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请不要为学贼提供温床
中国教师报 2003-04-23 斯 洋
提起小偷,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偷钱和值钱的物件,孰不知有人却专门偷“思想”、偷“知识”,这样的人,我们姑且称之为“学术之贼”,简称“学贼”。
古今中外的学贼数不胜数,只不过是于今为烈。近几年来,关于学术腐败的报道一直不断,而且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但这就像矿难,报道的频率高了,死的人多了,就不再是新闻。作为有个性的中学教师--韩军的有个性的文章遭遇多次抄袭的事件,在日益严重的学术腐败潮流中,已不再能触动人们麻木的神经。一些学贼,也就抱着阿Q调戏小尼姑的心态:“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看来,“学贼过街,人人喊打”的舆论威慑对某些人来说已不起任何作用。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个教授和他那已经毕业的研究生,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不但拒不承认,还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辩护。“盗亦有道”,但现在许多学贼却不讲任何“道”了。
学贼的大量涌现,而至于司空见惯,根本原因固然在于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短视的实用主义作祟,但教育也难辞其咎。现在许多高校都在大势宣传创新和跨越式发展,誓言创建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大学,而一落实为行动又往往只是跨越式建一流的大楼。土木工程是可以超速度的,大师的培养却只能慢工出细活,尤其是学术道德的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锻造,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又有多少人愿意拒绝浮躁呢?又有多少个校长真正关心过师生科研成果尤其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呢?实际上,高校大跃进式的培养方式不仅让许多学贼如鱼得水,而且还逼迫一些尚有学术良心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同流合污。
另外,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大量存在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以前,小学语文课本的许多文章是不署作者姓名的,现在一般都署上了,但编者随意删改,还不人作说明。权威的教材编写尚且如此,其他教参、教辅就可想而知了。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称,“据保守估计,(在长春)盗版教材、教辅书至少占中小学生用书总量的20%-30%”,而“吉林省并不是盗版教材、教辅书的重灾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事实和信息以特殊的“魅力”教育学生:我们不需要尊重这些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他们的成果我们可以任意处置。试想,一个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如何能指望他(或她)有自觉尊重别人智力成果的习惯呢?其实,一些学贼在偷窃别人的成果后不以为耻,心安理得,或许就是因为从小都是这么过来的,身边的师长一次次地以身作则践踏学术规范和学术良知,没有人告诉他们盗窃知识和思想同样是犯罪。
学会尊重别人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一个文明人的道德底线;学会保护每一个人的智力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理性的标志。
教育无法改变社会,社会却有力量左右教育,我们所期望的只是教育不要推波助澜。
教育,是铲除学贼得以滋生的沃土,还是给他们提供温床?这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教育,请不要为学贼提供温床】相关文章:
可爱的贼小兔04-30
观察贼鸥教案04-10
教育心得试着对孩子说不12-14
小学教育学心得02-26
提供服务的合同02-27
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06-06
服务提供合同05-16
史铁生: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理由12-16
【推荐】小学教育学心得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