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均衡:你站在什么角度讲话
K12评论 2003-03-04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王军
最近,不断读到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章,令人视野开阔。教育部有关领导也注意到:“今后教育要坚持走均衡发展之路。不仅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包括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它们都不能有很大的差距。当前,一些城市、地区的部分改制学校在取得高收费特权的同时,又通过招生考试获得优质生源,加剧了对社会择校的刺激。”高层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无疑可以充分地保证上面的决策不架空、不放高炮。
但是,教育均衡化的问题,远比领导们估计的还复杂。不同的人以对此有不同的心态。关键是你站在什么角度说话!
就国家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各地区的共同进步以及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教育水平。所以更多地通过财政倾斜的办法解决这类问题。
就地方政府而言,既要保证一个地区的教育能够正常运转和发展,同时还要着力扶持那些所谓的名校,让他们在本地区有位置,进而在全国有位置。所以,即使国家经过多年的培植,已经不再给那些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年代成长起来的重点校以更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仍然全力支持那些名校继续出风头,在全国争位置。因为这些重点校是他们教育政绩的象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和广告效应。
那些或因历史原因、或因政策原因、或因地域和人才因素发展起来的各级重点校,他们考虑的更多是对地方政府负责(政府管着领导者的乌纱帽)和该校辉煌的历史及前途负责。他们努力提升软硬件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网罗尖顶教师和生源,扩大办学规模。他们的目光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是同一方向的,就是瞄准外面的世界,直追国内甚至世界水平。他们不欢迎均衡,至少不能以削弱他们为代价去换取一个地区教育低水平的均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的能量很大,他们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考虑。
普通学校,这是中国教育中“沉默的大多数”。多年来他们以自己默默的劳动承担起中国培养普通劳动者的重任。在他们的队伍里,尽管有些佼佼者通过自己艰苦的奋斗,跳出了普通校的圈子晋升到重点校,但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遗忘的角落里。他们的师资队伍不人,校风校纪不如人,培养的人才质量也不如人。所以,他们的领导者也就成了承担“无能”的代表。其实,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重点中学政策和师资的垄断,更重要的是优质生源的垄断,让他们发展的空间何在?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真正辛苦的一群,但长期的积贫积弱他们自己也失去了展望未来的勇气。因此,他们是真正渴望并迫切呼唤教育均衡化发展的。
再来看看,我们教育服务的对象--广大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有什么想法呢?上了车的希望关上车门,因为重点中学的扩招势必要稀释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的孩子所得到的教育贬值;没上车的则希望重点校继续办下去,再多些,再扩大些规模,尽管他们孩子得到的已经不再是过去心仪的优质教育,但到底分得了一杯羹,这比更多的在农村或者普通校上学的孩子,在成功的机会上多了二分保证。孩子在普通校上学的或者在重点校跟不上的家长,则希望教育不要搞得太急,不要一味搞精英教育,还是把资源分分大家都过上平安日子,他们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真正的支持者;在重点校上学或有机会去重点校孩子的家长,则希望学校和地方最好把名校的招牌越擦越亮,为将来他们孩子能成为精英人才而奠基。
……
我们的教育政策面对以上种种情况到底应该怎样制定呢?
教育均衡,在财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均衡呢?
要么大家都分一点点;要么暂时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以保证战略性的重点。选择前者,有碍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选择后者又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符合“三个代表”)。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大家都满意的“第三条道路”,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
【教育均衡:你站在什么角度讲话】相关文章: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思考文章05-01
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教育随笔04-01
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05-22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11-04
教育笔记-换个角度看调皮孩子08-0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6-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报告12-02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开始瞄准公平04-14
防止差距过大 教育均衡实施与对策04-14