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饺子的启示(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3 18:37: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吃饺子的启示(教师中心稿)

山东临沂现代实验学校   徐一波   邮编  276017

孩子吃饺子的启示(教师中心稿)

八岁的儿子在饮食上可谓是“独巨匠心”。吃面条,要吃手擀面,而且不能全部切开,一头须连着,叫“吃胡子”,一吃就是一大碗;煮地瓜、蒸地瓜,看都不看,如若由他亲手拔出“丝”来,他却能来一个整盘独吞。更有趣的是他吃饺子的变化:原来常规形状的饺子,任凭我母亲“小狗再吃一个”“小猫再吃一个”千般诱导,他咽下四五个便扬长而去,什么软硬兼施都无动于衷。后来我爱人尝试把饺子做成三角形、四角形或麦穗形的,小家伙胃口大开,吃的津津有味。更有甚者,如若指点他包上几个,他定会将自己的“杰作”一扫而光,往常的“记录”更是翻番。

由此,作为教师的我,想到了教育,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解,“金口玉言”,不容侵犯,而学生恹恹欲睡、呵欠连天,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教师观念的保守、教法的单一,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学观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交流、探究、合作、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前面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不断的去引导,去调控,去设计,去调动他们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加点“佐料”,根据学生的口味设计适合他们特点的教法,如同“奇形怪状的水饺”,学生定能喜欢。如果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的去“做一做”、“试一试”,我想他们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讲故事、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而让学生当小老师,分角色表演,自导自演课本剧,课前三分钟演讲,办手抄报,组织学习竞赛等,则更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对青少年而言,是比饮食有更感高层面上的需要,不少孩子在这方面也表现出很明显的“刁性”,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找到能有效促发学生兴趣的诱因,让知识在课堂上招手,让知识长上翅膀飞舞在课堂,那么几十双眼睛便不会去追赶别的,所有的孩子也都会渴望走进知识,课堂上也不会出现恹恹欲睡的小可怜了。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雷伯第斯语)。让我们大显身手,捏出“奇形怪状”的“饺子”,引发学生的思维之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