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利用数学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中心稿)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一中 姓名:董玲
创新,即通过旧得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得结果的过程。“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它突出与众不同,“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的概念,新的思想,也可以是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法等。它表现为思路开阔,善于联想,长于变化,敢于创新。而创新为主旨在“四主”课堂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的职责。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用变式训练的方法浅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质疑。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所以,创新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疑问,这正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流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异想天开”。例如,再学习几何教材中的黄金分割时,有的学生提出“黄金分割是什么时候、谁发现的?”“怎样把一条线段黄金分割?” “黄金分只应用在线段上吗?在其他方面有何应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提出,教师应给以表扬,给予肯定,加以保护,并给出回答,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样,在课堂上,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只要他提,教师便给予表扬,学生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励,自然能够绽开创造的花朵。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情境,培养每个学生的信心,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使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创新与成功的乐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解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论证方式,反映条件和结论的必然本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这样,既可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增加教学透明度,又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几何证明题。例如在初三几何P186定理的证明时,除了教材中给出的利用比例的合比性质及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证明以外,还可以联想前两个定理的证明方法:1在AC上截取AD等于AC,再过点D作DE平行BC交AB于点E,从而三角形ADE相似于三角形ACB,再证得,RT三角形ADE全等于RT三角形ACB即可;2在AC上截取AD等于AC , AE等于AB,连结DE,证DE平行BC,再证RT三角形ADE全等于RT三角形ACB即可。但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当题目的解法较多时,要注意择优。
2、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因为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如:几何第二册,有这样一道题:已知:C为AB上一点,三角形ACM和三角形CBN为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如图所示)。
(分析:如对此题多做一些引申,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探索一:设CM、CN分别为AN、BM于P、Q,AN、BM交于点R。问此题中还有其他的边相等以及特殊角、特殊图形吗?给予证明。
探索二:三角形ACM和三角形BCN如在两旁,其它条件不变,AN=BM成立吗?
探索三: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AN=BM成立吗?
这样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一题多思,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思维。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因此,可以通过例题所提供的结构特点,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如:过三角形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DC边上的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
1、 题型有何特征,解法有何规律?
2、 题目有哪些证法,其中哪些方法最简便?
3、 题目的几种证法中,辅助线添置有何规律?(过线段端点或分点中点作平行线)。
4、 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解题的关键何在?涉及哪些基础知识?
5、 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应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一题多思,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启发学生建立了课本例题,习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做题时做到“遇新题,忆旧题,多思考,善联想、多变换、找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种种训练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多探讨,多争论,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完备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知识和创新性的人才,自然也需要创新教育。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背负着重大的责任。“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我们应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勇于进取,努力使创新教育不断走向深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