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师,请慎用下水文章示范
中国教师报 2003-04-23 孙世杰
听了几节高中语文公开课,新教材体现新教法,着实使人振奋。可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所诵读的 “下水”示范作文,由于水平实在有限,对课堂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教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可能教学水平很棒,但却可能不会作文。我想这句话是严厉了一些,但不幸却是事实。当然,不会作文不是说写不出作文来,而是指写不出好的作文来。每一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试想,老师硬要拿一篇并不高明的文章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做示范,那可能是一种误导。当然,也不否认,我们的老师有许多文学水平不低的人,甚至可能是优秀的作家。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有必要保持头脑冷静。既然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文章再好,也是一人所见,一家之言,一种风格,只可“仅作参考”,不能当做惟一的标本,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一条标准线上去。
传承文化、培养心智、启发思维、塑造品格,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一切,都需要讲科学,讲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应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但必须按教学规律办事,不要去搞表演。按说,在课堂上公示一下老师的“下水”文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教学互动性的体现,但示范的“下水”文章应首先讲求质量。一篇好的“下水”文章,由课文生发开来,扩展出去,的确可以起到加深理解、陶冶情操、点燃创新思维火花、开化心智的作用,但是一篇不好的文章,却可能弄巧成拙。
其次,要正确认识学生。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我们不如学生。在作文水平方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许多学生的作文已经超过了我们,我常常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赞叹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老师的,在选择使用自己的文章作示范时,应当慎之又慎。如果你的作文不如学生,结果会怎样呢?这个时候,老师的范文怕是败事有余了。有人说,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我们也经常说,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来作范文,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谈体会和感受,或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而非得选择老师“一言堂”呢?我想思路这么一改,或许更好些。教学改革到了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学生面前学会谦虚,学会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
最后做两点说明:本文所选择的事件并非对准某个人;笔者撰写此文,决不是反对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下水”文章示范,但强调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