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德育应当贯穿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教师中心稿)
靖江市礼士中学 陈素志 邮编:214536
诚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人真诚守信历来是备受推崇的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一个共识:生活需要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社会讲诚信就会减少许多动荡,家庭讲诚信会减少许多猜疑,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就会减少许多不平和怨气。可见,诚信不仅是公民必须遵守的一种社会公德,而且它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信义者,当属关公,关羽之像曾被社会各阶层人士在家中供奉,尊为忠义,诚信之神,这不正体现千年来人的精神追求吗?
刘备以三顾茅庐之诚感动诸葛亮,而造就后来的三分天下,“同仁堂”贯穿始终的企业文化是“诚信”两字,从而历经百年而招牌依旧,林肯诚实地讲明是他砍掉父亲心爱之树而被父亲谅解,德国总理勃兰特真诚地跪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墓碑前忏悔而消解民族仇恨。这些事例辉映着我们的心灵,荡涤着我们心灵深处的虚伪的因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然而,看看我们身边的状况吧!如今许多人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敢轻易相信,总要以怀疑的眼光反复打量。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人们太多的怀疑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誉危机。而且社会上欺诈、坑骗等破坏诚信的人或事不断出现,不诚信的作风也悄悄渗入孩子的心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应搞好“诚信”的旗帜。因为教育工作者是守望社会的灯塔,应具有公民良心,不管社会怎样变化,都要把培养学生的真诚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那么,怎样建立诚信,打造诚信的根基,让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呢?
首先,在工作中,对学生要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人格力量的感染和熏陶。如对工作负责,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言行如一,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心中的楷模。从而让学生自觉地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在同学面前不吹牛,做好值日不偷懒……。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是对老师、同学、自己的诚信。
其次,对学生要真心相待,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作为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无论学生成绩怎样,家境如何,人品道德没有高低之分,诚信也没有层次差别。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管成绩好与差,应一视同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从而让学生能尽快地改正错误。比如,我班杨明同学,成绩很出色,但十分调皮。因此,对于他犯错误,我从不姑息迁就,而是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犯了错误,不仅要求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深刻的检查,而且还张贴在墙上,以便杀一儆佰。同时让差生感到,老师是公正无私的,从而让差生也能“亲其师,信其道”,对老师产生信赖之情。
再次,对学生应要充满信任。人之初,性本善,坚信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缺乏信任,那么学生也不信任老师。比如,如果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一定要请家长签字。请家长签字,实际上隐含着老师不信任学生。长期以来,学生就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老师不相信学生,只相信家长。同样,学生慢慢就会认为老师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
最后,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不仅重视活动本身,而应把所教内容化为学生的思想。比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怎样做到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如针对班上部分学生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经常为一些小事互相猜疑,导致有些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等问题,我便组织举行了“诚信的意义”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建立诚信。这次活动分为两部分,先是阅读小学课本上的一篇文章《诚实与信任》(印成讲义下发),同时组织学生到周围村庄、街道去调查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们谈谈感受,然后在专题讨论会上,引导学生各自谈出对诚信的认识。
总之,学校是神圣的殿堂,面对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我们应该给学生的心灵一片净土,给诚信一片天地。当然学校是小环境,社会是大环境,大小环境必须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现在,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大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具体保障。我们深信,未来的社会环境会更好。人生路上,让我们与诚信同行!让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德育应当贯穿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教师中心稿)09-21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中心稿)10-07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中心稿)09-04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中心稿)07-06
在幸福中成长(教师中心稿)08-15
在孤独中绝响(教师中心稿)09-07
新课改中的教师评价(教师中心稿)07-31
诗歌中的虚与实(教师中心稿)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