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
厦门市新店中学 林瑞声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语言材料(即选文篇章)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与表达能力),以便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诵读训练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通过诵读,使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和句式,丰富口头,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良好语文的学习能力。
一、 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格局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次极简单的试验:在两个条件大致相同的班级中,用不同的教法教一同篇课文《春》以观察其不同效果:
三班(对照班):完全由教师讲授。我从文章背景、作者生平讲起,详细讲解了文章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力求“讲深讲透”,语言力求生动,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所有新词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归纳,全由教师抄给学生,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作了必要记录。讲完后,教师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以及一些补充题,在课内做。由于教师作了详细的指导,因此答案正确率极高。整个教学共用了3课时。
四班(实验班)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反复读课文、朗读、背诵课文。课内又大量齐读课文,有些段落大部分同学希望能熟读成诵,部分同学虽不能烂熟于心,也做到确有所感,确有所悟,至少对课文比较熟悉时,上课时教师只做重点指导,并要求学生按课后习题所提示几个方面理解课文,然后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整个教学只用2课时。
实验结果:经过几个星期搁置,到了期末考复习时,以“突然袭击”方式用同一份试卷对两个班级进行测试。试卷是课后练习和部分补充练习,测试结果发人深思:“没做过这些习题的四班学生成绩竟然超过了曾做过这些练习的三班学生。四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尤其在对课文内容记忆的准确程度以及理解的深度上,四班都远远超过三班。
这个实验对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呢?我认为至少有二。兹分述如下:
(一)诵读重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教学规律的学生家长)总认为教师的讲课越是“深”、“透”,对学生的指导越是具体,学生就会学得越好。可是实验的结果正好与这种见解相反。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师教得太多,管得太死。教师没有意识到诵读的重要性,而是重复地重教不重学,教师备课,讲课,改作业十分辛苦,而收效甚微。其二,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教师絮絮不止,学生鸦雀无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生学得不甚积极、主动,以致语文教学劳而无功。
我们应该注意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要求、措施、改革,都只有得到学生的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获得效益。特别是,学习的过程就是吸收、内化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导而勿牵”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实践,改变“讲风太甚”的状况,要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光是教师的讲,虽然学生听起来,很有趣,很入神,也能增长知识,但对形成能力和习惯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讲”最多只能解决“懂”,而不能解决“会”,更不能解决“熟”和在行动中应用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培养语感,进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感情,掌握知识,再经过训练,形成语文能力。
(二)、诵读的可行性。
诵读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记诵什么,用怎样方式训练学生的诵读。过去学塾强调诵读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于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的诵读则不然:学生读的一些短句名篇,现代文一些重点段落,初中古诗文必背篇目等一些名家名篇。这些篇目并非颉屈聱牙之文,而是一些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动而辞发,甚至凝聚心血和生命。因此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和应用这个特点,通过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口,如出我心。在这个基础上,再来作点拨,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单纯从训练意义上讲,如果把一篇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再加上种种概念性的内容,让学生强记,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依赖的心理,一切死记教师现成的结论。相反,如果把学生在诵读中能够领悟到的留着不讲,倒可以促使学生勤于思考而力图有所发现。因此,一篇课文教完后,我们要把是否读熟,该背的是否会背,作为评价成功的重要标准。
作为教师,讲得多,主要是因为怕中考,怕考试;一旦考题中有自己没有讲到,便以为责任在己,无可推卸。而纵观现在中考试卷,侧重于考能力,不再使用课文中句段,连文言文也是课外的,我们大可不必怕下去。当然少讲不是图省事,该讲的还是要讲,要讲到点子上。
二、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
指导诵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教师应该给予必要正确的指导,一般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必须指出,教师的领读领背和随时检查是指导诵读的两个重要手段。
(一) 教师的领读领背
上课之前,教师应要求自己必须反复读课文,朗读、默读,读全文、读重点句段,有些篇目甚至要求熟读成诵,然后再确定目标,设计教学,有了基本教学思路,再结合《教参》补充和修正自己想法。这样备课,上起课来才有个性,才能让学生活起来。接下来,教师开始范读,学生试读,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要领。
此外,学生也必须动起来,结合字典先给课文中生僻字正音。然后,开始读,读时必须大声朗读,特别是要读出语气。最好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背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能作示范朗读乃至示范背诵,学生刻意效法,收益必定更大。
(二)检查诵读是项综合性强的工作。
(1) 学生读错了字,要给他们正音;读破句要针对其原因(如误解词义或句意等)作一点解释;为了突出重音,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意图。
(2) 在检查背诵时,遇到学生背不出、 句、上下颠倒等情况,还应当讲作者的行文方式以及文意的连属即所谓“思路”。至于课文中的至理名言,警 和抒情色彩很浓的句子,用三言两语加以点拨,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索。
此外,诵读训练要有时间保证。每教学一篇课文,都要腾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掌握知识,在经过训练,形成语文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点拨,有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训练学生“钻进去”“融入”课文,从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学生语感能力必能提高。
上面所写属个人意见,聊备参考而已。但我还有话要说。过去,我们常批判旧时代学塾教师强迫学童死记硬背的做法。以为诵读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应当弃若敝屣。却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古往今来的许多大作家,大学问家全都受益于诵读。然而我们教师常在课堂上絮絮不止,课本规定要熟读背诵的篇段,大多作为课外作业处理。这种做法往往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把诵读看成负担,不到临考不读书,实际上等于放任自流。所以,诵读成绩很不理想,尤其不利于学生诵读习惯养成。如此看来。我们是不是要将已被颠倒了的教学规律在颠倒过来。
作者邮箱: ruishenglin@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