种,但没有很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应是主要原因。
4.不利于推广汉语和语法研究。
大家知道,语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用,是为了人们更加方便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让人们更加准确、明白无误地进行交际。既然中学语文教学不教语法,学生又不考语法,那么研究语法的意义何在?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也不利于汉语的普及,更谈不上发展现代汉语。可我们生在中国,活在中国,只要我们尚有一口气在,就不能不使用汉语,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她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笔者就常用此话来教育学生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5.不利于其他学科教学。
谁都承认,语文是一门工具课,是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基础。因为其它各门功课都要用汉语准确地表述出来。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数学试题都读不懂,你又怎能要求他学好数学?更谈不上让他将来要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了。我常在报刊上看到,许多大学生连一封个人简历都写不好,这样素质的人又有哪个用人单位尤其是私人老板敢聘用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学不好汉语,又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是学习外语,也要先学好汉语,因为你要翻译,就离不开汉语,离不开规范的汉语。所以说,汉语学不好,第二语言的学习也会成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大力加强汉语语法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规范地使用汉语。因此,中考也就必须要考语法。(2500字)
注:本文已发表于2003年第3期《中国教育》。
(作者简介:汪茂吾,男,1966年生,汉族,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中级职称。通讯地址:安徽省当涂二中,邮编:2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